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3)
- 2023(5129)
- 2022(4015)
- 2021(3879)
- 2020(2951)
- 2019(6612)
- 2018(6533)
- 2017(12105)
- 2016(6676)
- 2015(7381)
- 2014(7368)
- 2013(7349)
- 2012(6974)
- 2011(6421)
- 2010(6696)
- 2009(6210)
- 2008(6051)
- 2007(5863)
- 2006(5443)
- 2005(4881)
- 学科
- 农(47870)
- 农业(31962)
- 济(31861)
- 经济(31837)
- 业(24955)
- 业经(14496)
- 农业经济(12298)
- 管理(10714)
- 地方(10044)
- 中国(9620)
- 发(9521)
- 村(9410)
- 农村(9393)
- 发展(8268)
- 展(8259)
- 建设(7896)
- 制(7562)
- 土地(7501)
- 劳(6688)
- 劳动(6686)
- 收入(6367)
- 农业劳动(6315)
- 及其(6240)
- 人口(6162)
- 策(6099)
- 方针(6024)
- 分配(5895)
- 动力(5794)
- 政策(5793)
- 方法(5783)
- 机构
- 学院(95007)
- 大学(87732)
- 农(41601)
- 济(40034)
- 经济(39133)
- 管理(34906)
- 研究(34483)
- 农业(31046)
- 理学(29413)
- 理学院(29147)
- 中国(28875)
- 管理学(28667)
- 管理学院(28513)
- 业大(22862)
- 科学(20438)
- 农业大学(18834)
- 京(18786)
- 中心(17794)
- 所(17372)
- 江(17122)
- 财(15977)
- 省(15395)
- 研究所(15310)
- 业(14541)
- 发(13734)
- 经济管理(13509)
- 范(13247)
- 师范(13159)
- 州(13139)
- 发展(12425)
- 基金
- 项目(60370)
- 研究(49808)
- 科学(46791)
- 基金(41050)
- 家(35204)
- 国家(34696)
- 社会(31250)
- 科学基金(29129)
- 社会科(28917)
- 社会科学(28910)
- 省(26674)
- 农(25869)
- 编号(23484)
- 基金项目(22305)
- 教育(20838)
- 划(19964)
- 成果(18455)
- 自然(16124)
- 自然科(15657)
- 自然科学(15656)
- 课题(15540)
- 发(15503)
- 自然科学基金(15363)
- 资助(14684)
- 村(13341)
- 部(13298)
- 重点(13213)
- 发展(13121)
- 性(13022)
- 业(12987)
共检索到160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旭东 谌德宽
本文认为,农村沼气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当前应从加强领导、转变观念、搞好宣传、健全机构、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扩大示范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
关键词:
农村 沼气建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胜蓝 王明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以整体部署。文章总结了四川省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效果,并总结了一些经验以供其他地区学习。
关键词:
四川省 新农村建设 认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长云
本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转型已经基本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需要将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农村社会发展作为优先领域;将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农村发展的公共支撑体系、强化农民工就业发展的公共支撑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需要强化的支柱。
关键词:
新农村 “三农”问题 发展 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翠环
1、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对教育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余华 温远洪
在建设法治化的新农村中,面临着传统人治思想、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工作者不足、经济基础薄弱等诸多因素的阻碍。针对这些困难与障碍,在农村法治建设中,有关部门要协调各方力量,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健全农村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司法公正,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方针和理念,使农村法治建设真正成为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建设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
法治 新农村 农民 法律意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本文首先分析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强调的八个方面内容,包括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重大意义 强调内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志勇 向一丹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鉴于我国农村的复杂性,新农村建设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实施方案,各地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农民减负增收、建设资金来源、农民素质提高等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以期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逐步实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康霖 王艳娇
一、建设新农村的国别差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结合中国的实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2006年3月1日的《经济日报》报道了“韩国的二元经济转型之路”,介绍了韩国农村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情况,评价了韩国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文章认为,韩国农村建设成功的经验可以吸取,做法能够借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但夕凡
以农民家庭经营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经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已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完善。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新型的经营模式,无论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上都还存在很多缺陷,应该继续进行完善和建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傅长安 张恒瑞 李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支持不可或缺。但从目前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来看,尚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缺失,国有商业银行县以下机构大规模撤并,农村信用社经营网点全面收缩,农业保险机构尚未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缺位,农业银行农业贷款余额连续5年出现负增长,农业发展银行服务功能单一,业务日渐萎缩;农村金融服务力度减弱,邮储从农村抽走大量资金,农村信用社因受自身资金实力制约,支农功能大打折扣;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单一,中间业务难以开展,结算渠道不畅,专业服务素质不高;农村金融机构投信制度设计不利于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增福 王家红 刘晓柏
一、当前影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1.金融组织体系缺失。随着农行等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市场退出,农村信用社合并降格,使原本就不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加残缺。以峡江县为例,县域金融机构的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从2001年末的45个、293人缩减至2006年末的32个、275人,分别为原来的71%和93%。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利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仅是“新村庄建设”,而是一个全面的发展目标,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农民最需要、最关心的问题着手,中心问题还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城镇化建设、人口转移、“空壳村”整理、农业规模经营结合起来,必须以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作为动力,必须明确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的参与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