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1)
- 2023(12913)
- 2022(10712)
- 2021(9994)
- 2020(8328)
- 2019(18290)
- 2018(17963)
- 2017(34773)
- 2016(18549)
- 2015(20589)
- 2014(20140)
- 2013(19969)
- 2012(18237)
- 2011(15985)
- 2010(16670)
- 2009(15710)
- 2008(16043)
- 2007(14872)
- 2006(13425)
- 2005(12052)
- 学科
- 业(95491)
- 企(77929)
- 企业(77929)
- 济(77103)
- 经济(77014)
- 管理(72636)
- 农(46316)
- 财(36199)
- 农业(30770)
- 业经(30317)
- 方法(29561)
- 技术(22963)
- 中国(22269)
- 数学(21534)
- 数学方法(21327)
- 务(21228)
- 财务(21207)
- 财务管理(21162)
- 制(20984)
- 企业财务(20057)
- 策(19301)
- 体(15795)
- 地方(14962)
- 理论(14870)
- 贸(14444)
- 贸易(14433)
- 技术管理(14353)
- 易(14097)
- 划(14067)
- 财政(14020)
- 机构
- 学院(263911)
- 大学(252209)
- 济(118169)
- 经济(115984)
- 管理(111606)
- 理学(95247)
- 理学院(94499)
- 管理学(93527)
- 管理学院(93016)
- 研究(81866)
- 中国(68875)
- 财(61045)
- 农(51751)
- 京(51354)
- 科学(44468)
- 财经(44084)
- 江(43693)
- 所(39854)
- 经(39821)
- 中心(39241)
- 农业(38814)
- 业大(38275)
- 研究所(34819)
- 经济学(33925)
- 州(33341)
- 经济管理(32088)
- 北京(31892)
- 财经大学(31481)
- 经济学院(30585)
- 商学(30468)
- 基金
- 项目(164960)
- 科学(133037)
- 研究(129819)
- 基金(119941)
- 家(100808)
- 国家(99694)
- 科学基金(88809)
- 社会(85502)
- 社会科(80896)
- 社会科学(80878)
- 省(67601)
- 基金项目(63217)
- 教育(57402)
- 编号(54063)
- 自然(53688)
- 划(53002)
- 自然科(52536)
- 自然科学(52527)
- 自然科学基金(51675)
- 资助(46954)
- 成果(42709)
- 创(41035)
- 业(38363)
- 创新(37317)
- 发(37169)
- 部(37094)
- 课题(36171)
- 重点(35769)
- 制(35442)
- 国家社会(34999)
- 期刊
- 济(145286)
- 经济(145286)
- 研究(81326)
- 中国(59457)
- 农(55170)
- 财(53150)
- 管理(45976)
- 农业(37015)
- 科学(32840)
- 融(30771)
- 金融(30771)
- 业经(30024)
- 学报(29954)
- 技术(27357)
- 教育(25381)
- 大学(25379)
- 学学(24327)
- 财经(22292)
- 经济研究(21440)
- 业(19730)
- 经(19255)
- 问题(18534)
- 技术经济(17411)
- 农村(14916)
- 村(14916)
- 世界(14519)
- 农业经济(14336)
- 科技(14225)
- 财会(13894)
- 现代(13891)
共检索到418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开华
一、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在21世纪,一项产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程度上就看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前景。事实上,技术创新成为现代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20世纪上半期,在发达国家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农业的增长由主要来自扩大面积转变为主要来自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基础已从自然资源转变为科技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发达的现代农业已从资源为基础转变为以科技为基础。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辜胜阻 黄永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梅建明 靖玉新
在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中 ,农业技术创新存在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农技推广缓慢及农民对新技术反应迟缓等障碍 ,这些障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农业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在详细分析这些障碍因素的基础上 ,相应提出了如何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农业科研 技术推广 农民素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春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小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波
都市农业高度集约化的特征,要求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以科技进步促进都市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推进都市农业发展,必须从宏观上完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提高都市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完善都市农业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扩散,完善农业技术创新人才机制,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技术创新的服务和管理。
关键词:
都市农业 技术创新 加快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巨涛
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顺利实施对于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扩大内需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绩效不明显,还远未发挥其本身所应有的功能。本文探讨了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七个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十条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业 技术创新 障碍 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广其
本文认为,与工业技术创新不同,农业技术创新主体为政府和农户并存的二元结构。相应地,农业技术创新分为政府供给主导型和农户需求主导型两种模式。在政府供给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下,加速技术创新的关键是鼓励农户不断采纳新技术
关键词:
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模式,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仁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董成森 黄大金
论述了科技创新在涉农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从现代企业制度、科技人才、科技攻关、资本有机构成等方面 ,提出了加快涉农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
涉农企业 技术创新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东宁
本文通过对农业技术创新正外部性的分析,说明政府采取农业技术创新补贴策略的必要性,并运用博弈均衡理论,分析了政府在企业和农户采取不同合作方式时的补贴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农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策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创新 政府补贴 企业 农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文川 赵威威
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解决区域"三农"问题的关键。区域内(农户与合作社)和区域外(农户、合作社与顾客、竞争对手、加工企业和政府、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网络、信任、规范与合作等社会资本能通过农业技术获取、知识与信息共享和农业技术扩散对农产品的开发速度、创新成功率等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农业组织可以利用区域内外社会资本来改善农产品的创新绩效。
关键词:
区域社会资本 农产品 技术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恩君 顾焕章
构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夏恩君,顾焕章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其贡献份额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而技术进步的核心是技术创新的形成,只有不断地产生技术创新才能促进技术进步速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一般来讲...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硕 刘剑飞 吴江
论文从农业技术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入手 ,分析了加入WTO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在WTO框架下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WTO 农业技术 创新战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东宁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指从农业技术创新链的某一基本构成环节出发,顺次经过其他基本环节,最后回复到起始环节的过程,它包括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三个等级。其循环机理是:同一农业技术创新链中每一环节的反应循环,推动同一或不同农业技术创新链中同一或同类环节之间的催化循环,再由催化循环推动同一或不同农业技术创新链中各环节之间的超循环。农业技术发明和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的超循环,使二者耦合成共生的结合体;通过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和农业技术扩散的超循环,完成农业技术创新链的一次循环;通过农业技术扩散和农业技术发明的超循环,使整个农业技术创新链在新的需求起点上开始循环,如此循环往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