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51)
2023(16773)
2022(13803)
2021(12720)
2020(10638)
2019(24114)
2018(24315)
2017(45297)
2016(24616)
2015(27480)
2014(27225)
2013(26260)
2012(23866)
2011(21453)
2010(21995)
2009(20854)
2008(20359)
2007(18579)
2006(16439)
2005(15010)
作者
(67866)
(56417)
(56357)
(53971)
(35858)
(26904)
(25790)
(21595)
(21318)
(20326)
(19051)
(18963)
(18039)
(17874)
(17643)
(17413)
(16927)
(16529)
(16491)
(16254)
(14019)
(13706)
(13703)
(12902)
(12855)
(12781)
(12680)
(12553)
(11372)
(11326)
学科
(92318)
经济(92207)
管理(71853)
(71179)
(60081)
企业(60081)
方法(35918)
中国(33847)
数学(30420)
数学方法(30080)
(29788)
金融(29786)
(28857)
银行(28824)
(28120)
(28099)
(27784)
(25728)
业经(24351)
地方(21183)
技术(19933)
农业(18742)
(18024)
(17878)
贸易(17863)
理论(17471)
(17447)
财务(17399)
(17352)
财务管理(17341)
机构
学院(334353)
大学(332081)
(136168)
经济(133040)
管理(123992)
研究(113715)
理学(104530)
理学院(103374)
管理学(101571)
管理学院(100908)
中国(93724)
(70493)
(68094)
科学(66727)
(57336)
中心(54693)
(54356)
(54046)
财经(52007)
研究所(51270)
(46957)
业大(45995)
(45356)
北京(44922)
师范(44904)
(43554)
经济学(42103)
农业(41967)
(41202)
财经大学(38333)
基金
项目(211816)
科学(166410)
研究(161345)
基金(149973)
(129146)
国家(127953)
科学基金(109801)
社会(100996)
社会科(95675)
社会科学(95651)
(85609)
基金项目(78780)
教育(75452)
(70764)
编号(67885)
自然(67830)
自然科(66277)
自然科学(66261)
自然科学基金(65104)
资助(59677)
成果(56705)
(49043)
重点(48330)
课题(47750)
(47059)
(46110)
创新(45082)
(41746)
项目编号(41606)
国家社会(41384)
期刊
(158074)
经济(158074)
研究(106157)
中国(76497)
(55523)
(50681)
管理(47999)
学报(47994)
(47838)
金融(47838)
教育(46876)
科学(44228)
大学(37028)
学学(34067)
农业(33071)
技术(31120)
业经(26802)
财经(25830)
经济研究(25420)
(22275)
问题(20159)
(18675)
图书(17285)
(16849)
技术经济(16811)
理论(16347)
科技(16059)
(15622)
论坛(15622)
商业(15606)
共检索到529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杜姝一  
美国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已经总统签署形成法律,该法案对金融系统以及金融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法案在金融机构资本标准、有序破产、规模和经营范围限制以及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条文解读,分析了新法案对美国金融机构的经营前景、盈利能力的影响,为投资者研究美国金融机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穆良平  钟山  
《多德—弗兰克法案》是美国在反思金融危机原因的基础上形成的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阶段性成果,在诸如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机制、加强消费者保护以及避免"大而不倒"金融机构的形成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但本文认为,由于美国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反思不够全面、客观和深刻,以及美国体制的高度政治化以及来自金融市场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扰,将使得该法案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稳健的金融体系的建立依然任重道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范文波  李黎明  
2010年7月,美国出台了意在重塑其金融监管体系、重振其金融竞争力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这将是影响全球金融体系重构的重要变革。该法案对美国金融业和监管架构及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方向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该法案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是:应寻求金融监管与市场力量的动态平衡,在重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同时,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并以客观审慎的态度开展金融综合经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安平  刘一展  
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现行金融监管制度的缺陷,使美国对其监管理念和监管体系进行反思。《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是美国在危机后进行大规模金融监管改革的立法尝试。新设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防范系统性风险、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加强金融衍生品监管、终结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状况等立法内容折射出美国金融监管理念的革新。我国应适度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优质内核,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边卫红  
美国政府努力在市场与监管之间寻求动态平衡,法案改革内容广泛,但遗憾的是没有看到对美国繁冗金融监管模式的彻底修正,改革充其量也只是亡羊补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振涛  
与声势浩大的改革过程相比,新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最终内容却显空洞,同时,与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改革措施相比,最终形成的改革内容缺乏历史意义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的里根大厦正式签署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法案的签署标志着美国即将进入大规模金融监管改革的新时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胜亮  
1.完善我国涉外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首先,根据审慎性原则,完善和创新金融监管内容。一方面,我国应尽快完善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的准入制度,确定进入市场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以降低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提高金融业的金融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我国金融业的稳健发展,保障我国金融业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建立新的外资金融机构准入形式,允许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形式走向分行、子行、合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宗良  马欣  
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该法案正式生效。文章对该法案的内容进行了解析,详细介绍了该法案在促进金融稳定、重塑银行业监管格局、加强对大型银行的监管、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银行业及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监管等核心内容方面的立法宗旨和具体措施,并进一步阐述了该法案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扬  
本文通过对金融监管主要理论的回顾,说明了美国金融监管政策的演进与当时主流经济学流派的观点密切相关。危机过后,美国对原有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改革,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通过势必将对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产生重要影响。我国要以此次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为契机,认真审视、反思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在立足于本国金融发展环境的前提下,借鉴、吸收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国内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期刊] 征信  [作者] 姜天怡  张舒伦  
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对本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作为危机发源地的美国也开始反思危机的根源并积极寻求防范和补救的政策措施。2010年,美国颁布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其中一些政策措施对美国征信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并引发国际征信业发展更多的启示。从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中征信业相关内容入手,从个人征信权益保护和信用评机构监管方面的政策变化深入思考中国征信管理的未来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扬  全先银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英国以及欧盟等相继推出了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它们反映了金融监管发展的新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全先银  闫小娜  
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反映了美国政府对于其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体系的新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发展的理念与趋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孟艳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改善监管者协调性是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对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适应性变革的关键点。中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在协调性方面存在漏洞和弊端,无论是中国金融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还是金融开放的外在压力,都要求对既有监管体制进行调整或转换。本文在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国际考察和国内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转换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路径和方案,以期改善我国的监管者协调性、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大伟  李雪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与金融的深层次融合在促进金融普惠发展的同时,也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风险;科技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给金融监管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为金融监管机构提升监管效率、改善监管水平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一方面,金融创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传统金融风险的异化和新金融风险的出现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多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监管责任与监管资源不匹配、监管技术手段不足、监管滞后于金融创新以及监管套利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鉴于此,研究探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善监管,利用"科技+监管"应对"科技+金融"带来的各种挑战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