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0)
- 2023(14656)
- 2022(12743)
- 2021(11993)
- 2020(9824)
- 2019(22671)
- 2018(22489)
- 2017(43199)
- 2016(23791)
- 2015(26957)
- 2014(27370)
- 2013(26695)
- 2012(24986)
- 2011(22640)
- 2010(23023)
- 2009(20662)
- 2008(19974)
- 2007(17610)
- 2006(15821)
- 2005(14197)
- 学科
- 济(96440)
- 经济(96345)
- 管理(66871)
- 业(63592)
- 企(51149)
- 企业(51149)
- 方法(37990)
- 数学(32469)
- 数学方法(32052)
- 中国(29523)
- 农(27857)
- 地方(25723)
- 财(22454)
- 业经(22392)
- 学(19816)
- 农业(18710)
- 贸(18090)
- 贸易(18077)
- 制(17601)
- 易(17486)
- 理论(16749)
- 技术(16489)
- 银(16416)
- 银行(16377)
- 行(15793)
- 环境(15756)
- 融(15636)
- 金融(15635)
- 和(15363)
- 策(14986)
- 机构
- 学院(335000)
- 大学(328230)
- 济(131869)
- 管理(130627)
- 经济(128754)
- 研究(115181)
- 理学(111617)
- 理学院(110355)
- 管理学(108573)
- 管理学院(107968)
- 中国(86699)
- 京(71667)
- 科学(70486)
- 财(61146)
- 所(58173)
- 农(52667)
- 研究所(52497)
- 中心(51810)
- 江(51279)
- 财经(47567)
- 业大(47528)
- 范(46187)
- 北京(46092)
- 师范(45803)
- 经(43171)
- 州(42154)
- 院(42039)
- 农业(40730)
- 技术(40549)
- 经济学(37803)
- 基金
- 项目(221464)
- 科学(174000)
- 研究(168240)
- 基金(156735)
- 家(134995)
- 国家(133761)
- 科学基金(114869)
- 社会(102631)
- 社会科(97113)
- 社会科学(97092)
- 省(88860)
- 基金项目(82855)
- 教育(78717)
- 划(74181)
- 自然(73656)
- 自然科(71883)
- 自然科学(71869)
- 编号(71847)
- 自然科学基金(70543)
- 资助(64924)
- 成果(58933)
- 发(50998)
- 课题(50731)
- 重点(49681)
- 部(48393)
- 创(46133)
- 项目编号(43237)
- 创新(42791)
- 教育部(41516)
- 科研(41394)
- 期刊
- 济(153153)
- 经济(153153)
- 研究(103277)
- 中国(70975)
- 管理(49423)
- 农(48930)
- 教育(48319)
- 学报(48042)
- 科学(45752)
- 财(43818)
- 大学(36588)
- 农业(34178)
- 学学(34040)
- 融(33196)
- 金融(33196)
- 技术(32575)
- 业经(26457)
- 经济研究(23805)
- 财经(22244)
- 问题(19673)
- 图书(18997)
- 经(18937)
- 业(17144)
- 理论(16596)
- 坛(16198)
- 论坛(16198)
- 科技(16139)
- 技术经济(15918)
- 职业(15875)
- 现代(15518)
共检索到510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任君庆
中高职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分析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有基础和在国家政策、经费投入、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明确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内涵、优化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等加快中高职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现代职教体系 中高职协调发展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梅红
针对目前中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文章以河南省为例,针对我国中高职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中高职衔接不畅、中高职实践技能"倒挂"、高职以上无法实现层次上移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了打通中高职衔接的"入口"和"通道",探索新型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模式,依托企业、建立政府统筹区域性公共培训中心,构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等建议,希望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君庆
针对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的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文章提出举办五年制高职学院,以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文章分析了举办五年制高职学院的必要性,提出了五年制高职学院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推进五年制高职学院建设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中高职 协调发展 五年制高职学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义
美国加州高等院校分为初级学院、州立学院、加州大学三个层级,各级之间职能明确,分工科学合理,对加州高等教育追求公平与卓越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梳理加州高等院校分工模式产生的背景及特点,进一步了解加州高等院校内部分工与协作,为我国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分工模式 中高职 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高萍 黄玲青
中高职衔接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任务。东莞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头良好,中高职衔接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文章在分析东莞中高职衔接现状的基础上,从组织领导、内涵建设、课程设计、现代学徒制培养和协同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抢抓发展机遇、系统培养技能人才、积极应对挑战、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等促进中高职全面、深层对接的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衔接 东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菊霞
中高职协调发展在概念理解与实施上一直存在诸多困难与滞后性。文章以梳理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国家政策历史脉络为基础,阐述了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内部关系主要是中高职协调发展与中高职衔接的关系,外部关系主要是中高职协调发展与其他教育及产业的关系。中高职协调发展是一个整体性与系统性的概念,处理好其内部与外部关系是有效实现协调发展的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琴
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尽管各地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建议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在业务层面实现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完善中、高职专业课程标准,对中职与高职的课程结构进行系统化设计;加大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经费资助,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鹏
2011年11月9-10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大会主题是"校企合作、协调发展、提高质量",主要从校企合作机制、中高职教育协调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对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进行切入。本文基于中国职教学会年会上主场10篇、5个分会场超过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佐
以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为目的,促进职业教育内部系统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必须凸显其自身的整体性。因此,须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强化职业能力、兼顾职业素质、专业课程设置等原则出发,构建全面、整体、协调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完善整体性人才培养体系的功能实现。
关键词:
协调发展 整体性 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佑石 祁占勇
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是新《职业教育法》对新时代职普关系的新定位,其根本目的是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夯实职业教育类型地位。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是对“职普比”大体相当强制分流政策的弹性表述,但不等于取消职普分流。应当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立法中这一表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设置灵活机动的“职普比”、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转向、畅通职业院校学生的发展道路、构建普职相互融通的“立交桥”四个层面把握职普协调发展的主要内涵。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抓手,通过新兴技术重塑职业教育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完善“职教高考”制度等,推进普职协调发展行稳致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袁文超 宋亚峰
综合高中作为普职协调发展的实践载体,具有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强化普职深度融通、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现今,山东大力开展综合高中试点工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要素渐进融入式和前置定向修正式普职协调发展的实践模式。二者通过创新招生机制、引导科学分流、完善保障机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普职协调纵深发展中的招生一刀切、分流不科学、课程难综合、师资力量缺的难题。为此,建立健全综合高中综合评价招生机制,全面提升分流实施路径的科学性和精准性,积极构建多元协作投入的资源保障机制成为我国实现普职协调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雯轩
经济新常态不仅使我国的产业发展环境发生变化,还影响了地区间发展的速度、质量。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经济增速放缓有助于缩小地区内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面对诸多不利于我国地区间协调发展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户籍政策、产业政策入手,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区域发展现状 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雯轩
经济新常态不仅使我国的产业发展环境发生变化,还影响了地区间发展的速度、质量。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经济增速放缓有助于缩小地区内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面对诸多不利于我国地区间协调发展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户籍政策、产业政策入手,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区域发展现状 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滕飞 申红艳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更注重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现阶段市域经济协调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要紧扣"发展"主题,把握"协调"方向,打破行政分割,合理分工,提升落后地区与优化发达地区并举,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促进市域各区县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 市域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雯轩
经济新常态不仅使我国的产业发展环境发生变化,还影响了地区间发展的速度、质量。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经济增速放缓有助于缩小地区内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面对诸多不利于我国地区间协调发展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户籍政策、产业政策入手,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区域发展现状 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