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
2023(551)
2022(400)
2021(308)
2020(219)
2019(445)
2018(423)
2017(861)
2016(396)
2015(450)
2014(456)
2013(475)
2012(461)
2011(439)
2010(410)
2009(368)
2008(308)
2007(339)
2006(253)
2005(242)
作者
(1304)
(1138)
(1100)
(1021)
(724)
(509)
(500)
(457)
(415)
(399)
(394)
(375)
(375)
(368)
(352)
(351)
(332)
(330)
(322)
(316)
(301)
(282)
(277)
(269)
(267)
(263)
(243)
(232)
(228)
(223)
学科
(4793)
经济(4793)
地方(1751)
产业(1562)
地方经济(1525)
(1316)
管理(1295)
方法(1289)
数学(1181)
数学方法(1181)
业经(1119)
技术(1053)
结构(889)
(888)
企业(888)
(750)
产业结构(709)
信息(694)
总论(669)
信息产业(658)
中国(617)
农业(607)
环境(575)
(553)
(505)
经济学(483)
资源(460)
技术管理(443)
(377)
发展(366)
机构
学院(7320)
大学(6914)
(4596)
经济(4548)
管理(2935)
研究(2661)
理学(2524)
理学院(2511)
管理学(2492)
管理学院(2482)
中国(1708)
经济学(1551)
经济学院(1414)
(1384)
科学(1296)
(1277)
(1185)
财经(1170)
(1152)
中心(1142)
(1081)
研究所(1041)
(1037)
经济管理(1005)
(980)
业大(949)
(909)
商学(852)
商学院(845)
研究中心(845)
基金
项目(4958)
科学(4059)
研究(3858)
基金(3606)
(3082)
国家(3065)
社会(2891)
社会科(2811)
社会科学(2811)
科学基金(2671)
(2097)
基金项目(1868)
(1554)
(1530)
教育(1519)
发展(1371)
国家社会(1353)
资助(1352)
(1350)
(1334)
经济(1329)
编号(1326)
自然(1303)
自然科(1265)
自然科学(1265)
自然科学基金(1251)
重点(1156)
(1138)
产业(1120)
创新(1082)
期刊
(5803)
经济(5803)
研究(2373)
技术(1539)
技术经济(1370)
管理(1308)
中国(1159)
经济研究(1105)
业经(997)
(960)
(916)
科学(859)
农业(747)
问题(713)
学报(668)
财经(640)
(622)
学学(590)
商业(581)
大学(581)
(522)
经济问题(507)
统计(495)
经济管理(436)
(428)
决策(426)
(410)
科技(406)
商业经济(366)
现代(365)
共检索到11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一鸣  杨洁  
90年代后半期和21世纪初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目标是实现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工业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科技水平和主要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准。进而,我们再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到21世纪中期,基本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一综合指标达到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准,科技水平和主要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准,某些领域居领先地位。完成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目标,需要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门熙新  黄擎明  
第二部分软技术作用下生产函数的理论模式与评价一、软技术进步的含义与度量 (一) 软技术进步的含义 1.软技术进步体现在数量上的增加即根据某一系统目标任务的需要,原来没有采用的软技术,现在已有若干种软技术被采用,这从采用软技术数量上表明其进步。 2.软技术进步体现在质量水平上的提高软技术质量水平的高低,包括二重内容:其一,就某一种软技术的应用来说,其本身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门熙新  黄擎明  
第一部分软技术的特点、功能与作用一、什么是技术技术是一个受时间制约的相对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技术有着不同的内涵,人们对技术也有不同的理解。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扩大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技术中的科学知识因素增加了,技术活动中的物质手段不仅指原来意义上的工具和设备,即硬件,而且包括标明工具设备互相作用方式、活动程序和过程的软件,以及各种方法和手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吉川洋  
按照经济学的标准理解 ,经济增长是个“长期性”的问题 ,所以是由供应方这个主要因素来决定的。但是 ,本文中介绍的模型说明了制约经济增长的原因是现有的产品、产业、部门的需求的停滞。如果需求成长的话 ,资本就能进行积累 ,经济就会增长。已有的产品、部门的需求可以描绘成 S型的减速曲线 ,所以要维持经济增长的话 ,就必须创造出新产品、新部门来让需求高速成长。这种能创造需求的技术革新力量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 ,在“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 ,认为“需求”的问题是有双重含义的标准理论并没有成功地把握住经济增长的本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永刚  李海瑛  
经济增长和就业是我国面临的两大难题 ,技术进步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 ,会造成工人的失业。如何调节这一矛盾呢?本文认为只有“有选择”地发展技术 ,才能实现“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目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平  殷明明  王伟  
本文在1960—2014年间112个主要国家与地区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基础上,从技术进步的视角出发,对技术进步在汇率错位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全面考察,并通过改变汇率错位的测度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对基准模型结论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汇率低估对技术进步和人均GDP增长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汇率低估带来的技术进步显著促进了人均GDP增长率的提升;汇率低估除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外,还通过技术进步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技术进步的中介作用显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样本下技术进步在汇率错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丹鹤  唐诗磊  李杜  
利用中国1978~2007年的数据,运用增长核算方法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着重从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要素投入增长;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是2.57%,并在2000年以后增幅有所回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龙剑  
一、引言目前,人们普遍认识质量,技术进步,经济增长间具有相互联系,但对三者间具体在哪些方面发生联系,如何发生联系却不甚清楚。尤其是对质量与技术进步、质量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不多,使我们准以透彻地描述质量提高如何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如何提高质量,提高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问题。而上述问题不搞清,我们就很难明确提高质量的现实意义和提高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就很难让人们,特别是领导们真正树立起质量意识,认识到质量提高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拟抛砖引玉,对质量,技术进步、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二、几个基本概念 1.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0300系列中关于质量的定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吕冰洋  于永达  
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是同时受经济转轨、新古典式增长和二元经济结构三方面影响,通过发展战略转变、产权改革、技术模仿、价格市场化等因素,它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要体现在效率提高、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三方面。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角度出发,运用非参数方法对中国各省市经济增长中这三方面作用进行分解,从而说明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变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张辉  
本文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实证度量了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将其与技术进步的贡献相比较。实证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度十分显著,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逐渐让位于技术进步,即产业结构变迁所体现的市场化的力量将逐步让位于技术进步的力量。此外,研究也发现,结构变迁效应的减弱并不表明市场化改革的收益将会消失,某些发展和体制的因素仍然阻碍着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国完善市场机制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莫鸿  刘豫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首先对技术进步的内涵、测算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论述,然后对广西物流产业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满强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转变”指的是生产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决定生产要素利用方式与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转变生产要素利用方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实现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发展科学技术、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闯  
本文把我国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载的经济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出我国分地区以及全国在四个发展阶段中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率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指标的平均数值。经过对这三个指标具体数值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后发现:各地区以及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呈现出提高的趋势,但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各地区以及全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率高低不同,第二阶段政治对技术进步产生了很大的阻碍甚至造成技术退步;各地区以及全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经济发展的后两个阶段稳步提高,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再明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晏玲菊  
无论是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工业增长率等指标都能反映技术进步因素对该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然而很少从一国出口结构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试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出口产品中,高科技产品所占的份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入手,研究反映在出口结构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