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6)
2023(2651)
2022(2254)
2021(2294)
2020(2040)
2019(3598)
2018(3592)
2017(6303)
2016(3772)
2015(4311)
2014(4130)
2013(3362)
2012(2931)
2011(2590)
2010(2638)
2009(2367)
2008(2399)
2007(2406)
2006(2082)
2005(1906)
作者
(8734)
(7240)
(7208)
(7031)
(4523)
(3402)
(3358)
(2760)
(2756)
(2620)
(2431)
(2351)
(2290)
(2246)
(2211)
(2175)
(2173)
(2169)
(2123)
(2110)
(1780)
(1763)
(1752)
(1666)
(1638)
(1623)
(1584)
(1575)
(1534)
(1511)
学科
管理(11958)
(8044)
(7902)
企业(7902)
(7774)
经济(7763)
工作(4597)
教育(4243)
理论(3299)
教学(3297)
方法(3218)
中国(3179)
(3123)
业经(3040)
学校(2896)
(2795)
(2631)
政治(2466)
(2432)
思想(2400)
思想政治(2344)
政治教育(2344)
治教(2344)
德育(2337)
数学(2302)
数学方法(2264)
(2208)
研究(2136)
体制(2022)
(2022)
机构
大学(48724)
学院(44514)
管理(17582)
理学(14973)
理学院(14833)
管理学(14443)
管理学院(14361)
(12963)
经济(12496)
研究(11974)
(9858)
中国(8696)
(8302)
师范(8268)
(7820)
(7321)
科学(6755)
图书(6330)
中心(6282)
(6231)
书馆(6207)
图书馆(6207)
北京(6146)
师范大学(6139)
财经(5739)
教育(5716)
业大(5585)
(5204)
科技(4772)
技术(4674)
基金
项目(29976)
研究(25280)
科学(23996)
基金(20647)
(16901)
国家(16753)
社会(15564)
科学基金(15320)
社会科(14598)
社会科学(14592)
教育(13411)
(12250)
编号(11437)
成果(11277)
基金项目(10813)
(9851)
自然(9092)
自然科(8921)
自然科学(8921)
自然科学基金(8761)
课题(8100)
高校(7975)
项目编号(7919)
资助(7498)
(7281)
大学(6903)
(6742)
研究成果(6691)
(6553)
重点(6547)
期刊
(15155)
经济(15155)
教育(14235)
中国(14030)
研究(13807)
图书(8091)
管理(6824)
(6717)
学报(6369)
书馆(5885)
图书馆(5885)
大学(5720)
科学(5005)
学学(4199)
情报(4118)
(4006)
高等(3517)
技术(3502)
成人(3074)
成人教育(3074)
(2905)
金融(2905)
农业(2889)
高等教育(2882)
财经(2841)
职业(2805)
(2781)
论坛(2781)
(2691)
科技(2490)
共检索到71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柯宁  
网络舆情问题已成为影响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问题。高校需要主动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积极开展网络舆情治理。适应舆情事件的多元动态演变特点,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直面事件和问题的新型媒体发言人制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义浩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参与社会事务、表明态度、发表意见的重要平台,成为社情民意的"集散地"。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高校如何顺应网络舆情发展趋势,把握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引导高校网络舆情良性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中源  王国栋  
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新闻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情民意的传输带,由于缺乏网络舆情引导的专门人才以及与之配套的技术、制度等,网络舆情极易成为整个社会信息舆论中的不确定因素。在这一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理顺高校网络舆情的各种关系的情况下,针对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准确的预测高校舆情发展的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明华  贺超  
鉴于网络舆情可能会给社会造成大范围的影响,文章重点针对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5G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相关策略,以期能够为高校更加有效地治理网络舆情和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莉  
随着易班网络互动社区在高校的强势推进,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及时研究基于易班的网络舆情新情况,通过网上舆情的监控和引导,能够提高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玉东  
文章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切入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以及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等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润喜  王国华  徐晓林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情绪化、影响广、易控制等特点,目前的控制和引导方式存在响应慢、指令多、投入少等问题;要预防和干预高校网络舆情突发性事件,需要构建包括三级工作体系、两级报送体系和一支高素质团队的快速响应机制及快速收集、紧急应对、迅速联动与及时反馈4个部分的快速响应流程;通过快速响应机制和流程采用事前干预、网上干预和网后干预等方法实施干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发林  
网络舆情是新媒体时代网民的重要表达方式,是社会舆情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与高校相关联的网络舆情汇总,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催化乃至引领社会舆情的走向。网络舆情是高校办学实践中的独特文化场域建构,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正视、善待和利用网络舆情,发挥其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是当下高校面临的颇为重要而紧迫的命题。高校应在充分认知和把握网络舆情现状、特质和规律的基础上,以更加主动、更有理性、更为专业的态度来迎接喧嚣网络舆情所带来的风险和机遇。一、高校网络舆情现状考察:两个舆论场并存的现实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于卫红  
[目的/意义]为校园舆情信息管理员、校园舆情监管办公室、相关领导等提供舆情信息服务及决策参考。[方法/过程]在Jade平台下分析、设计了基于多Agent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系统。详细阐述了信息采集Agent、信息预处理Agent、舆情分析Agent、舆情简报生成Agent的工作机制。构建了由物理层、语法层和语义层组成的多Agent间的通信模型。为了提高Agent的舆情分析能力与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展示能力,通过Rserve接口对Jade平台与R语言进行集成,使得Jade Agent可以灵活调用R语言丰富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嶂  宁锦歌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既受社会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作用于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建设必须深刻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研究因势利导的有效方法,培养青年学生的参与型政治热情,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朝着有利于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向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玉瑜   柏振平  
<正>书名:网络舆情与高校治理研究作者:宋香丽出版社:人民出版社ISBN:9787010217994出版时间:2019年12月定价:59元高校肩负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也是意识形态传播的前沿阵地。随着社交媒体的高速发展与日益普及,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时有发生,如何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是当前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网络舆情与高校治理研究》一书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
关键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超  王磊  李楠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碧如  何坚茹  孙福顺  
近年来,网络舆情已成为政府、媒体部门研究的热点,但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七大特点的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的探讨,初步研究高校网络舆情三方联动、三种监管、三类报告、三大研判、三级反应、三重引导等干预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赟  林丹  
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晴雨表",能够及时反映其思想动态。高校网络舆情的出现与发展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场域,但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与分析,创新网络舆情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队伍培养模式以及学生培养内容,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洪雄  
大学生话语权模式的转变在给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等特性,大学生在行使网络话语权时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重视大学生网络话语权模式下的舆情引导,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