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9)
- 2023(10993)
- 2022(9303)
- 2021(8518)
- 2020(6717)
- 2019(15505)
- 2018(15168)
- 2017(28450)
- 2016(14893)
- 2015(16938)
- 2014(16910)
- 2013(17011)
- 2012(16515)
- 2011(15622)
- 2010(15824)
- 2009(14636)
- 2008(14372)
- 2007(12864)
- 2006(12034)
- 2005(11354)
- 学科
- 济(92227)
- 经济(92155)
- 管理(38798)
- 业(38091)
- 中国(28134)
- 企(28069)
- 企业(28069)
- 方法(27586)
- 地方(26590)
- 数学(24241)
- 数学方法(24105)
- 农(21526)
- 业经(18396)
- 贸(16814)
- 贸易(16799)
- 地方经济(16532)
- 易(16234)
- 农业(14928)
- 学(14616)
- 制(14132)
- 发(13824)
- 融(13775)
- 金融(13774)
- 银(13631)
- 银行(13622)
- 行(13420)
- 财(13194)
- 环境(13098)
- 策(10881)
- 和(10865)
- 机构
- 学院(227652)
- 大学(227251)
- 济(114097)
- 经济(112173)
- 研究(91938)
- 管理(81603)
- 中国(71428)
- 理学(68295)
- 理学院(67389)
- 管理学(66622)
- 管理学院(66155)
- 科学(50439)
- 京(50055)
- 财(48170)
- 所(46785)
- 研究所(42006)
- 中心(39087)
- 财经(37683)
- 经济学(37204)
- 经(34237)
- 江(34166)
- 农(33835)
- 北京(33298)
- 经济学院(33174)
- 院(32531)
- 范(31677)
- 师范(31440)
- 科学院(28522)
- 财经大学(27692)
- 州(27634)
- 基金
- 项目(140217)
- 科学(111529)
- 研究(106207)
- 基金(102849)
- 家(89034)
- 国家(88330)
- 科学基金(74675)
- 社会(71739)
- 社会科(68237)
- 社会科学(68226)
- 基金项目(52678)
- 省(51549)
- 教育(47100)
- 划(44155)
- 自然(43458)
- 资助(42564)
- 自然科(42427)
- 自然科学(42417)
- 自然科学基金(41688)
- 编号(41174)
- 发(37496)
- 成果(34431)
- 部(32393)
- 重点(32231)
- 发展(31504)
- 国家社会(31138)
- 展(31005)
- 课题(30112)
- 中国(29363)
- 创(28656)
- 期刊
- 济(140317)
- 经济(140317)
- 研究(80675)
- 中国(51842)
- 管理(34614)
- 财(34030)
- 农(33261)
- 科学(31327)
- 学报(29738)
- 融(26216)
- 金融(26216)
- 经济研究(24116)
- 教育(23960)
- 大学(23339)
- 农业(23048)
- 学学(21792)
- 业经(20763)
- 财经(20159)
- 技术(20060)
- 问题(18287)
- 经(17733)
- 贸(16952)
- 世界(15961)
- 国际(15870)
- 技术经济(13298)
- 业(13037)
- 经济问题(11483)
- 统计(11008)
- 经济管理(10956)
- 商业(10926)
共检索到376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开忠
加快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杨开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如何在全国统一市场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快沿江以外的内地、特别是其中最落后的西部地区发展,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仁智
作为华夏农耕文明渊薮,曾以汉唐雄风闻名于世的中国西北角,既有悠久辉煌的历史,又有“天翻地覆”、“换了人间”的发展成就,更有雄伟状阔、繁荣昌盛的美好未来。国内有识之士一致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起步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而最终成功,却在大西北实现现代化之时。改革开放14年来,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志士仁人,对加快大西北的开发和现代化进程,见仁见智,发表了很宝贵的见解,但是进行系统深入研究而最终形成学术专著,且获得国内同行专家高度评价的。除《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概论》外,不未见其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单纬东
略论西北地区资源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单纬东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正确选择符合本地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同全国一样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却存在着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步拉大的趋势。只有选择资源主导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锋 孙兰东 郭俊琴 冯建英
利用西北地区136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日最大降水量、城市与经济发展等数据,研究了西北地区降水各要素的趋势变化特征及人为活动影响。结果表明,西北降水量在1980年以后呈增加趋势,但东西部趋势相反,中西部地区增加,而东部地区减少。经济快速期(1979—2012年)与慢速期(1961—1978年)降水量的趋势差表明,人为活动密集的东部地区降水下降趋势明显减缓;而中西部区域的化工区、城市及其下风区的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和日最大降水量都有明显增加。省会城市和化工城市对降水各指标的正贡献总体在10%~60%之间,其中化工城市对降水的影响最为显著。多元回归表明,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大文
环境价值是社会与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路径抉择。环境问题的实质仍然是路径取向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以及意义的选择问题。加强环境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在环境恶化的压力之下,需要我们积极引导,统筹兼顾,促进利益整合与共享,推进区域和谐发展及环境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
环境价值 西北地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宁 陈瑜 张玉英 赵云霞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西北地区经济指标体系,运用熵值TOPSIS和回归模型对西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展开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8-2020年西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且省际之间排名差异较大;西北地区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绿色发展维度评价值最高,陕西、甘肃、青海最低值为共享发展维度,宁夏、新疆最低值为创新发展维度;技术交易成交额/地区GDP、外商直接投资额/地区GDP、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地区GDP增长率对西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政府债务余额/地区GDP、标准煤/地区GDP对西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关义
