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42)
2023(4611)
2022(3503)
2021(3212)
2020(2539)
2019(5716)
2018(5896)
2017(9863)
2016(5953)
2015(6942)
2014(7360)
2013(6712)
2012(6321)
2011(5842)
2010(6074)
2009(5405)
2008(5333)
2007(5305)
2006(4754)
2005(4033)
作者
(17686)
(14675)
(14460)
(13843)
(9189)
(6826)
(6702)
(5735)
(5727)
(5431)
(4960)
(4931)
(4912)
(4691)
(4657)
(4457)
(4290)
(4276)
(4256)
(4175)
(3833)
(3713)
(3574)
(3453)
(3407)
(3383)
(3282)
(3223)
(3133)
(3034)
学科
(16932)
经济(16902)
管理(14975)
中国(10209)
(9362)
教育(7458)
(7286)
企业(7286)
(6950)
理论(6170)
(6053)
地方(6025)
(5534)
(5366)
(4921)
业经(4899)
农业(4264)
(4236)
银行(4223)
教学(4213)
(4106)
(4090)
金融(4083)
(3612)
方法(3574)
(3518)
学校(3464)
体制(3128)
工作(3053)
(3043)
机构
大学(77848)
学院(76985)
研究(31220)
(23525)
管理(23525)
经济(22601)
中国(22011)
科学(19420)
(18930)
理学(18648)
理学院(18330)
管理学(17830)
管理学院(17658)
(16054)
(16024)
(14973)
(14429)
研究所(14368)
师范(14245)
中心(14185)
教育(14103)
(13413)
技术(12984)
农业(12440)
北京(12366)
业大(12299)
(11923)
(11669)
(11533)
师范大学(11273)
基金
项目(48389)
研究(39521)
科学(36812)
基金(30425)
(26862)
国家(26527)
社会(21720)
科学基金(21345)
(21077)
教育(20736)
社会科(20166)
社会科学(20163)
(18031)
编号(17917)
成果(16969)
基金项目(15297)
课题(15137)
(12503)
自然(12480)
自然科(12128)
自然科学(12122)
资助(11992)
自然科学基金(11870)
重点(11734)
(11200)
(10899)
项目编号(10474)
(10371)
规划(10141)
(9929)
期刊
(33930)
经济(33930)
研究(29085)
中国(27885)
教育(26403)
(15468)
学报(14473)
大学(11441)
科学(11394)
(10967)
农业(10398)
技术(9807)
学学(9635)
管理(9585)
职业(7822)
(7411)
金融(7411)
图书(6942)
业经(6185)
书馆(5284)
图书馆(5284)
技术教育(5238)
职业技术(5238)
职业技术教育(5238)
(5181)
论坛(5181)
(5074)
高等(5042)
经济研究(4727)
(4595)
共检索到138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遵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结合高等学校发展实际,在当前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方面,加强学者共同体建设是重点。从历史、现状和比较的角度分析,均能得出大学是由学院组成的共同体,学院是由教授组成的共同体。基于此,在高校学者共同体治理模式设计上,科学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以学院为基础的学者共同体,高校实行学院联邦制,校学术委员会有权否定学院决策,严格区分学术与行政岗位等改革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少波  单珏慧  
"知识共同体"是大学的自然属性,"德育共同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性。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中国高等学校中,要将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置于知识视野下进行审视,从道德与知识的互动关系入手,构建基于"知识共同体"的"德育共同体",探索实现立德树人的创新路径。以共同体中多元主体的知识结构为德育起点,在德育过程中优化德育与智育的场域耦合,畅通多元主体之间的能量耦合,构建以"共同善"为内核的系统耦合,以知识的前沿性驱动德育创新,以知识的整合性促进德育协同,以知识的实践性激发德育转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舒悦  
共同体的个体独立性与伦理德性是对抗工业化教育组织的富有批判力的工具,共同体的公共精神则是抵御教育领域个人主义“原子化”及其自由主义膨胀的建设工具。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田  
在如今的中国,每时每刻都有年轻的人们带着简单的行李,怀着对城市生活的希冀,揣着薄薄的火车票踏上远行的列车,沿途风景新鲜而陌生,一如他们尚未展开的人生。车票的这头是日益凋敝的乡土社会,而另一头则是需要大量劳工来支撑竞争优势的企业,它们正敞开大门迎接这些城镇化的孩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国新  
现代社会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开放与共享"。社区教育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无围墙的教育,社区教育的开放性要求其教育机构具有开放的特点;同时,由于社区教育的个性化显著,单个办学机构根本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是解决现实困境的必然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曼萍  袁春风  董长治  
