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36)
2023(7407)
2022(6225)
2021(5515)
2020(4323)
2019(9821)
2018(9515)
2017(18172)
2016(9892)
2015(11162)
2014(11334)
2013(11343)
2012(11089)
2011(10271)
2010(10653)
2009(9916)
2008(9996)
2007(9342)
2006(8735)
2005(8653)
作者
(30020)
(24828)
(24662)
(23474)
(16071)
(11998)
(11214)
(9697)
(9482)
(9197)
(8521)
(8494)
(8157)
(8132)
(8067)
(7834)
(7366)
(7298)
(7284)
(6978)
(6565)
(6131)
(6076)
(5841)
(5675)
(5659)
(5622)
(5614)
(5191)
(4861)
学科
(50517)
经济(50463)
管理(27042)
(26961)
(20225)
企业(20225)
中国(18374)
地方(17922)
(14800)
方法(13449)
业经(12150)
(11605)
金融(11605)
(11565)
银行(11557)
数学(11401)
数学方法(11298)
(11250)
(10900)
(10673)
地方经济(9998)
农业(9822)
(9519)
(8705)
贸易(8688)
(8281)
(8224)
环境(7636)
发展(7103)
(7076)
机构
学院(145829)
大学(144167)
(64537)
经济(63067)
研究(56809)
管理(52001)
中国(47440)
理学(41725)
理学院(41218)
管理学(40653)
管理学院(40365)
(33044)
(32562)
科学(31144)
(29265)
中心(26528)
(25844)
研究所(25475)
财经(24099)
(23902)
北京(21928)
(21644)
(21131)
(21047)
师范(20856)
(20223)
(19676)
经济学(19650)
农业(18049)
财经大学(17567)
基金
项目(82761)
科学(65280)
研究(64513)
基金(57987)
(49362)
国家(48862)
科学基金(41730)
社会(40993)
社会科(38933)
社会科学(38924)
(33091)
基金项目(29343)
教育(29028)
(27465)
编号(26656)
自然(24620)
资助(24467)
(24286)
自然科(24014)
自然科学(24010)
自然科学基金(23570)
成果(23143)
发展(20127)
课题(20030)
(19773)
重点(18846)
(18084)
(17017)
(16772)
国家社会(16483)
期刊
(86828)
经济(86828)
研究(54886)
中国(39737)
(25423)
(25309)
金融(25309)
(23943)
管理(22725)
教育(20799)
学报(18855)
科学(18735)
农业(15796)
业经(15213)
大学(14859)
经济研究(13585)
学学(13489)
技术(13270)
财经(12958)
(11190)
问题(11065)
(9019)
国际(8438)
图书(8365)
(8064)
世界(8048)
理论(7883)
商业(7776)
技术经济(7512)
经济管理(7379)
共检索到261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符浩勇  
一、可转债的基本特征及其现实意义可转换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是一种以企业债券为载体,允许持有人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的价格转换为发债公司或其他公司的股票的金融工具。它作为金融创新产品,兼有筹集资金和规范风险的双重功能,比单纯的筹资工具(如股票、债券)和风险工具(如期货、期权)更具优势,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独具魅力的筹资工具和投资工具,已成为多数发达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亢余  
从世界范围看,可转债发展空间仍然很大,我国发展可转债融资市场是必然的,但不能操之过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颜琪忠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可转债市场,需有关各方尤其是监管层的密切参与和积极建设,其中最关键的是政策支持和引导1992年,深圳宝安集团发行首只A股可转债,标志着我国可转债的诞生,1993年中纺机、深南玻被正式批准到境外发行可转债,从而与B股一道首开中外资本市场连接先河。迄今我国可转债发展经历了试点(1992~2001年)、核准制后重新起步(2001~2002年)和跨越式增长(2003年至今)三个发展阶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任海峙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其市场体系的繁荣和发展十分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和金融风险的化解。本文阐述了可转换债券的优势及其目前可转换债券市场的一些缺陷,并对构建和完善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松森  牟敦忠  
自1981 年恢复国债发行和1988 年开放国债二级市场以来, 我国国债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债市场已经初具规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为扩大内需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家将加大运用国债手段调节控制经济的力度。因此, 国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将为国家财政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节控制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的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培志  
一、企业债市场供给分析 企业债市场供给,即企业对债券融资的需求,取决于其比较融资成本优势。根据西方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较外源融资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但其规模有限。在给定投资机会的情况下,企业融资主要是通过外源方式,即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和银行借款实现的。其中后两者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育军  
T-bond marke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a capital market.Under the Chinese context, it is imperative that currentfree market policies be adhered to and new products beintroduced. Development of exchange market should begiven greater emphasis in order to maintain a balancedgrowth of regulated and OTC m...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国彬  刘龙庭  
可转债是证券市场的投资品种之一。我国的可转债市场虽然经过了近12年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实践及其自身特点,分析我国可转债实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一、国债发行政策、国债市场及其对货币与资本市场发展的支持意义由于国债发行政策的转变,目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国债品种正在趋于减少。到今年第一季度末,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国债现货尚只有5只债券,国债回购有8个品种,上市交易的债券余额也随着品种的减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中宝  
目前熊猫债券市场的初步发展态势良好,体现了国际市场对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肯定和信心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直接融资主要渠道的债券市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量上看,截至2016年5月底,我国境内债券市场余额已经超过50万亿元人民币,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人民币在全球债券市场的比重逐年攀升,2015年达到了全球债券市场融资规模的15%(见图1)。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楹  
面对进一步的开放形势 ,国债市场不能适应各方面要求 ,通过对国债产品、市场结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调整与改革 ,完善和规范国债市场 ,向国际标准靠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颖刚  陈世渊  
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自一开始就和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一环。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一些发达国家的国债市场成为了一个"避险"的天堂,这对于提出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战略包括:发行特种国债实行国民经济第三次债务大重组;进一步发挥国债市场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作用;继续发展国债市场,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借鉴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经验,立足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国债离岸市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宗佳妮  
<正>中资美元债作为一种境外融资手段,可以帮助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并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过去,在条件有利时,中资美元债发行规模迅速上升,房地产和金融两个行业规模最大。但是,2022年以来,受境内监管政策收紧、美联储加息以及信用风险上升等因素影响,美元债净融资规模大幅收缩。发展境外债券市场可以促进境内外市场有机联动,应采取措施防范美元债风险,并完善相关机制促进中资美元债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琳内特·凯利  李松梁  
美国市政债市场在发行主体、税收安排、监管框架等方面相对成熟,并凭借悠久的历史、政府和市民的支持、活跃的创新发展成全世界最大的市政债市场美国市政债市场概况美国市政债市场是一个制度完备、良性运转的市场。经过近250年的发展,美国市政债市场不断完善。截至目前,美国市政债市场已经成为低成本融资、高效支持基础设施融资的全球典范,不仅为社区建设提供了资金,同时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健的收入来源。由于市政债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