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34)
- 2023(8256)
- 2022(6824)
- 2021(6578)
- 2020(5107)
- 2019(11334)
- 2018(11236)
- 2017(19230)
- 2016(11483)
- 2015(13012)
- 2014(12996)
- 2013(11527)
- 2012(10478)
- 2011(9463)
- 2010(9837)
- 2009(8472)
- 2008(7828)
- 2007(7278)
- 2006(6428)
- 2005(5516)
- 学科
- 济(34127)
- 经济(34100)
- 管理(23234)
- 教育(21835)
- 中国(17443)
- 业(16084)
- 地方(13390)
- 企(13363)
- 企业(13363)
- 理论(12148)
- 农(10494)
- 方法(9966)
- 教学(9903)
- 学(9290)
- 业经(8797)
- 地方经济(7574)
- 发(7545)
- 数学(7386)
- 数学方法(7234)
- 农业(6865)
- 和(6848)
- 财(6819)
- 环境(6282)
- 技术(6163)
- 发展(6152)
- 政治(6124)
- 展(6030)
- 学校(5734)
- 思想(5550)
- 研究(5537)
- 机构
- 学院(139560)
- 大学(134791)
- 研究(49045)
- 济(42211)
- 管理(42036)
- 经济(40793)
- 理学(35141)
- 理学院(34535)
- 管理学(33635)
- 管理学院(33329)
- 范(31779)
- 教育(31726)
- 师范(31628)
- 京(30777)
- 中国(30338)
- 科学(29595)
- 职业(26181)
- 师范大学(25610)
- 技术(24925)
- 江(24108)
- 所(23361)
- 中心(21907)
- 研究所(21103)
- 财(20414)
- 北京(19959)
- 州(19844)
- 职业技术(18467)
- 院(18400)
- 技术学院(17615)
- 农(16279)
- 基金
- 项目(89338)
- 研究(78439)
- 科学(71576)
- 基金(57050)
- 家(47824)
- 国家(47206)
- 社会(45540)
- 教育(45302)
- 社会科(42598)
- 社会科学(42592)
- 科学基金(40034)
- 省(39806)
- 编号(37832)
- 划(34356)
- 成果(32882)
- 课题(30419)
- 基金项目(29146)
- 年(27293)
- 规划(22732)
- 重点(22472)
- 发(22298)
- 自然(22039)
- 项目编号(21874)
- 资助(21607)
- 自然科(21473)
- 自然科学(21469)
- 自然科学基金(21007)
- 性(20293)
- 部(20115)
- 创(19217)
共检索到223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昆
校友文化建设关乎高职院校办学战略发展,关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关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文章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提出通过树立全员校友意识、创新校友文化建设载体、整合校友社会资源、创新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将校友文化建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促进学校事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校友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镇卿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素质教育功能、激励与诫勉功能、社会功能、实践功能。而构建校园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以人为本构建优秀校园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袁卫根 刘伟 江楚玲
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只是满足于政治性、社会性要求的"造材",而应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人"。既要从理论思辨的高度和深度来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更要实现实践的超越,坚持"立人"的价值取向,致力于大学生正确品性的生成、人性的拓展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以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立正、立直、立强,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人"效果。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立人 大学生 校园文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海军
职业素养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关键,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职业素养培养就体现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以及职业技能四个方面,它旨在培养高职生的道德、创新、合作与专业素养。当然,针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还应当精神教育渗透切入,文章探讨了告知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微妙关系,并着重探究了思想政治视域下告知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国明 肖立新 李晓燕
地方文化具有一定的鲜明性、独特性,它凝聚了人类智慧的精髓,潜移默化地根植人心,引导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是当地先进文化的动力源。我们应当加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投入力度,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做出最有效的决策。
关键词:
地方文化 教育模式改革 大学生 道德育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裕
教育的主体是"人",坚持以"人"为本是实施科学教育观的基础。在制度视域下,以"授业""传道""启智"为出发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偏离了这一轨道,因此,亟待从教学意识、教学对象、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积极探索、寻求创新之路,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时俱进,回归"树德育人"的正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闾春飞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观念,课程思政强调各类课程、各科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其内涵、理念、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价值指向基本相通。积极推进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多主体、多学科的教育共效应,是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但在推进过程中,却出现了主体性疏离、过程性疏离、空间性疏离、体制性疏离四重教学限制。因此,建议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从主体育人的共识、教学过程的共创、教育空间的共融以及体制机制的共建四个维度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艳 王金伟
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既有紧密联系,也存在差异与区别,这要求实际开展中既探寻两者关联互为支撑,也要避免混为一谈。而要获得良好耦合效果,关键要了解两者区别与联系。由谢惠媛编写、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多维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不仅从原理层面阐述了道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而且从方法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开展策略,有利于推进两者耦合研究进程。首先是作用机理。第一,道德教育通过道德认知提升实现道德内化。道德认知是以认识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为目标,基于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只有先完成认识过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玉泉
接受理论是研究外界信息对受众与效果的观点和方法,它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接受机理,是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进行信息的获取、融入与内化的过程。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大学生接受效果的障碍因素,应当积极借助接受理论,跨越信息效果不佳的障碍,实现信息传动与信息接受的有效契合,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接受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激励 障碍 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洪昌
针对互联网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为多方参与提供了技术支持、提供新手段等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和信息多样、虚拟环境、沉迷成瘾等新挑战提出了转变认识,开辟网络教育新阵地;加强管理,注重对网络信息质量的监控;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开展德育创新活动,实现网络德育与现实德育的完美结合等措施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职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文化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瑶 梁霞 侯霜
高职院校"00后"学生群体,成为年轻网民的重要构成,成为"网红"文化的重要受众"。网红"文化以精英草根汇聚、新潮文化云集、媒介传播狂欢为现实表征,与传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多重冲突与差异。在"网红"的暴热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构建课程思政、抢占传播高地、引发学生共情、打造思政"网红"等方面采取策略。
关键词:
“网红”文化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焱
文章阐述了大学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渗透和熏陶、规范和引导、支撑和保障的功能;分析了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前者有利于后者目标的实现,后者有助于前者的传承、融合与创新;最后,提出了推动二者融合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洁
文化自觉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态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增进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以队伍培养为关键,有效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文化自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政
深化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通过借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出发,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确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及原则,提出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创新创业 教育 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红萍 冯雯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卫生类高职院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传承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相结合,开展体现行业和职业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为实证研究对象,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依托"一体两翼"培养平台,形成"三层次"阶梯培养模式,通过多维度考核评价,探索和构建卫生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