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44)
- 2023(4516)
- 2022(3999)
- 2021(3745)
- 2020(3120)
- 2019(7213)
- 2018(7161)
- 2017(13608)
- 2016(7127)
- 2015(8143)
- 2014(8013)
- 2013(7662)
- 2012(7182)
- 2011(6645)
- 2010(6716)
- 2009(5961)
- 2008(6018)
- 2007(5483)
- 2006(5030)
- 2005(4644)
- 学科
- 济(31035)
- 经济(31021)
- 管理(22346)
- 业(19568)
- 贸(17961)
- 贸易(17950)
- 易(17413)
- 企(16588)
- 企业(16588)
- 方法(12052)
- 环境(10498)
- 地方(9941)
- 数学(9555)
- 数学方法(9438)
- 农(8213)
- 划(7818)
- 中国(7635)
- 关系(7127)
- 业经(6644)
- 出(6628)
- 财(6229)
- 学(5892)
- 口(5710)
- 出口(5708)
- 出口贸易(5708)
- 策(5301)
- 地方经济(5219)
- 和(5100)
- 农业(5071)
- 制(4882)
- 机构
- 学院(102824)
- 大学(100846)
- 济(46716)
- 经济(45838)
- 管理(37912)
- 研究(37293)
- 理学(32371)
- 理学院(31998)
- 管理学(31524)
- 管理学院(31322)
- 中国(26985)
- 科学(21513)
- 京(21396)
- 财(18693)
- 所(18335)
- 研究所(16588)
- 中心(16043)
- 江(15952)
- 财经(14840)
- 农(14617)
- 院(14460)
- 经济学(13894)
- 范(13839)
- 师范(13757)
- 北京(13475)
- 经(13276)
- 业大(13131)
- 贸(13043)
- 州(12791)
- 经济学院(12689)
- 基金
- 项目(67590)
- 科学(52770)
- 研究(50211)
- 基金(48718)
- 家(42711)
- 国家(42418)
- 科学基金(35497)
- 社会(32213)
- 社会科(30720)
- 社会科学(30711)
- 省(25562)
- 基金项目(25508)
- 自然(22334)
- 教育(22100)
- 划(21783)
- 自然科(21681)
- 自然科学(21674)
- 自然科学基金(21254)
- 编号(20442)
- 资助(19918)
- 发(16024)
- 成果(15973)
- 重点(15547)
- 部(14985)
- 课题(14083)
- 创(13959)
- 国家社会(13532)
- 创新(13098)
- 发展(13085)
- 展(12912)
共检索到161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琳 黄鹏
东北亚是中日韩的归属地,地缘概念清晰,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依托。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核心是中日韩合作,而中日韩合作的最大亮点则是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争取早日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对于推动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小暄
本刊讯7月30日至8月2日,中日韩自贸协定(FTA)第二轮谈判在上海举行。第二轮谈判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便利化、《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TBT/SPS)、竞争政策、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议题进行了磋商和交流。2012年11月柬埔寨金边举行东亚峰会期间,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宣布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并于今年3月在韩国首尔完成了首轮谈判。在第一轮谈判中,各方围绕自贸区谈判的机制安排、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建肖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首轮谈判于3月26日在韩国首尔启动这意味着一个覆盖15亿人口、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日韩自贸区不仅能产生巨大的宏观经济效益,还将有力推动亚洲统一市场的形成,对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从目前看东亚地区局势复杂,经贸合作路径多头并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缺乏有利的外部环境,三国推进自贸区建设的战略不够一致,且三国产业竞争激烈,互有敏感领域,短期内达成自贸协定具有较大难度。因此,需要从国家战略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耿晔强 李娜
农产品贸易在中日韩经贸中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如何解决农产品贸易问题是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各方关注的焦点。深入分析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现状,构建竞争力测度指标,从国家层面和产品层面分别对三国的农产品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产品贸易问题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中的复杂性,探讨解决农产品贸易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农产品贸易 竞争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袁晓莉
本论文运用TC和Ck ij指数模型,对中国与日韩两国在农业和制造业主要行业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详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的策略选择。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袁晓莉 王威
2012年中日韩三国已达成正式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共识,服务贸易将是谈判的重点领域,本论文运用RCA指数计量模型,对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竞争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日韩两国相比,中国在旅游业和计算机、信息服务业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在运输、建筑、金融、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等方面则表现出竞争弱势。因此,中国在中日韩自贸区服务贸易谈判中,应据理以争,对中国处于弱势的服务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而对中国具备优势的服务业,应尽可能争取日韩两国对中国最大程度地开放相关市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曾文革 陈晓芳
