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11)
- 2023(18542)
- 2022(16148)
- 2021(15077)
- 2020(12760)
- 2019(29096)
- 2018(28800)
- 2017(55614)
- 2016(30231)
- 2015(33783)
- 2014(33359)
- 2013(33135)
- 2012(30182)
- 2011(27039)
- 2010(26862)
- 2009(24662)
- 2008(24025)
- 2007(20875)
- 2006(18249)
- 2005(15575)
- 学科
- 济(115958)
- 经济(115821)
- 业(84547)
- 管理(80268)
- 企(62220)
- 企业(62220)
- 方法(53385)
- 农(50067)
- 数学(46715)
- 数学方法(46104)
- 财(33340)
- 农业(33016)
- 中国(29159)
- 贸(28333)
- 业经(28324)
- 贸易(28321)
- 易(27511)
- 学(25579)
- 地方(23144)
- 税(22119)
- 制(21622)
- 税收(20638)
- 收(20465)
- 务(18748)
- 财务(18675)
- 财务管理(18640)
- 技术(18254)
- 理论(17661)
- 环境(17650)
- 企业财务(17567)
- 机构
- 学院(421512)
- 大学(419783)
- 济(168387)
- 经济(165024)
- 管理(163431)
- 理学(143183)
- 研究(141830)
- 理学院(141620)
- 管理学(138851)
- 管理学院(138120)
- 中国(105236)
- 科学(91161)
- 农(88579)
- 京(87318)
- 财(77739)
- 所(72291)
- 业大(71652)
- 农业(69038)
- 研究所(66191)
- 中心(64931)
- 财经(61889)
- 江(60653)
- 经(56592)
- 北京(54122)
- 范(53669)
- 师范(53013)
- 院(51103)
- 经济学(50022)
- 州(48729)
- 财经大学(45838)
- 基金
- 项目(296133)
- 科学(230875)
- 基金(214934)
- 研究(210663)
- 家(190383)
- 国家(188828)
- 科学基金(160410)
- 社会(132193)
- 社会科(125062)
- 社会科学(125025)
- 省(115714)
- 基金项目(114438)
- 自然(106505)
- 自然科(104042)
- 自然科学(104012)
- 自然科学基金(102141)
- 划(97779)
- 教育(95346)
- 资助(88172)
- 编号(85715)
- 成果(68146)
- 重点(66531)
- 部(64781)
- 发(63287)
- 创(61421)
- 科研(57644)
- 课题(57637)
- 创新(57430)
- 计划(55314)
- 教育部(54618)
- 期刊
- 济(178071)
- 经济(178071)
- 研究(120228)
- 农(85967)
- 学报(74925)
- 中国(73831)
- 科学(65125)
- 农业(58509)
- 财(56778)
- 大学(56053)
- 管理(54469)
- 学学(53504)
- 教育(39139)
- 融(34455)
- 金融(34455)
- 业经(33966)
- 技术(33347)
- 业(28957)
- 经济研究(27922)
- 财经(27788)
- 问题(25409)
- 经(23633)
- 版(22446)
- 贸(21126)
- 科技(21047)
- 业大(20603)
- 国际(18830)
- 世界(18804)
- 技术经济(18706)
- 资源(18688)
共检索到606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天祥 臧星月 朱晶
文章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报道的回顾,分析了近期中方对自美国进口农产品加征关税对两国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对于加征关税对美国农业的影响在测算结果上存在一些差异和分歧,但鉴于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特殊重要性,美国国内普遍认为加税对其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和农户福利的负面冲击是巨大的,甚至有可能动摇美国农民对于政府和总统选举的支持。这一方面表明美国国内对于农产品加征关税的普遍忧虑;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中方以农产品作为反制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中方应当在坚持现有策略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渠道,保障国内农产品供应的稳定;加紧对贸易摩擦影响的科学量化评估,力争把反制措施对国内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培
本文使用1992—2014年中日农产品贸易数据,分别设立进口、出口方程,检验中日关系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日关系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确实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不是体现在绝对贸易量的增减,而是体现在中日贸易格局的改变上。中日关系越友好,两国农产品贸易占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份额越大;而双方关系紧张时,贸易份额则显著下降。使用不同指标衡量中日关系均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这一结论意味着,现阶段中日关系得不到改善,必将继续对中日农产品贸易产生不利影响,这将有损双方的共同利益。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农产品贸易 贸易份额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培
本文使用1992—2014年中日农产品贸易数据,分别设立进口、出口方程,检验中日关系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日关系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确实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不是体现在绝对贸易量的增减,而是体现在中日贸易格局的改变上。中日关系越友好,两国农产品贸易占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份额越大;而双方关系紧张时,贸易份额则显著下降。使用不同指标衡量中日关系均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这一结论意味着,现阶段中日关系得不到改善,必将继续对中日农产品贸易产生不利影响,这将有损双方的共同利益。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农产品贸易 贸易份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相芬
中韩FTA的签署有效改善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制度环境,推动中韩两国农业产业依据各自资源禀赋优势优化配置农业产业资源,推动两国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研究阐述中韩FTA签署的背景及其对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的意义;从健全中韩农产品争端解决长效机制和推动中韩农产品产业结构同步升级两方面揭示其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从建立中韩FTA框架下农产品贸易制度及标准体系,建构农产品贸易大通关体系和优化农产品贸易空间布局等方面给出优化中韩FTA框架下农产品贸易的策略。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中韩FTA 贸易保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关秋燕 关春燕 梁成杰
本文在中韩两国农业现状的基础上,对中韩两国农产品在互补性、竞争性与比较优势等方面定量与定性分析贸易形势。从而得出如下结论:为了更好促进两国间农产品自由开展贸易,中韩两国有必要建立自由贸易协定(FTA)。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焦知岳 张冬梅
