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0)
2023(11397)
2022(9307)
2021(8235)
2020(7194)
2019(15702)
2018(15569)
2017(29548)
2016(16032)
2015(17823)
2014(17804)
2013(17840)
2012(16451)
2011(14709)
2010(15132)
2009(14531)
2008(14626)
2007(13733)
2006(12386)
2005(11804)
作者
(49511)
(41520)
(41491)
(39115)
(26605)
(19661)
(18586)
(15987)
(15830)
(15126)
(14487)
(14022)
(13746)
(13598)
(13371)
(12654)
(12504)
(12282)
(12222)
(12004)
(10462)
(10355)
(10270)
(9610)
(9589)
(9434)
(9272)
(9100)
(8418)
(8369)
学科
(81854)
(75698)
企业(75698)
管理(69684)
(69516)
经济(69393)
方法(27698)
(27325)
业经(27063)
(24472)
技术(20623)
(20214)
财务(20188)
财务管理(20162)
(20085)
数学(19531)
数学方法(19366)
企业财务(19111)
农业(17756)
中国(16364)
(15031)
(14347)
(14150)
(13688)
理论(13479)
体制(13149)
技术管理(12598)
(11577)
经营(11375)
企业经济(11358)
机构
学院(242955)
大学(239012)
(102154)
经济(100077)
管理(95575)
研究(82252)
理学(80861)
理学院(80069)
管理学(79042)
管理学院(78606)
中国(65303)
(51554)
(51300)
科学(49397)
(47797)
(43027)
(40511)
财经(39150)
研究所(38319)
农业(37926)
业大(37624)
中心(36899)
(35385)
北京(32390)
(30813)
经济学(30193)
(29748)
(29100)
财经大学(28623)
商学(27190)
基金
项目(154699)
科学(122473)
基金(112887)
研究(112010)
(99474)
国家(98592)
科学基金(84890)
社会(71742)
社会科(68046)
社会科学(68029)
(61607)
基金项目(59215)
自然(55648)
自然科(54355)
自然科学(54330)
自然科学基金(53424)
(51181)
教育(49996)
资助(45550)
编号(43634)
(37688)
(36227)
重点(35244)
成果(34893)
(34577)
(33970)
(33491)
创新(33110)
课题(30842)
国家社会(29923)
期刊
(124109)
经济(124109)
研究(73120)
中国(54793)
(45644)
(44884)
管理(43228)
学报(38235)
科学(37058)
农业(31327)
大学(29122)
学学(27846)
技术(24433)
(23840)
金融(23840)
教育(21836)
业经(21297)
财经(20462)
(19148)
经济研究(18484)
(17702)
问题(15672)
技术经济(15167)
财会(12941)
现代(12869)
(12753)
科技(12635)
世界(12604)
会计(11777)
国际(11759)
共检索到384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柯飞帆  宁宣熙  
装备制造业是强国富民之本,是工业化之母,是高新技术产业之根,是现代国防之基。如何解决我国装备制造业中普遍存在的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差的问题?如何解决我国装备制造业在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问题?如何解决我国装备制造业从原来更多地追求数量、追求规模,转变为追求创新能力的问题?因此,研究装备制造业在利用外资过程中进行技术创新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本文首先提出在利用外资的同时要强调技术创新,接着指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引进外资中技术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为什么要进行技术创新,最后提出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松远  
文章首先总结了利用外资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通过近几年农业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总体规模、项目规模、区域分布、引资项目范围、资金到位率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农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从实际出发,针对影响农业进一步利用外资的不利因素提出落实国内配套资金、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和方式、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改善投资环境、建设龙头企业、培养相关人才等解决措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上海提出工业企业解困十条措施针对部分企业经营亏损、处境的状况,上海工业主管部门最近提出了今年工业企业解困的十条措施和途径。这十条措施是:一、划小经营单位,使一些困难企业建立起多元经营方式、多种经营结构的新体制;二、移地改造,利用级差地租收益来增强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先勇  
文章利用相关模型估算和评价了1997—2017年间我国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状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大规模利用外资以来我国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状态波动较大且长期低于比较安全的水平,并从产业发展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自主创新力和利用外资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红  
外资是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制造强国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针对我国制造业利用外资如何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展开研究,着重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利用外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以及面临的新优势与新挑战,并提出了如下推动制造业利用外资扩量提质的对策建议:综合运用产业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先进制造业外资,推动传统制造业利用外资转型升级和向中西部转移,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营造开放创新的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把人才作为制造业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杜晓君  耿远欣  王小干  
本文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为例,运用回归分析和"拉开档次"综合评价法,选取资源配置效率、规模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作为评价市场绩效的指标,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外资有助于整体市场绩效的提高;(2)外资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但提高的速度在减缓;(3)外资与规模经济效益呈正相关关系,但同样存在着增加趋势减缓的现象;(4)外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产业技术进步,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我国引进外资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志辉  赵汝敏  
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其对技术引进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则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动因。 一、印度技术引进的目标及相关政策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发展中国家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有效途径。早在1956年,印度政府在该国产业政策的文件中就强调了引进国外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永达  
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采用1987-2006年的制造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推断出制造业的技术正在不断进步;建立制造业技术进步与R&D投入、技术引进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观测出我国制造业的TFP正在逐年增加,即制造业技术进步在不断提升;R&D投入对制造业技术进步提升具有正向作用,而技术引进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路红艳   林梦   涂苏  
在工业化后期,先行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利用外资呈现出由制造业占主导向服务业占主导转变,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利用外资同步增长的特征。当前,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对比在这一阶段中国与先行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利用外资的差异发现,中国经济以内循环为主,服务业利用外资质量不高,产业升级相对缓慢,特定时期跨国企业布局调整是中国制造业利用外资规模和占比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中国应根据当前制造业利用外资面临的形势和变化,积极调整制造业利用外资的战略和思路,推动制造业利用外资稳存量、提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智  徐丁来  
马来西亚的电子制造工业起源于70年代初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电子制造业已成为马来西亚最重要的产业,年出口额约占马来西亚工业制造业出口总额的50%。1991年至1996年,马来西亚的电子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24.9%。截至1996年底,马来西亚共拥有900多家电子生产企业,生产半导体、电子晶片、冷气机、磁盘驱动器、视听音响、激光唱碟机等电子零配件、家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澄荣  
目前福建制造业配套能力还存在着产业层次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分工协作程度不高、市场辐射能力较弱等问题。福建要抓住国家支持海峡西岸发展的有利机遇,强化产业链招商,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推进开发区整合转型,加强闽台产业合作,促进内外资企业的有机对接,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丹辉  渠慎宁  李鹏飞  
随着劳动力、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攀升,加之国内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区位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外商投资在资本形成中的作用逐步下降,表现为FDI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高点之后(1995年这一比值高达15.65%),进入21世纪后持续快速回落,2010年FDI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降至2.84%,2016年则仅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