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0)
- 2023(7013)
- 2022(5733)
- 2021(5377)
- 2020(4368)
- 2019(10106)
- 2018(10389)
- 2017(18830)
- 2016(10546)
- 2015(11548)
- 2014(11683)
- 2013(11110)
- 2012(10132)
- 2011(9160)
- 2010(9521)
- 2009(9004)
- 2008(9108)
- 2007(8350)
- 2006(7644)
- 2005(6991)
- 学科
- 济(35848)
- 经济(35779)
- 管理(35075)
- 业(27622)
- 企(24704)
- 企业(24704)
- 制(15755)
- 财(13550)
- 中国(12944)
- 农(11206)
- 体(11086)
- 业经(10764)
- 方法(10445)
- 体制(9645)
- 银(8502)
- 银行(8495)
- 数学(8340)
- 数学方法(8207)
- 行(8157)
- 地方(8121)
- 融(7901)
- 金融(7899)
- 务(7048)
- 财务(7017)
- 财务管理(6992)
- 度(6728)
- 理论(6723)
- 制度(6697)
- 税(6675)
- 企业财务(6637)
- 机构
- 大学(137321)
- 学院(136700)
- 济(55772)
- 经济(54425)
- 管理(50276)
- 研究(48829)
- 理学(41469)
- 理学院(40960)
- 管理学(40359)
- 管理学院(40058)
- 中国(39058)
- 财(32568)
- 京(29948)
- 科学(26707)
- 江(23879)
- 所(23696)
- 财经(22956)
- 中心(22650)
- 经(20702)
- 研究所(20606)
- 农(19890)
- 北京(19226)
- 范(18859)
- 师范(18685)
- 院(18483)
- 州(18219)
- 省(17516)
- 业大(17115)
- 经济学(17102)
- 财经大学(16838)
- 基金
- 项目(85206)
- 研究(67551)
- 科学(67323)
- 基金(60243)
- 家(51630)
- 国家(51133)
- 科学基金(43961)
- 社会(42968)
- 社会科(40514)
- 社会科学(40507)
- 省(33688)
- 教育(32496)
- 基金项目(31336)
- 划(28023)
- 编号(27985)
- 自然(26135)
- 自然科(25440)
- 自然科学(25434)
- 自然科学基金(24989)
- 成果(24982)
- 资助(23455)
- 制(22814)
- 课题(21218)
- 重点(19747)
- 部(19583)
- 发(18247)
- 性(18231)
- 创(18065)
- 国家社会(17688)
- 年(17406)
共检索到236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田凤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云喜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分析近几年人行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当前干部人事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入手,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改革设想和进一步深化人行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干部人事制度 改革 成效 问题 取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杜德印
在年前召开的“首都地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讨会”上,北京市委副书记杜德印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杜德印同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两年来首都人才工作的进展和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要进一步夯实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工作,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社会保障制度;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目标,把体制创新作为着力点,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要改革教育培养体系,加强人才能力建设,变应试教育为能力教育: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者素质和劳动者技能;要重视领导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能力取向问题,不断改进干部考察方法.提高识人选人水平。应本刊主编潘金云教授之约,特别为本刊撰写“...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换机制 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基公司人员中管理型的成分居多,职工的市场意识淡薄,缺乏竞争能力,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面对当前市场经济新体制,公司要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所以,近几年根据李副总理提出的思想观念的十大转变,狠抓了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1994年中基系统第二届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总公司正式向中基系统干部职工提出了树立十个观念的号召,即:(1)以业务为中心和效益第一的观念;(2)苦干、实干的观念;(3)信用和效率的观念;(4)优质服务的观念;(5)遵纪守法的观念;(6)市场竞争的观念;(7)敬老尊贤的观念;(8)团结协作的观念;(...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蒋卫,吴新华,张怡,陈新芳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为医疗机构带来动力和机遇,营造了良好的改革氛围。3年多来,我院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抓住机遇,积极推行岗位聘任责任制,在人事制度改革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有力地推动了医院的改革与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翔