加快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选择王关义(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西北综合开发研究所)我们认为,面对中国西部这样广阔而复杂的经济带,要加速其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划小发展单元,构造若干个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从培养经济增长的极核入手,由小到大,以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志良,朱莉
一、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态势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各子系统及其内部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然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学慧 孙兆敏 杨世琦 贾志宽 唐臻
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的地区,是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区域,如何在退耕还林还草后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西北地区长期的战略问题。借助退耕还草发展草畜产业,走草地生态经济农业发展模式是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国强 汪慧玲 许倩
以共生理论为指导,在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和交通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通过2001—2015年共生单元间共生度和共生系数的对比分析,对各省(区)旅游经济和交通业之间的共生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①西北地区及各省旅游经济和交通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②5A、4A级景区和民用航空所占权重较高,分别对旅游经济和交通业起重要支撑作用。③从共生度来看,2002—2015年,陕西、青海、新疆表现为正向非对称共生关系,宁夏为近似正向对称关系,甘肃为寄生关系。④从共生系数来看,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在0.5~1.0之间,表明旅游经济的影响较大,旅游经济发展驱动交通业的发展;而新疆在0~0.5之间,表明交通业影响较大,交通业发展先于旅游经济,对旅游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龙 许凤杰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这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突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之后在“二会”期间又吹响了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号角。宗旨是以国民经济平衡发展为指导思想 ,缩小地区之间差距 ,培养并形成新的增长极 ,实现东西互动 ,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发展战略 雁阵模式 知识经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婷
[目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缓解西北地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刺激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构建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关联度并分析比较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对变化程度用来分析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结果]关联系数结果表明影响陕西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农药施用量、农业柴油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甘肃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复种指数、秸秆利用率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青海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人均粮食产量、节水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宁夏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节水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新疆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药施用量、复种指数、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宁夏(0. 743)、甘肃(0. 716)、青海(0. 674)、新疆(0. 619)、陕西(0. 585),针对青海、新疆和陕西地区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水平。[结论]在西北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重点加强资源减量化和再利用方面的建设,以及平衡区域间的协调合作发展,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樊杰
本文探讨了能源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经济大区能源资源开发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侧重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能源开发对地区经济繁荣的意义和作用、富能地区经济系统的空间组织以及推动能源开发同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的区域政策要点。
关键词:
能源,区域经济,中国西北地区,协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程广斌 陈曦 蓝庆新
基于DEA模型测算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地区五省、自治区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其生态系统质量进行测度,进而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西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2006~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地区五省、自治区的经济效率大部分均为DEA非有效,生态环境质量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就地区整体而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且该变化趋势与生态系统质量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