中韩自贸区(Free Trade Area,简称FTA)谈判于2012年5月启动,2014年11月结束实质性谈判,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外商谈覆盖领域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区,基本实现了"利益大体平衡,全面、高水平"的目标。2015年2月,双方完成协定全部文本的草签,对协定内容进行了确认,至此,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在谈判进程中,农业问题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焦知岳 赵凌云
中澳自贸区(Free Trade area,简称FTa)谈判于2005年4月启动,2014年11月结束实质内容谈判,是中国和发达农业国达成的第一个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基本实现了"全面、高质量和利益平衡"的目标。2015年6月17日,中澳双方代表完成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工作,至此,中澳结束了自贸谈判10年长谈。在谈判进程中,农业一直都是其中的关键敏感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丽 展之爱
结合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运用Grubel-Lloyd指数、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 & McDowell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泰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发现在1996-2006年间,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从发挥区位优势、实现规模经济和实施产品差异化三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与泰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富桥 祁春节
农产品贸易在中泰两国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早期收获”方案的实施,中泰农产品贸易必将取得更迅速的发展。本文用FAo的统计数据对中泰农产品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做了实证性分析,据此找出了两国的竞争性产品和互补性产品,同时根据我国海关的统计数据对当前中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做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结论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泰国 农产品 竞争性 互补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建华 尤玉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碧琼
基于中美两国跨期贸易模型的分析与检验结果说明,美国是偏好现在消费的国家,中国是偏好未来消费的国家。中国与美国存在互利的跨期交易,中国出口现在产品交换未来产品是推迟消费模式,美国出口未来产品交换现在产品是提前消费模式。仍然蔓延未散的美国经济危机,自然会对中美跨期消费模式的持续性产生冲击。中国要减少美国经济危机的冲击,应从调整跨期消费偏好入手,重点做好有利于提升当前消费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跨期消费模式 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贤 卿凯
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也日趋严格,而当前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产品品质下降甚至腐坏,损失严重。本文介绍了美国、日本两个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发展状况及其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中国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不足,借鉴美日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经验,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冷链物流 经验启示 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乔雯 易法海
通过编制出口价格指数与数量指数,本文就中国对日韩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8年间,中国对日韩农产品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下降了15.3%和11.7%,说明对日韩农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整体趋于恶化;但因出口数量指数快速上升,农产品收入贸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对日韩农产品的出口总额不断增加,这种增长为典型的依靠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此外,某些加工程度较高、更能满足进口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如冷冻与调理蔬菜,其出口价格不仅降幅较小,还有稳步上升的可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曾令明
本文使用1992—2016年2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结合度、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情况以及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3个方面,深入剖析了中日农产品贸易特征以及成因。结果表明,第一,尽管受到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中日农产品贸易增幅放缓,但是中日贸易结合度仍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二,中日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国加工业技术水平与日本仍然有一定差距。第三,中国在鱼类,其他动物产品,食用蔬菜,咖啡,茶及饮料,肉、鱼制品,蔬菜,水果制品等8类农产品有显著的比较优势,且中日两国在鱼类、食用蔬菜等9类农产品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对此,本文提出从拓宽农产品出口市场、加大农产品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农产品的"国际标准化"、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等方面提升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元彬 郑学党
韩国是中、美两国农产品重要出口市场。本文基于2000~2011年中美两国对韩国农产品贸易的有关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解两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因素。结果显示:规模效应始终是中美两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国规模效应较美国更加突出;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导致竞争效应贡献度不断降低,严重制约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的扩大,而美国农产品竞争优势的提高促进了对韩国出口增长。美韩FTA协定中韩国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必然会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构成威胁。最后,提出了扩大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促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