加强高等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张曼萍,袁春风,董长治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正在进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主管部门要转变职能,下放权力,使高等学校能够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增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活力。那么,高等学校内部如何建立起一套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鉴铭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关系有"政府主体"、"学校主体"、"主体多元"和"双主体"等不同实践模式,这些模式与中国职业教育制度变迁有密切关系。"双主体"有重要意义并存有弊端,校企共同体之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实践模式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最佳路径选择之一。该模式使校企主体关系实现了互补与统一,是市场经济规律和职业教育特质所使然,是推进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和引领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开创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亮  吴煌  
建构关怀共同体是当代学校变革的重要取向。在作为关怀共同体的学校中,关怀构成了学校的共享价值,转化成学校的主体德性,表现为学校的人际关系。在当代学校实践中,项目模式、课程模式以及互动模式是建构关怀共同体的主要路径。更进一步讲,学校在建构关怀共同体的过程中必须基于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的特性,坚持以教育性为依归、以专业性为依托、以包容性为依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成洁  王芸  
当前,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需突破双师建设现实困境及教师专业成长藩篱,促进形成跨界融合的命运共同体、协同创新的教研共同体、聚力育人的教学共同体。坚持实践创新导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愿景规划、制度建设、体系架构、人才培养、文化涵育”五个维度开展团队建设,树立职业教育信仰,构建发展保障机制,架构“四阶四维”培养体系,推动人才培养创新,涵育融合发展文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马文静  胡艳  
如何理解学校作为共同体?对于学校来说,共同体这一属性蕴含何种意义?分析杜威的共同体理念在教育上的应用,可帮助我们理解学校作为共同体的核心旨意。聚焦共同体在教育情境中的内涵,根据杜威共同体思想,阐释学校作为共同体的社会意义。回顾共同体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基于共同生活的共同体、意义共同体与想象共同体,以及杜威构建的"社会中的共同体"的内涵与实现途径。以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大学初等学校为例,展示共同体在教育情境中的体现,如学校成为经验交流与传递的场所、课程作为经验的载体,以及作为合作者的教师。杜威的共同体理念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揭示了学校教育对于建设民主社会的价值,这对我们理解学校作为共同体的社会意义、践行这一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晓枫  
社会交换理论以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人们在社会心理及社会行为方面的交换,文章从这一理论出发,审视了学校与社区及与社区教育关系非常疏离的原因,分析了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建立学校-社区共同体的一些具体措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佐藤学  沈晓敏  
本文以"公共性"与"民主主义"为学校改革的基本原理,提出将学校创建为"学习共同体"的改革理念和方略,即在学校中构筑相互学习的同事关系、在课堂中构筑相互倾听和对话的关系,同时组织开展家长和市民参与教学、协助教师共同培育儿童的"参与学习实践"。以滨之乡小学为首的日本全国各地中小学通过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展示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段晓明  
近几十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研究关注的焦点,从教学与课程等局部层面的改革,转向关注学校整体的革新。在这个大背景下,专业学习共同体不仅仅被当作教师发展的一种途径,而且成为一种崭新的学校变革方式,它将教师发展、领导角色、学校改善统整为一体,形成以学生学习提高为中心的整体学校发展模式。走向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变革历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制度与文化的完善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弗兰西斯·费雷拉  张永胜  肖俊洪  
普及小学教育已取得显著进步,但是全球仍有大约13.1亿小学适龄儿童以及初中学龄儿童辍学。普及小学教育的成功给中学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各国政府正在努力满足对中学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虽然各国正面临着中学教育需求的增长,但是普及小学教育在一些国家并未取得真正的成效。统计数据表明,3,120万孩子未完成小学教育就辍学,还有3,220万孩子留级。本文阐述了满足教育发展需求所带来的挑战,同时把英联邦学习共同体所提出的学习模式作为应对这种挑战的一种解决方案。许多国家都已成功引进开放学校教育。本文拟概述英联邦学习共同体在开放学校教育领域所做的工作,以及这些工作如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尤其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佐藤学  钟启泉  
学校问题的讨论不能局限于就事论事的分析,而必须从总体结构的高度加以理解。非难学校是容易的,难的是摸索学校再生之道。学校问题的探讨就是批判性地探讨产生问题的现代社会,包括重新审视迄今为止天经地义的概念和修辞。本文以探讨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教育改革论的方法,来琢磨我们对于学校问题的展望,旨在提供今后进一步讨论的线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