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97)
2023(15664)
2022(12759)
2021(11808)
2020(9767)
2019(22197)
2018(21692)
2017(40229)
2016(21611)
2015(24498)
2014(24547)
2013(23434)
2012(21464)
2011(19301)
2010(19850)
2009(19106)
2008(18346)
2007(16663)
2006(15030)
2005(14389)
作者
(58913)
(48906)
(48300)
(46298)
(31158)
(23116)
(22329)
(18964)
(18501)
(17730)
(16677)
(16623)
(15946)
(15662)
(15245)
(15231)
(14253)
(14209)
(14092)
(14049)
(12482)
(11719)
(11511)
(11342)
(11155)
(11061)
(11059)
(10993)
(9903)
(9632)
学科
(78782)
经济(78668)
管理(68169)
(65771)
(56968)
企业(56968)
(35459)
银行(35312)
中国(33883)
(33670)
(32125)
金融(32122)
(30170)
方法(27215)
(26413)
(22266)
业经(22104)
数学(21946)
数学方法(21650)
技术(18948)
地方(18720)
(17332)
(16627)
财务(16573)
财务管理(16524)
(16401)
贸易(16381)
(16198)
制度(16166)
理论(16152)
机构
大学(291122)
学院(291118)
(121914)
经济(119032)
管理(108406)
研究(99709)
理学(89959)
中国(89603)
理学院(88951)
管理学(87557)
管理学院(86986)
(64584)
(61869)
科学(54761)
中心(49324)
(48950)
财经(48475)
(48112)
(43833)
研究所(43011)
(41891)
北京(39604)
(39235)
(38637)
师范(38269)
经济学(38216)
(36980)
(36410)
财经大学(35996)
银行(35497)
基金
项目(180664)
科学(143308)
研究(139607)
基金(129812)
(110668)
国家(109664)
科学基金(95239)
社会(89686)
社会科(85004)
社会科学(84983)
(71134)
基金项目(67653)
教育(64790)
(58972)
自然(57419)
编号(57236)
自然科(56123)
自然科学(56115)
自然科学基金(55153)
资助(51389)
成果(48863)
(43062)
重点(41439)
课题(41295)
(39794)
(39493)
创新(39450)
(39310)
国家社会(37495)
(36945)
期刊
(144817)
经济(144817)
研究(101582)
中国(73422)
(56605)
金融(56605)
(53522)
管理(46168)
教育(40645)
(39655)
学报(39380)
科学(37812)
大学(31621)
学学(28912)
技术(27022)
财经(25072)
农业(24304)
经济研究(23136)
业经(22631)
(21591)
问题(18139)
国际(17560)
(17176)
理论(15803)
图书(15701)
(14759)
论坛(14759)
实践(14204)
(14204)
科技(14161)
共检索到493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纯福  
银行总部是金融中心的标志。金融市场与银行总部互为条件,银行总部圈的层级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能量。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率先成立以及大型商业银行营运机构在上海的逐步集聚,为发展银行总部圈奠定了必要基础。比较若干模式,交易、创新型功能总部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以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功能型总部为突破,形成中外资银行共同参与合作竞争的高层级银行总部圈,增强对长三角周边地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并走向综合化、国际化,这是积极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项俊波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上海总部正式运作的完整起步之年。本文提出,在新的形势下,央行上海总部必须加快上海总部建设以及加强基层央行建设,全面履行好中央银行职责;必须正确认识和判断我国金融业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所面临的形势;必须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本华  
文章就上海世博会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市场体系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等问题综述了与会代表的意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再萍  曹迪  徐永林  
金砖银行作为首个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标志着金砖国家间经济金融方面的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通过研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金砖银行、自贸区之间的联系,分析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路径与金砖银行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运用SWOT模型探索金砖银行发展面临的优劣势和挑战,并提出金砖银行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最优发展途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聪  孙超波  
十四大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把上海建设成国际性的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这对我们每个理论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课题。本文拟从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志、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主体思路和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环境等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把上海构建成国际性的金融中心。 一、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志 尽管现在国际金融中心类型多种多样,但凡称得上国际金融中心,都具有大致相同的标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建华  
上海作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前沿,正在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的具有先进科学技术与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城市,要求上海按照当代国际标准来加速发展,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尤其是在金融、贸易方面,要加快形成国内进而成为国际的中心.以管理固定资产投资为特色、具有财政和银行双重职能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而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吕炳斌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国家战略,需要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和法制协调。在法制建设上,目前上海市已经展开地方立法。借鉴国际经验,为推进我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必要以全国性立法的形式颁布纲领性、框架性法律,上海市人大或政府再进行相关的立法,具体实施相关监管措施、鼓励措施、限制措施等。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要相应的法律政策支持,我国的相关金融立法也有必要进行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我国利率市场化还不能在近期内实现,为减少非市场化的利率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的影响,上海市在短期内应致力于地区经济金融实力的增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及市场环境的改造,以趋利避害,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上海建成功能型的国际金融中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立强  
国家关于加快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总体部署,将进一步推动市场体系和制度环境的完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汇聚与辐射。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既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对其加快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背景和广阔舞台。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为例,探讨了未来三年的经营目标、发展思路和举措。如何抓住机遇,积极竞争"红海",在加快发展中提升市场竞争水平;加快开拓"蓝海",在创新发展中推动经营转型,这是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展路径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宣文俊  
要加快推进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在市场体系、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经济体制和法制环境等方面进行大量的工作。其中尤以法制环境建设为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就以法制环境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研究目标聚焦如何尽快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这点上。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以WTO规范国际金融市场开放的文件《金融服务协议》为脉络,以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建设经验为借鉴,以操作性强、规范高效为原则,提出一套适应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立法需求和司法、执法策略,以促进和保障上海早日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明志  
文章指出上海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的全球影响力也不断上升,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不仅具备诸多优势也面临有利的国际环境;因此应抓住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支持和市场力量的推动创新作用,进一步调动境内外参与者的积极性,不断丰富和完善对内对外服务功能,尽快提高金融业国际化程度,扩大金融业的国际影响,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我国形成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服务。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杰   王传辉  
一、金融自由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进入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金融自由化的浪潮。这股浪潮绵延至今,其间虽有波折,但至今仍是各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之大趋势。 金融的自由化改革是以金融深化理论为基础,这一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等于1973年提出后迅速成为指导各国金融改革的主导理论,麦金农等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大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指出,较大数量的金融资源和金融活动常与较高水平的储蓄、投资和生产相联系,即金融深化有利于经济增长;相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因素,即政府过度干预金融的各种措施,使金融制度落后,阻碍了经济发展。据此,无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