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5)
2023(13160)
2022(10912)
2021(10004)
2020(8290)
2019(18158)
2018(17712)
2017(34655)
2016(18284)
2015(19964)
2014(19522)
2013(19370)
2012(17639)
2011(15847)
2010(16406)
2009(15621)
2008(15672)
2007(14606)
2006(13309)
2005(11955)
作者
(49756)
(42237)
(41769)
(39316)
(26600)
(20019)
(18674)
(16063)
(15791)
(15105)
(14171)
(14056)
(13521)
(13345)
(12883)
(12697)
(12292)
(12166)
(12036)
(11985)
(10414)
(10358)
(10055)
(9763)
(9524)
(9433)
(9315)
(9227)
(8431)
(8298)
学科
(90808)
(82354)
经济(82265)
(73250)
企业(73250)
管理(68142)
(46472)
农业(31056)
业经(30671)
方法(29005)
(25246)
中国(22348)
数学(21134)
技术(21093)
数学方法(20921)
地方(19670)
(18986)
(18863)
(17832)
财务(17818)
财务管理(17801)
企业财务(16812)
(14726)
(14489)
(14310)
贸易(14299)
(14122)
理论(14115)
(13903)
技术管理(13854)
机构
学院(263504)
大学(252157)
(118593)
经济(116413)
管理(111701)
理学(95504)
理学院(94642)
管理学(93627)
管理学院(93107)
研究(84310)
中国(70077)
(53913)
(51663)
(51514)
科学(46734)
(43117)
财经(41335)
(40820)
中心(40197)
农业(38663)
业大(38149)
(37366)
研究所(36125)
经济学(33742)
(33548)
经济管理(32381)
北京(32007)
(31084)
师范(30913)
经济学院(30336)
基金
项目(168351)
科学(137050)
研究(131864)
基金(122790)
(103662)
国家(102539)
科学基金(91392)
社会(87564)
社会科(82844)
社会科学(82827)
(68998)
基金项目(65025)
教育(57337)
自然(55320)
编号(54832)
(54731)
自然科(54093)
自然科学(54079)
自然科学基金(53186)
资助(47314)
成果(43004)
(41344)
(39359)
(38107)
创新(37641)
(37346)
重点(36861)
课题(36571)
国家社会(35930)
(35479)
期刊
(145488)
经济(145488)
研究(78950)
中国(57402)
(54794)
管理(45648)
(42970)
农业(36714)
科学(33736)
(31102)
金融(31102)
业经(30751)
学报(29393)
技术(25451)
教育(24886)
大学(24546)
学学(23418)
经济研究(20866)
财经(20256)
(19444)
问题(18755)
(17573)
技术经济(16647)
农村(14964)
(14964)
科技(14958)
农业经济(14517)
世界(14405)
现代(13905)
商业(13639)
共检索到412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思民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强化农业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只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从目前来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向前推进,但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技推广效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重点解决这几方面问题,才能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牛建高  李从民  李军峰  
随着我国加入 WTO,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农业科技创新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新问题 ,明显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 ,当务之急是科学确定和选择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以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 ,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 ,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资源永续利用。通过实施重点突破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康贫  
科技进步是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江苏农业发展目前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因此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时期要求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建设一支高素质科技队伍,提高科技创新装备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敬学  毛世平  王志丹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由生产主导型传统农业向技术主导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对农业科技支撑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项目实施周期过短、成果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不利因素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从明确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的基础地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强化农业科学研究、加快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增强科技战略储备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性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李冠佑  杨洁梅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部署。我们要认真领会中央精神,抓住国家加强农田水利的有利时机,全面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使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再上新台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江南  罗利华  彭新德  黄力士  蔡立湘  
在分析了湖南农业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根据新阶段对农业科技的客观要求 ,提出了湖南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与近期可启动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并从政策、人才、基础条件、科技投入诸方面 ,提出了湖南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起全  张峭  刘冬梅  毛学峰  巨文忠  毕亮亮  刘畅  郭强  傅晋华  
面对农业资源短缺等诸多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我国采取了以农业科技创新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但农业科技创新所涉范围广,需要通盘考虑其战略布局和支撑措施。为寻求更优的农业科技创新之路,部分科技与农业方面的专家对其进行了思考和阐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万龙  
本文围绕现代农业最核心的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的问题,阐述了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的必要性,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思考意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久霞  李吉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茉莉  岳铭鉴  
科技创新是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五"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在农业创新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农业的发展。科技创新处于前沿阵地,科技工作者站在第一线,应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爱国的情怀、科技创新的魅力和勇往直前的活力。深化改革,强化农业科技管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耀  赵芝俊  高芸  
基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从5个方面选取27个指标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TOPSIS法对2011—2015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国际化、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等依然是影响各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短板因素;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中国各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较弱,且存在巨大差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高和较高的省份只有北京、广东、江苏、山东、湖北、黑龙江和浙江7个省市,其他24个省份普遍较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基本呈现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降低的特征;排名较靠前的省份有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黑龙江6省市,而宁夏、青海、陕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玉春  黄增健  
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欠佳,而且区域差别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强的内在关系;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示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各因素发展极不均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军洁  张建胜  
通过大样本专家问卷调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应用TRIZ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影响因素、三大环节与创新绩效之间相互作用的路径进行分析,发现科学问题识别的能力、创新构思的能力、最优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显著且正向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绩效。其中,最优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最主要的路径依赖中介变量;领导支持效应是影响TRIZ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最重要因素,主体培训是第二大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提升创新绩效,需要着力提高最优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高层领导认识和提高主体培训强度,建立创新核心团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劲   潘信然  
论文主要探讨了农业科技创新对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加强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策略,旨在提升中国农业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农业科技创新是建立现代农业体系的关键,能显著提高生产力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借鉴了美国、德国、荷兰和日本等国在农业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方面的成功经验,指出政府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法律制度完善及有效金融支持是农业科技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些国家通过建立强大的研发体系、推进政策支持、实施合作社模式和专业化经营等策略,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的全面发展。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是推动中国农业产业转型和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的关键,需要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环境和体系。中国需精准定位,借鉴国际经验,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强化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建设。建议通过优化政策、创新保险产品、改进金融服务和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等措施,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姚长存  
农业科技发展对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升农业发展效能、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分析国内外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商业银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现实困难,并区分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分别提出了金融服务思路。笔者认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仅靠商业银行难以胜任,还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服务中介共同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