- 年份
- 2024(5273)
- 2023(7598)
- 2022(6319)
- 2021(5687)
- 2020(4664)
- 2019(10557)
- 2018(10573)
- 2017(21164)
- 2016(11235)
- 2015(12965)
- 2014(13207)
- 2013(13503)
- 2012(13302)
- 2011(12232)
- 2010(12616)
- 2009(11949)
- 2008(11783)
- 2007(10815)
- 2006(10014)
- 2005(9496)
- 学科
- 济(61283)
- 经济(61232)
- 业(28871)
- 管理(27517)
- 中国(22135)
- 企(21159)
- 企业(21159)
- 地方(20691)
- 方法(18826)
- 农(17857)
- 业经(15798)
- 数学(15260)
- 数学方法(15185)
- 地方经济(12134)
- 制(11995)
- 农业(11814)
- 银(11771)
- 银行(11761)
- 行(11551)
- 产业(11512)
- 发(11057)
- 贸(11018)
- 贸易(11005)
- 融(10945)
- 金融(10944)
- 易(10597)
- 财(9765)
- 技术(9553)
- 和(9070)
- 环境(9026)
- 机构
- 学院(173620)
- 大学(170691)
- 济(77986)
- 经济(76354)
- 研究(63622)
- 管理(62441)
- 理学(51672)
- 理学院(51029)
- 管理学(50412)
- 管理学院(50064)
- 中国(49793)
- 京(37833)
- 财(36900)
- 科学(35586)
- 所(32471)
- 研究所(28644)
- 财经(28012)
- 江(27989)
- 中心(27952)
- 农(26127)
- 范(25233)
- 北京(25206)
- 经(25082)
- 师范(25041)
- 经济学(24133)
- 州(23066)
- 院(22532)
- 经济学院(21739)
- 业大(21319)
- 财经大学(20376)
- 基金
- 项目(100811)
- 研究(79893)
- 科学(79075)
- 基金(69588)
- 家(58556)
- 国家(57973)
- 社会(51239)
- 科学基金(48762)
- 社会科(48710)
- 社会科学(48704)
- 省(41286)
- 基金项目(36422)
- 教育(35271)
- 编号(33754)
- 划(33638)
- 发(29592)
- 成果(28743)
- 资助(28125)
- 自然(26949)
- 自然科(26196)
- 自然科学(26190)
- 自然科学基金(25707)
- 发展(24872)
- 课题(24563)
- 展(24440)
- 重点(22874)
- 部(22106)
- 创(21228)
- 国家社会(20531)
- 性(20246)
共检索到287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建
文化装备产业是为满足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公共文化需要而提供各种装备的产业集群,即"生产文化设备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国发展文化装备产业,参与全球文化科技装备的竞争,必须坚持走开放的道路,打造双向流通与国际合作的格局。中国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文化消费升级,必须加快发展文化装备产业。其重点包括:以创新为发展动力,形成先导性与规模化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既突出研究和开发的前瞻性,又形成规模化的优势;以集成创新的基地和集群为载体,形成合作圈、产业链、产品系的有机结合;拓展双向开放与产业升级相结合的路径,提升我国
关键词:
文化装备 文化产业 集成创新 装备产业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建
文化装备产业是为满足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公共文化需要而提供各种装备的产业集群,即“生产文化设备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国发展文化装备产业,参与全球文化科技装备的竞争,必须坚持走开放的道路,打造双向流通与国际合作的格局。中国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文化消费升级,必须加快发展文化装备产业。其重点包括:以创新为发展动力,形成先导性与规模化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既突出研究和开发的前瞻性,又形成规模化的优势;以集成创新的基地和集群为载体,形成合作圈、产业链、产品系的有机结合;拓展双向开放与产业升级相结合的路径,提升我国文化装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文化装备 文化产业 集成创新 装备产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隆杰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 一) 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1. 文化产业是国家文化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向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卢华 王芸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总是会推动文化需求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却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有效的互动与链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伟群
基于钻石模型,构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要素、市场及政府和广电三大因子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分类分析,提出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重在吸收、转化和创新;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文化产业发展;放宽准入门槛,促进资本和产业深度融合;做好政府角色定位,营造公平竞争的业态环境等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影响因素 生产要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廖广莉 谢洪波
"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楚明钦
文化产业决定了一个国家软实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的创新,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激发文化产业新业态。互联网激发了人们文化消费意愿,消除了文化产业各领域的壁垒,释放了文化产业新动能,创造了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了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各细分行业的融合,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消除各产业之间的体制、机制和技术壁垒,放松各行业之间的政府规制,实现互联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文化产业 融合 产业关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春 刘小青 张娟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作为21世纪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的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新亮点。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却始终未能走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前列,这与我国传统的观念制约、相关制度不够完善、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等原因有密切关系。如何转变政府观念,完善相关政策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 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宝芳
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而言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文章阐述了后危机时期我国文化产业所处的背景与现状,提出了经济危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这一观点,认为我国应当抓住机遇,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文化产业 发展机遇 基本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明哲 张森林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显著的特征,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浪潮中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兴产业。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新的财富创造形态,文化产业可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抢的战略高地。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外文化资本和先进技术的涌入虽然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优化升级,为我国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竞争提供了条件,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更面临着挑战,涉及到我国现有文化企业的生存、我国文化体制的转轨和文化安全。对此,我们应坚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打造一批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跨国公司,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地位。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产业 影响 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百灵 周荫祖
从文化、文化精神和文化产业的理论分析入手,阐明了我国文化产业在新世纪初面临的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的机遇和挑战。为此,要遵循“挑战与回应,是一个民族文明擎升的主要杠杆”(汤因比)的辩证法,并从观念的解放与创新、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文化产业的战略定位、文化产业的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丹 万兴亚
完善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直接关乎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能否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政策具有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规范文化市场竞争秩序、扶持文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保护和开发国有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功能。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政策设计缺乏整体协调性、政策制定缺乏针对性、政策取向具有偏向性、政策框架结构失衡等问题。应从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调整文化产业政策目标和政策取向、优化文化产业政策结构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国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了从原来的限制发展到允许发展、推动发展和大力发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政策取向都有不同特点。了解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逻辑,对全面认识现阶段的产业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十分必要。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政策取向 发展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