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7)
- 2023(11013)
- 2022(8155)
- 2021(6914)
- 2020(5630)
- 2019(12074)
- 2018(12084)
- 2017(23914)
- 2016(12702)
- 2015(14201)
- 2014(14253)
- 2013(13872)
- 2012(12214)
- 2011(10576)
- 2010(10571)
- 2009(10097)
- 2008(10253)
- 2007(9473)
- 2006(8428)
- 2005(8088)
- 学科
- 业(74613)
- 企(70540)
- 企业(70540)
- 济(67924)
- 经济(67852)
- 管理(54397)
- 业经(32627)
- 方法(23373)
- 农(22161)
- 财(21433)
- 技术(17645)
- 务(17515)
- 财务(17500)
- 财务管理(17492)
- 中国(17086)
- 农业(16979)
- 企业财务(16552)
- 产业(16303)
- 数学(15281)
- 数学方法(15238)
- 地方(13142)
- 策(13127)
- 划(12758)
- 企业经济(12488)
- 制(12471)
- 和(12384)
- 理论(11949)
- 经营(11182)
- 体(11027)
- 技术管理(10880)
- 机构
- 学院(189605)
- 大学(180185)
- 济(86322)
- 经济(85024)
- 管理(80072)
- 理学(68272)
- 理学院(67740)
- 管理学(67107)
- 管理学院(66755)
- 研究(56544)
- 中国(46110)
- 财(39083)
- 京(37109)
- 财经(30777)
- 科学(30774)
- 江(30235)
- 农(28824)
- 经(27783)
- 所(26876)
- 经济学(26102)
- 中心(25756)
- 业大(24412)
- 商学(23853)
- 研究所(23814)
- 州(23759)
- 经济学院(23703)
- 商学院(23641)
- 北京(22821)
- 农业(22364)
- 经济管理(22246)
- 基金
- 项目(120288)
- 科学(98028)
- 研究(93472)
- 基金(88007)
- 家(73833)
- 国家(73091)
- 科学基金(66030)
- 社会(63390)
- 社会科(60365)
- 社会科学(60352)
- 省(49671)
- 基金项目(46623)
- 教育(40010)
- 自然(39161)
- 划(38310)
- 自然科(38297)
- 自然科学(38291)
- 编号(37889)
- 自然科学基金(37702)
- 资助(33243)
- 业(31770)
- 创(29432)
- 成果(28879)
- 发(28692)
- 国家社会(26750)
- 创新(26400)
- 重点(26337)
- 部(25523)
- 制(25344)
- 课题(25020)
- 期刊
- 济(103904)
- 经济(103904)
- 研究(54975)
- 管理(36569)
- 中国(35453)
- 财(34099)
- 农(28785)
- 科学(22867)
- 业经(20910)
- 学报(20471)
- 农业(20068)
- 技术(19545)
- 融(17387)
- 金融(17387)
- 大学(16988)
- 经济研究(16366)
- 学学(16193)
- 财经(15930)
- 教育(14095)
- 经(14061)
- 问题(13744)
- 业(13263)
- 技术经济(12996)
- 现代(11431)
- 商业(11386)
- 财会(10551)
- 世界(10357)
- 经济管理(9930)
- 贸(9719)
- 经济问题(8884)
共检索到287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康芸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运用数字技术和支持能力对企业业务持续优化的过程。传统产业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实现体验提升、效率提升以及模式创新,数字化转型能力和实施程度是决定传统产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坐标。我国目前正在进入传统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产业数字化规模逐年上升,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传统产业企业整体数字化水平较低,尚处于起步阶段,且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数字化水平差距明显。针对我国传统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布局数字化转型公共支撑平台,持续建设完善数字化生态体系,提高数据要素市场化程度,提升人才队伍素质,拓展国际产业链合作。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 传统产业企业转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闻
在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前瞻性布局区域发展战略,创造了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的奇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综合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未来一段时间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格局的框架下,注重内循环驱动、外循环助推,有效实现双循环互促共进,从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结合温州典型传统鞋业制造,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出发,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助力传统鞋业制造行业在内循环背景下,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步伐,快速走出转型困境,打造温州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强 胡荣涛
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 ,传统产业原有的比较优势日渐丧失 ,但这决不意味着传统产业都是即将消亡的衰退产业。“十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并不仅仅是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而是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提下 ,重点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的步伐。对此 ,要不断提高传统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加快建立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资产重组 ,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运用现代管理手段 ,提高传统产业的企业管理水平 ;发挥政府宏观导向作用 ,为传统产业改造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传统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结构调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当前,全国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把握数字经济加快转型的重要契机,以“数字经济、工业互联、制造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工业企业如何强化创新驱动,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突破,提升工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扎实举措,很有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顾瑞兰
信息时代数字出版必将越来越深地渗透与融合到出版业中,对于传统出版企业而言,如何发挥其内容优势、弥补其技术劣势,探寻合适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字出版 内容 技术 产业形态 盈利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忱 虞诗强
数字化转型与业务协同问题是导致目前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果不显著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实现业务员工和传统企业良性互动的机制,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数字化转型与业务高效协同,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本文从企业内部管理的微观视角出发,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业务员工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两者的行为演化特征及其稳定策略,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初始状态和不同参数变化对系统演化趋势和结果产生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本文针对传统企业内部业务协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传统企业 业务协同 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惊理
