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68)
2023(5573)
2022(4782)
2021(4791)
2020(3943)
2019(8989)
2018(8697)
2017(15838)
2016(9180)
2015(10224)
2014(10018)
2013(9724)
2012(9214)
2011(8276)
2010(8984)
2009(8189)
2008(8203)
2007(7942)
2006(7318)
2005(6898)
作者
(24579)
(20449)
(20404)
(19727)
(13303)
(9676)
(9226)
(7863)
(7829)
(7759)
(6993)
(6837)
(6752)
(6642)
(6547)
(6222)
(6191)
(6032)
(5997)
(5888)
(5229)
(5111)
(4943)
(4877)
(4690)
(4604)
(4596)
(4565)
(4140)
(4104)
学科
(27428)
经济(27385)
管理(27085)
(27008)
(20078)
企业(20078)
(13731)
中国(11118)
教育(10204)
(10020)
农业(9751)
(9703)
(9346)
方法(8022)
地方(7523)
业经(7147)
数学(6374)
数学方法(6224)
及其(6156)
理论(6155)
(6152)
(6151)
制度(6149)
银行(6146)
(6078)
贸易(6066)
(5936)
研究(5896)
(5894)
政策(5887)
机构
大学(122924)
学院(120485)
(47855)
经济(46344)
管理(45095)
研究(43960)
理学(37035)
理学院(36601)
管理学(35917)
管理学院(35657)
中国(33781)
(26536)
(26129)
科学(23136)
(22139)
(21182)
中心(20168)
(19070)
师范(18968)
研究所(18513)
财经(18206)
(18030)
(17673)
北京(17387)
(16476)
(16315)
(15269)
业大(14912)
师范大学(14409)
教育(14146)
基金
项目(70631)
研究(59347)
科学(55313)
基金(47877)
(39540)
国家(39086)
社会(34995)
科学基金(33607)
社会科(32962)
社会科学(32956)
教育(29840)
(28776)
编号(26710)
成果(24946)
基金项目(24038)
(23564)
课题(20248)
资助(19899)
自然(19726)
自然科(19233)
自然科学(19227)
自然科学基金(18914)
(17320)
(16373)
(15973)
项目编号(15954)
重点(15844)
(15818)
(14830)
规划(14737)
期刊
(63781)
经济(63781)
研究(45892)
中国(37165)
教育(28891)
(20144)
管理(19202)
(17290)
(15790)
金融(15790)
科学(14011)
学报(13889)
大学(12057)
农业(11568)
技术(11046)
图书(10527)
业经(10259)
学学(9871)
财经(9040)
经济研究(8838)
(8148)
书馆(7944)
图书馆(7944)
(7812)
(7512)
论坛(7512)
问题(7393)
(7135)
职业(7080)
国际(6524)
共检索到213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澜  林良夫  
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群体现象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能否建立合理的助学体系,做好贫因生的资助工作,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保障社会公平的瓶颈。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应依靠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其中加大政府的投入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根本。此外,要确立国家助学贷款在资助工作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高校自身的制度建设及多种形式的助学模式构建合理的助学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玉威  
贫困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殊群体,一些贫困生存在严重的自卑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分析贫困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即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出发,需从国家、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解决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颖  苗元江  
贫困生是社会上一个典型的群体,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八个方面研究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的根源,然后从加大资助体系、缓解贫困生经济压力,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锻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构建积极的校园组织系统等方面指导他们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从而提升主观幸福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钋  金红昊  刘海骅  
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提供支持性的制度环境,学生资助体系是其中关键一环。在"后扶贫时代","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依托于对学生贫困状态的准确判断,但是学界缺乏对相对贫困学生群体的科学识别。基于相对贫困理论与可负担性原则,对研究型大学贫困生常用认定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并采用"全国高校学生教育支出调查"数据比较上述识别方法的效果。研究发现收入法、支出法、收入-支出双指标差值法和比值法在高校贫困生认定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模拟分析表明,通过调整相对贫困线标准,有望提升双指标比值法的识别精度,从而更为科学地认定"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相对贫困学生群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海云  谭顶良  
在满足高校贫困生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应更加关注其精神心理方面。面临高校贫困生越来越多的复杂精神心理问题,传统的心理救助方式已经表现出较多不足。借鉴社会工作相关理念和方法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援助,积极有效地开展高校贫困生的救助工作,使其在和谐的环境下进行全面的自我成长和进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邢鹏飞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日益增加,同时国家助学解困力度也大大加强。针对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贫困生认定标准难统一、方法较单一、职责难理清等新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应以学校认定和生源地证明相结合,通过学生民主监督,结合学生自身情况,积极地开展工作,为和谐校园的创建打下良好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飞  王钰  张勇  
高等学校贫困生群体是大学生群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贫困生因其"贫困"而"问题化",也因其"贫困"而倍受各方关注。从角色理论的研究视角,聚焦"身份"话题,发现贫困生存在多元期待与角色紧张、角色生成与角色自卑、角色刻板与角色冲突的困境,需要从优化贫困生认定、合理定位贫困生期待,以及破解贫困生刻板印象等方面促使贫困生更好地认同自我、发展自我和成就自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璟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资助体系的逐步完善,贫困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作为各项资助政策实施的重要环节,贫困生认定仍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一道难题。本文在对贫困生认定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服这一难点的几点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薄爱敬  
每年高校贫困生的评定与助学金的发放工作都会出现诸多问题,会给高校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尤其是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必须把这笔国家的钱用到刀刃上,认真落实好这项工作。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的贫困生鉴定、助学金发放中,只有掌握较为科学的方法,才能确保评定与助学金发放的公平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晓绒  
心理贫困是高校贫困生面临的最关键问题之一。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工作方法,将其引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可为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新思路。从当前贫困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着手,分析社会工作在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方面的优势所在,提出把尊重与平等、助人自助和服务至上的专业理念融入心理扶贫工作中,并将个案、小组、社区三大专业方法作为具体途径,来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佳燕  刘文庆  
为了解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真实情况,筛选了21篇用SCL-90量表测查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用元分析方法对报告的数据进行了重新处理。结果显示:(1)与非贫困生相比,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在人际敏感维度上差异显著,以往研究说明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发是值得商榷的;(2)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受研究年代和样本量大小的影响。最后,对改善高职贫困生的人际交往敏感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葛军  赵炳起  
近年来,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高校为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做出了种种努力,不少专家学者也为此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然而仅仅这样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弄清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以及各类途径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将贫困生问题的解决建立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上,避免在实践中出现偏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桂兰  周艳华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制度设计,指出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着认定标准难以界定、认定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认定结果的公示和核查受主、客观条件制约等现实困境,从而提出加强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对策思考,即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认定标准、构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工作理念、提高认定参与者的责任意识和法纪意识、兼顾认定过程的公开透明与贫困生的隐私保护、结合学校的整体工作开展认定结果的核查督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范安平  眭依凡  
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思考范安平,眭依凡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世界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在我国,由于近年来经济转轨和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这一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深入探讨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构成类型,贫困生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及解决途径,对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