理解地方干部如何看待职务晋升、考核评价,是分析干部人事制度在纵向治理中作用方式的关键。面向浙江、江苏和中西部地区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地方干部并不信任"依绩效提拔"的晋升承诺,超过三分之二的地方干部表现出了不那么强的晋升激励。寻求满意绩效比追求最优绩效更适用于描述大部分地方干部应对考核评价的行为策略。浙江省台州市的案例进一步表明,追求显著绩效也是地方干部向上级政府展示地方治理成效的策略之一。这一发现,增加了学界关于干部人事制度作用成效的认识,也为地方政府创新增加了新的解释。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翔
理解地方干部如何看待职务晋升、考核评价,是分析干部人事制度在纵向治理中作用方式的关键。面向浙江、江苏和中西部地区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地方干部并不信任"依绩效提拔"的晋升承诺,超过三分之二的地方干部表现出了不那么强的晋升激励。寻求满意绩效比追求最优绩效更适用于描述大部分地方干部应对考核评价的行为策略。浙江省台州市的案例进一步表明,追求显著绩效也是地方干部向上级政府展示地方治理成效的策略之一。这一发现,增加了学界关于干部人事制度作用成效的认识,也为地方政府创新增加了新的解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管培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长期困扰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特别是用人机制的瓶颈性因素进一步凸显。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快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步伐。深入推进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也不可避免地被提上教育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庆国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与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角度不完全相同但交集甚广。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首先必须关注人心、抓住人心。实行人员编制备案管理是当代高等学校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云南省公务卡制度从2007年实施试点,2010年全面推进,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制度健全、操作规范、监控有力的公务卡管理机制,其规范公务消费、堵塞财务管理漏洞、提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作用初步显现。一、公务卡制度推行以来取得的成效(一)公务卡制度的实施面不断扩大。从实施面来看,截至2013年底,省本级、16个州市本级以及129个县区及有条件的乡镇已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全省1.7万个预算单位实行公务卡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羌毅
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是"双高"建设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管理支撑。当前,高职院校现有人事制度存在绩效分配与"双高"建设目标不契合、岗位设置与"双高"建设任务匹配不合理、职称评聘与"双高"建设成效结合不紧密、成果奖励与"双高"建设贡献对接不明显等问题。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应遵循绩效优先、闭环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采取完善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体系、探索项目化管理岗位设置模式、试行贡献度导向职称评聘方法、推进实效性重大成果奖励制度等路径。
关键词:
“双高”建设 高职院校 人事制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邓国胜
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应当放在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高等学校的特点进行研究和推进。未来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是不断提升自主性和公共性,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也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正确把握改革的方向。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又需要结合高校的特点,根据高校的属性渐进推进。
关键词:
人事制度 改革 事业单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裴娟,郭元成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单位发展战略 无论是哪个产业或具体部门,其最为宝贵和无可替代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也只有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才能使其他资源成为现实的财富。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医院运行机制改革中也是同样,人事制度不改革其他工作则寸步难行。 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本身是以事业单位发展战略为前提的。实现单位的事业发展战略,取决于是否拥有相关的人才,取决于单位自身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和管理水平。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吕玉刚
兴校强校,决定的因素是什么?是人才。抓人才,靠什么?靠事业、靠感情、靠待遇、靠氛围。这些都离不开创新人才工作政策和机制,改革和理顺内部人事及分配制度。人说我们的许多高校已开始了一场静悄悄的人事及分配制度革命。这是不假的:铁饭碗被打破、教师聘任制兴起、职员制在试点、分配档次被拉开,等等。但也不可否认,这些改革都还是初步的和不完善的,大部分高校在人才竞争上还处于劣势,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问题亟需通过深化改革去解决。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正在酝酿新突破,如何抢抓机遇,深谋远虑,把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引向深入,把三支人才队伍、特别是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好,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是各高校、尤其是党政主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