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崛起,企业已身处数字化经济。文章阐述了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对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出了策略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 传统企业 数字化转型 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钱晶晶 何筠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研究的热点。围绕数字经济时代下传统企业动态能力构建和数字化转型主题,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碧桂园为案例分析其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数字化转型过程及转型过程中的动态能力演化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的动态能力构建遵循"数字化感知能力—数字化获取能力—数字化转型能力"的演化过程;数字化转型的外部驱使因素体现在智能化技术、个性化需求、在线化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等方面;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形成的数字化转型能力,通过决策和运营模式的变化促使企业的经营更符合市场变化规律,组织和合作模式的变化促进管理更加数字化,对外部数字化变革做出快速反应并制定应对策略。本文对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研究数字化转型及企业战略变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动态能力 传统企业 案例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众
针对传统产业转型中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遵循市场经济理论和问题导向法,探索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发现其决定性力量是市场。基于市场的选择,工业互联网的软件集成云架构、大数据分析能力、全覆盖智能感知功能、要素互联互通优势,可促进纺织服装产业补齐信息化短板、走向定制化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开展融通创新。针对工业互联网市场化运作量质仍待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中小企业嵌入工业互联网的意愿和动力不足以及相关人才奇缺等制约因素,提出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核心在于实现市场融通,需要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双向发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激发中小市场主体嵌入上云的内生动力;以市场化方式加强金融支持;发挥融通创新的市场促进作用;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发展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永贵 汪淋淋
数字化转型战略和转型模式的选择,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核心问题。但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却不容乐观,如何选择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数字化转型模式仍然是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重要难题。本文创新性地识别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同战略类型,并从战略与模式匹配的视角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转型模式的选择问题。具体而言,本文率先从数字化资源投入和组织适应性两个关键维度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划分为变革依赖型、生态导向型、业务主导型和技术主导型四种转型战略;在此基础上,本文又提出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转型模式匹配的过程模型,以期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洞见与指引。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转型战略 转型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剑培 刘振鹏 顾乃华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稳定且充足的外源性融资是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国2009—2020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并将传统金融和数字金融纳入企业数字化转型外部动因分析框架的实证研究表明,传统金融可得性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融资约束、融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是传统金融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数字金融的发展同样能够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且与传统金融是互补关系。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传统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更为重要,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而在金融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数字金融的作用则更为明显,发挥着锦上添花的效果。传统金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低金融错配、高生产效率和高创新水平的优质企业中,而数字金融的促进作用则更具普惠性。因此,要在筑牢传统金融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数字金融的互补作用,从而协同服务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晓曦 苗领 王彦杰
立足国家“双碳”目标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对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双碳”目标实现进行研究,揭示数据要素赋能生产方式低碳转型、数字技术赋能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新兴产业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消费理念赋能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等传导机制。剖析数字基础设施是高碳来源、碳数据管理平台和体系尚未完善、碳交易体系尚未完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产业绿色化有待提高等关键问题,并提出推进数字新基建节能降碳、合理利用数据资源、健全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吸引及培育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路径。以期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晓曦 苗领 王彦杰
立足国家“双碳”目标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对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双碳”目标实现进行研究,揭示数据要素赋能生产方式低碳转型、数字技术赋能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新兴产业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消费理念赋能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等传导机制。剖析数字基础设施是高碳来源、碳数据管理平台和体系尚未完善、碳交易体系尚未完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产业绿色化有待提高等关键问题,并提出推进数字新基建节能降碳、合理利用数据资源、健全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吸引及培育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路径。以期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可发 杨慧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价值链重构已成为诸多企业的重要战略举措。基于数字化赋能的理论视角,结合对传统制药企业仁和集团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探索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价值创造主体,进而对企业价值链进行不断重构的研究表明: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价值链重构经历“内部价值链优化—产业价值链整合—生态价值链构建”的演化路径;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对员工、客户、合作、流程和产品的赋能对企业价值链重构产生影响;数字化驱使生态价值链构建成为新的竞争模式,生态价值链构建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价值链重构的主要方向。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价值链重构演化路径模型的提出,为传统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构建生态价值链以获取系统性竞争优势提供管理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伍玉华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消费行为日益个性化、移动化和社交化。面对消费行为的变化,传统零售企业固化的门店等客户的经营模式逐渐丧失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本文阐述了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剖析了数字化转型的动因,论述了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重塑管理模式、IT架构、业务架构等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以期为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零售 转型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