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2)
2023(6536)
2022(5423)
2021(4658)
2020(3688)
2019(8262)
2018(8025)
2017(15324)
2016(8094)
2015(9033)
2014(9178)
2013(9289)
2012(9135)
2011(8492)
2010(8784)
2009(7952)
2008(7804)
2007(7122)
2006(6620)
2005(6312)
作者
(24824)
(20646)
(20567)
(19384)
(13063)
(9724)
(9331)
(7989)
(7907)
(7547)
(7074)
(6813)
(6697)
(6675)
(6475)
(6296)
(6155)
(5931)
(5921)
(5806)
(5415)
(5114)
(5079)
(4745)
(4677)
(4675)
(4659)
(4561)
(4307)
(4110)
学科
(47591)
经济(47559)
(21228)
地方(19425)
管理(19325)
中国(16276)
(14887)
企业(14887)
(13860)
业经(12946)
地方经济(11720)
方法(10756)
产业(10618)
(9707)
农业(9691)
数学(8645)
数学方法(8587)
(8316)
金融(8316)
技术(8168)
(7959)
银行(7951)
(7876)
环境(7452)
(7352)
(7286)
发展(7251)
(7251)
贸易(7241)
(7230)
机构
学院(121848)
大学(117718)
(55561)
经济(54453)
研究(48638)
管理(43812)
中国(36650)
理学(36138)
理学院(35667)
管理学(35213)
管理学院(34976)
科学(28210)
(26699)
(24997)
(23432)
研究所(22281)
中心(21283)
(20725)
(20539)
(18265)
师范(18097)
北京(17708)
(17579)
财经(17524)
(16831)
经济学(16724)
业大(16087)
农业(15782)
(15701)
(15678)
基金
项目(75020)
科学(59494)
研究(58590)
基金(51549)
(44087)
国家(43661)
社会(37780)
科学基金(37141)
社会科(35974)
社会科学(35970)
(31927)
基金项目(26922)
(25638)
教育(24979)
(24640)
编号(23894)
自然(21001)
发展(20558)
自然科(20450)
自然科学(20448)
资助(20345)
(20186)
自然科学基金(20068)
成果(19449)
课题(18041)
重点(17354)
(16363)
(15515)
国家社会(15392)
创新(15282)
期刊
(73551)
经济(73551)
研究(42011)
中国(31451)
(21291)
管理(18766)
科学(16387)
教育(16153)
(15874)
学报(15394)
农业(14824)
(14762)
金融(14762)
业经(14440)
技术(11993)
大学(11948)
经济研究(11730)
学学(11092)
问题(9764)
财经(8534)
(7623)
(7565)
商业(7400)
技术经济(6887)
(6858)
世界(6757)
经济问题(6701)
科技(6569)
(6490)
论坛(6490)
共检索到206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际刚  
一、应急产业的概念与内涵。根据有关法律和我国现实国情,应急产业的定义大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应急产业,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以及其他一些危及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等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前后或发生时,利用相关装备、设备、技术、信息等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任重  李溪铭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在本质上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改变传统粗放式生产消费方式为目的,通过将经济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范围内,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是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及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我国应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宜勇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如今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要求,对其重大意义的认识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首先,高质量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在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人类的发展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当代社会正处于发展观急剧转变的关头。西方传统经济学的发展观,基本上是一种“工业文明观”,它是以工业的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尺度。它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当作现代化实现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葛道凯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教育。本文系统梳理和研究了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认为总书记的教育思想可概括为三个层面的内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的思想方法,并做了重点解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金伟  吴琼  
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大创新性思想,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的根本举措。深刻领会"绿色发展理念"是有效贯彻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思想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哲学基础,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的关系、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经济发展、发展绿色科技和在全社会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实现路径。同时,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彰显了中国对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责任担当,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生态思想的继承与整合式创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金伟  吴琼  
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大创新性思想,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的根本举措。深刻领会"绿色发展理念"是有效贯彻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思想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哲学基础,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的关系、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经济发展、发展绿色科技和在全社会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实现路径。同时,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彰显了中国对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责任担当,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生态思想的继承与整合式创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忠强   成文雅  
数字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现实课题。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是适应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数字中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在当前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数字化转型困难、人才支撑薄弱、资源平台建设有待加强、标准体系有待完善等现实困境。今后推动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强数字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建设高素质的生态环境保护科技人才队伍、推进数字生态文明资源与平台建设、完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体系,力求提高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永红  刘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玉歆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第一,通过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可以为形成合理的房价奠定基础。政府拥有大量房产,将大大提高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能力,抑制房地产开发商过高的利润。世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力  
坚持完善党内民主各项制度,更好担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使命。要着力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让每位党员都能够求真务实、畅所欲言。党内选举能否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最终还是靠规范和完善制度规则作为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等方面多措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银付  
在变动不居、日日以新的终身学习时代,继续教育与首次学校教育同等重要,不可或缺。所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显著的标志就是要把经济发展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这从根本上说,依赖于学校教育和学校后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特别是培训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厉以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颁布、实施以来,在维护国家财经秩序,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作成绩有目共睹。 在市场运行中,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十分重要。要知道,市场上有众多的市场主体,政府也作为市场主体之一而存在。市场主体的行为必须规范化,他们的活动必须在市场秩序正常的经济环境中进行。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海峰  
恢复高考是改变国家命运的重大决策,在政治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恢复高考迅速提升了教育水平,进而保障高校生源的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高考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既要积极推进,又要谨慎稳妥。恢复高考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而且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成为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纪念改革开放40年,重温1977年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分析恢复高考在教育、社会与政治方面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会给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带来满满的正能量,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