构建中日韩自贸区,必定要在农产品领域实现贸易自由化,其中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首当其冲。虽然中日韩已签署的双边自贸协定对三国间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日韩为保护国内脆弱的农业,大量运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并在多边农业谈判中就关税削减、特殊保障措施的存废等问题的立场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这预示着上述问题将成为中日韩自贸区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的难点。因此,即将开启的中日韩自贸区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应当结合有益的国内外实践,恰当规划谈判议程,遵守非歧视性原则,灵活设定关税削减问题中的农产品准入范围、过渡期,规范适用农产品特殊保障措施,从而推动该谈判各项共识的早日达成,进而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进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海洋
中日韩第四次首脑峰会使东北亚自贸区的建设提上了日程,但是敏感而复杂的政治安全形势对自贸区的发展构成了现实的挑战。基于功能主义的现有地区合作框架并不能解决该地区深化发展所要面对的问题,中日韩三国需要构建一种基于相互承认逻辑的新地区发展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昌黎
日韩自由贸易区是东亚最先提出的自由贸易区,早在1998年10月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访日与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会谈时,双方就对日韩FTA(自由贸易区)达成了共识。然而,与日新自由贸易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日泰自由贸易区、日菲自由贸易区、日马自由贸易区相比,日韩自由贸易区一波三折,进展并不顺利。尽管如此,日韩双方都没有放弃尽快建立日韩自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皓 许佳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实质上是对各国自贸区战略进行整合的过程,使中日韩自贸区战略目标能被纳入到三方自贸区战略框架中。尽管三国经贸合作密切,但是经济结构的差异以及地缘政治的压力致使三方的谈判进展缓慢。当前,在促进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安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应进行东北亚FTA的整合,签署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释放东北亚经济活力,符合各方利益诉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乌画
中日韩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也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建立中日韩自贸区有助于三国在一个有效的制度框架下实现深层次的合作,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是中国实施总体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更高层次考虑其重要意义,准确定位该自由贸易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总体战略及布局中的地位及作用,并与其他区域经济合作安排相协调,保障和优化国家经济利益,进一步助推东亚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中日韩 战略 区域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春祥
贸易一体化是包括中日韩在内的"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一体化的初级阶段。中日韩自贸区启动将加速亚洲贸易一体化进程,或将改变东盟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将亚洲的区域合作转变到大国主导的轨道上来。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彰显了中国作为地区领导者的自信与风范,同时也是中国政府面对复杂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的唯一区域战略选择。然而,中日韩之间的"强异质性"、美国主导的TPP对亚洲的渗透以及东盟主导的RCEP战略转变等,意味着中日韩一体化合作必将是一场超越经济的博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静 朱雪忠
中日韩FTA谈判正在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是其中备受关注的敏感、复杂议题。既有FTA知识产权规则和政策倾向是中日韩自贸区知识产权规则约束形成的现实基点,影响着制度设计的重心与预期;知识产权贸易利益也是区域合作规约、秩序形成的重要驱动力。鉴于中、日、韩既有的制度规则体系存在现实差异,知识产权贸易竞争力差距悬殊,以及利益偏好、关注点各不相同,各国对于FTA知识产权规范设置将有不同的诉求与侧重。本文基于中日韩FTA知识产权议题之规范、政策及利益基点之考察,展望谈判难点,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建芳 祁春节
本文基于最新GTAP 7.0数据库,在三个"10+1"自贸区谈判均已达成的基础上,就中日韩自贸区对三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一般均衡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的种植业受益而养殖业受损,整体受益不大。日本农业会从中日韩自贸区获益,但韩国农业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2)各方在农业市场开放中关注的产品不同,中国应关注动物产品的市场开放问题,日本政府会密切关注谷物及谷物制品,而韩国则对谷物及谷物制品、咖啡、茶叶、活植物等产品的市场开放都会予以关注。从保证贸易谈判顺利进行的角度,建议对各国设置一些灵活的市场开放政策。
关键词:
中日韩自贸区 农业 全球贸易分析模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永生
中日韩三国经济内部发展与相互之间的经贸关系已经相当成熟,本国经济若要进一步发展,只有建立三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才能挖掘潜力,获得新动力。特朗普政府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在继续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推动地区一体化的进展。美墨加新的自由贸易区已经诞生,日本、欧盟可能和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这给中日韩三国造成巨大的外部压力,中日韩三国没有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其整体处于不利态势。美国通过"美墨加协定"设定"毒丸条款",确立了在世界经贸关系上围堵中国的世界经济新体制。美国以后可能将此推广到同日本、韩国、欧盟等的经贸协定中,对中国不利,对日韩等国也不利,将使其失去深耕中国市场的机会,损失惨重。中日韩三国之间应该采取现实主义,或者实用主义政策,以灵活务实手段,最大限度推进三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与地区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谈判进程,推进中日韩地区合作大步前进。中国可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继续推进自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一方面启动同日本的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并争取早日达成中日双边自由贸易协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