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2)
- 2023(12188)
- 2022(10137)
- 2021(9400)
- 2020(7452)
- 2019(16952)
- 2018(16794)
- 2017(31013)
- 2016(17171)
- 2015(19192)
- 2014(19164)
- 2013(19102)
- 2012(18146)
- 2011(16692)
- 2010(17024)
- 2009(15659)
- 2008(15476)
- 2007(14179)
- 2006(13146)
- 2005(12066)
- 学科
- 济(76287)
- 经济(76204)
- 农(50596)
- 业(48863)
- 管理(39576)
- 农业(33839)
- 中国(25422)
- 地方(25306)
- 企(25269)
- 企业(25269)
- 业经(22080)
- 方法(20655)
- 数学(17787)
- 数学方法(17589)
- 发(16709)
- 制(15420)
- 学(14118)
- 农业经济(12830)
- 环境(12683)
- 银(12650)
- 发展(12629)
- 银行(12622)
- 贸(12541)
- 贸易(12525)
- 展(12517)
- 财(12370)
- 行(12313)
- 易(12047)
- 地方经济(11989)
- 融(11864)
- 机构
- 学院(243681)
- 大学(238330)
- 济(99065)
- 经济(96700)
- 研究(90156)
- 管理(89791)
- 理学(75373)
- 理学院(74433)
- 管理学(73225)
- 管理学院(72756)
- 中国(70749)
- 农(62625)
- 科学(55410)
- 京(52899)
- 农业(47578)
- 所(46189)
- 中心(43056)
- 业大(43032)
- 财(42721)
- 江(41827)
- 研究所(41423)
- 范(36562)
- 师范(36250)
- 北京(33371)
- 州(33306)
- 省(32962)
- 财经(32050)
- 院(31762)
- 农业大学(29451)
- 经(28863)
- 基金
- 项目(157546)
- 科学(122982)
- 研究(120272)
- 基金(109774)
- 家(95427)
- 国家(94401)
- 科学基金(79717)
- 社会(75438)
- 社会科(70954)
- 社会科学(70935)
- 省(65597)
- 基金项目(58556)
- 教育(53192)
- 划(53154)
- 编号(51929)
- 自然(48481)
- 自然科(47116)
- 自然科学(47105)
- 自然科学基金(46241)
- 资助(42551)
- 成果(42207)
- 发(41054)
- 课题(36169)
- 重点(35286)
- 农(34273)
- 部(33717)
- 发展(33199)
- 展(32654)
- 创(32441)
- 国家社会(30711)
- 期刊
- 济(130618)
- 经济(130618)
- 研究(74284)
- 农(67188)
- 中国(63813)
- 农业(45707)
- 学报(39489)
- 科学(37523)
- 教育(32624)
- 财(30599)
- 大学(30402)
- 管理(29990)
- 业经(28099)
- 学学(27980)
- 融(27529)
- 金融(27529)
- 技术(22071)
- 业(22002)
- 问题(18181)
- 经济研究(16656)
- 资源(15853)
- 图书(15736)
- 农业经济(15589)
- 农村(15542)
- 村(15542)
- 财经(14757)
- 版(14509)
- 世界(13331)
- 经济问题(13044)
- 经(12827)
共检索到399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春根
提高农民的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目的,但局限于农业、农村的视野,就会使农民收入的提高与农业资源稀缺的矛盾突出。注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城市化水平提升和农户收入增加的双赢结局,是一条现实的选择路径。目前农民素质不适应于现代化的现状严重阻滞着劳动力的转移,解除这种阻滞,就必须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资本投入,提升为人力资本。这种投入是巨大而长期的,单靠农民自身难以达到目的,而政府在此时应该成为这一服务的提供者,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城市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培训是人力资本投入的路径之一,衢州"万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人力资源 农民素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钟甫宁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调整农民就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农民问题并最终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在农业和农村内部,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和城市人口密集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附加值的名特优新农产品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应当围绕中心工作,帮助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帮助农业生产向高价值产品转移,实现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生产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期目标。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村劳动力 大规模转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涛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需要 ,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素质低、人口教育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 ,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 :( 1 )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2 )加强教育和培训 ;( 3)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 ;( 4 )建立和健全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和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 5 )制定长期稳定的农村人口政策。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开发 思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雅光 吴宝华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素质问题。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整体素质较低,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普通人力资源比重过大,技能型人力资源短缺特别是创新型人力资源非常稀缺,而且产业、行业和地区分布不均衡。造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较低和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历史、体制、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苏南地区以其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其农村劳动力基本实现充分就业,但只是低水平和低层次的充分就业。在苏南产业结构升级的形势下,农村人力资源边际生产率递减的趋势将趋强,这是苏南新农村建设的隐忧。依托苏南区位优势,培育联系城乡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注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是苏南新农村建设取得长期成效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苏南 新农村建设 人力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俊梁
苏南是全国城乡发展比较协调、全面、可持续的地区。苏南的新农村建设实践表明,实现城乡和谐重在发展农村,而发展农村又重在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为人力资源存量的充分利用,其二为人力资源品质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在政府宏观指导和财政支持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利益导向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主体参与意识。
关键词:
城乡和谐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苏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史振厚
建设新农村,在政府推动和社会参与的前提下,关键是发动农村的主体———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因此,培养新型农民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新型农民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自立意识、合作精神、法制观念和创业本领,能够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借鉴国外经验,新型农民的培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意识。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农民素质 农民培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金蕊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我国农村有许多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价值并没有完全发挥与展示出来,这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本文以基于农民增收视角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为题,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提出具体的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农村 人力资源 开发 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辉
目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应通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完善农村的教育环境,积累农村人力资本等途径,来有效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以此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农民真正富起来。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农民增收 农民素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何景熙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对有限农业资源的巨大压力所导致的农村劳动力不充分就业乃是当前“三农”问题本质所在。对农村人口“开流断源”即“转移农民 ,减少农民 ,农民变市民”是应对“三农”问题的根本选择。建议立即启动普及基础教育为主体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程” :( 1 )由中央财政直接承担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 ;( 2 )重建农村合作医疗网点 ;( 3)继续强化农村计划生育 ,切断人口过量增长的“源头” ;( 4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制度创新保障人力资本投资的公平性。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三农”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陶少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孙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颜平建
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拓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培育新农民开发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简要阐述了拓展农村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创新培育新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新模式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