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1)
2023(6600)
2022(5321)
2021(5436)
2020(4462)
2019(10115)
2018(10515)
2017(16582)
2016(10895)
2015(13044)
2014(13554)
2013(11736)
2012(10925)
2011(10174)
2010(10773)
2009(9736)
2008(9518)
2007(9285)
2006(8674)
2005(7964)
作者
(27738)
(22834)
(22712)
(21984)
(14362)
(10809)
(10764)
(8991)
(8916)
(8697)
(8004)
(7613)
(7450)
(7315)
(7160)
(7140)
(7091)
(6769)
(6724)
(6629)
(6255)
(5862)
(5800)
(5408)
(5401)
(5397)
(5285)
(5024)
(4670)
(4640)
学科
管理(26314)
教育(24706)
(24000)
经济(23965)
中国(17456)
(17145)
(14760)
企业(14760)
理论(12780)
教学(11577)
(10185)
(8796)
(8324)
学校(7276)
业经(7215)
工作(7194)
方法(6937)
(6774)
地方(6764)
政治(6744)
研究(6602)
(6379)
思想(6155)
学法(6077)
教学法(6077)
思想政治(5663)
政治教育(5663)
治教(5663)
德育(5603)
(5485)
机构
大学(143413)
学院(131557)
研究(48661)
管理(40464)
教育(37323)
(34792)
(34285)
(33898)
师范(33704)
经济(32734)
理学(32080)
理学院(31521)
中国(31313)
管理学(30357)
管理学院(30074)
科学(28772)
师范大学(27263)
(26314)
北京(23749)
(23345)
中心(23112)
(21617)
技术(21234)
(21022)
研究所(20637)
职业(19877)
(17858)
(17273)
业大(16495)
(15586)
基金
项目(76552)
研究(69367)
科学(60132)
基金(46892)
教育(43874)
(38433)
国家(37837)
社会(37093)
成果(35359)
编号(34436)
社会科(34362)
社会科学(34353)
(32907)
科学基金(31570)
(29906)
课题(28616)
(25138)
基金项目(23145)
项目编号(21747)
规划(20297)
研究成果(20081)
资助(19027)
重点(18970)
(18408)
(18380)
大学(18309)
(18130)
自然(17743)
(17695)
自然科(17277)
期刊
教育(71252)
研究(56857)
中国(50506)
(46830)
经济(46830)
图书(20308)
学报(19976)
(19228)
技术(18122)
大学(17486)
职业(16966)
管理(15820)
(15386)
书馆(15208)
图书馆(15208)
科学(14674)
学学(11830)
高等(11467)
(11372)
金融(11372)
(10849)
论坛(10849)
农业(10366)
技术教育(10083)
职业技术(10083)
职业技术教育(10083)
高等教育(9845)
情报(9519)
成人(8537)
成人教育(8537)
共检索到245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胜华  吴守宝  
高校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体系的构建、信息安全防范措施的建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软件及互动式学习产品的开发这六个方面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的建设,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德全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下,从优化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发,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构想:(1)加强地方党委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2)抓好各有所长、不可或缺的"两个课堂"的教学;(3)重在"育"上下功夫;(4)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于大学生实际生活;(5)辅导员工作要坚持"两条腿"走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振华  王勇  
随着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进行改革。思政教育改革要立足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注重职业导向,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杜宇佳  黄冬霞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加强的途径在于利用校园网络,搭建学习教育平台;利用网络热点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利用qq、微博、微信等载体,传播正面信息;提高大学生对网络隐性教育的自主认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德先  黄桂英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的一个独立二级学科,在学科建设上面临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等方面拓展学科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校这一层次和类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拓展学科研究领域的必要性、可能拓展的研究领域及拓展研究领域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等问题进行学术创新性思考,提出一些浅见,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邢鹏飞  程乐森  王建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完整的教育内容作基础,保证内容的科学性、丰富性、时代性和新颖性,在内容创新方面应做到内容定位创新、内容安排创新、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民族特色、形成科学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俞水香  马斌锋  
实时掌握学生全面、真实的学习需求,并及时调整、完善和优化思政教育教学的方法,能够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和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信息时代也赋予了当代高校大学生特殊的时代特征和需求,深入研究和分析信息时代的特征可以为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革新提供一定的参考。由梅茹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玉莲  
在充满着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我 国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我国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深入,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这一切,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国社会的人们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变化。而对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其社会存在实际的准确把握,是理解社会思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雅致  温成涛  
新媒体是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呈现出思想趋于多元、群体聚集减少、媒体互动增多、个性意识增强等新特征,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培养学生新媒体素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建设是当前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举措,具有先进性、引领性、认同性和典型性等特征。高校应坚持政治性与实效性、时代性与传统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整体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三个着力点,抓住学术领域、环境氛围、典型引领三个切入点,强化科学规划、重点培育、推广交流三个关键点,把握动态管理机制、培育机制、激励机制三个支撑点,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镇卿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素质教育功能、激励与诫勉功能、社会功能、实践功能。而构建校园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以人为本构建优秀校园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锦成  
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针对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雅洁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核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同时,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最鲜活的理论成果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教育大学生。在内容创新上,要跟时代同步,与时俱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海洪  朱宗友  
共青团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使命,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规律、大学生群团组织思想建设规律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深化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知;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活动,促进思想政治意识向行动转化;夯实共青团基础建设,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构建网络化工作格局,创新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范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树华  
深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从时代发展的高度,把握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总体思路是:要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和总要求,以当代大学生成长中不断增长的个性、心理、情感、道德和思想全面发展的需要为中心,创新服务机制,强化服务功能,竭诚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