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8)
2023(2080)
2022(1778)
2021(1755)
2020(1600)
2019(3774)
2018(3726)
2017(6819)
2016(3930)
2015(4697)
2014(4658)
2013(4686)
2012(4056)
2011(3397)
2010(3638)
2009(3581)
2008(3918)
2007(3759)
2006(3404)
2005(3177)
作者
(10484)
(8666)
(8592)
(8111)
(5668)
(3986)
(3912)
(3378)
(3229)
(3139)
(2913)
(2889)
(2885)
(2727)
(2610)
(2608)
(2584)
(2553)
(2517)
(2481)
(2164)
(2159)
(2086)
(2058)
(2027)
(1890)
(1829)
(1803)
(1762)
(1715)
学科
管理(26903)
(21368)
企业(21368)
(20689)
(11397)
经济(11387)
(9371)
(7395)
财务(7373)
财务管理(7345)
企业财务(6943)
方法(6131)
(5246)
(5185)
经营(5044)
人事(4976)
人事管理(4976)
(4925)
决策(4518)
计划(4389)
数学(4300)
数学方法(4285)
业经(3904)
(3432)
银行(3432)
技术(3307)
理论(3217)
(3130)
(3020)
(2977)
机构
大学(50207)
学院(49810)
管理(26485)
理学(20738)
理学院(20549)
管理学(20481)
管理学院(20338)
(17881)
经济(17212)
中国(13385)
(13102)
研究(11638)
(11172)
(9372)
财经(8446)
(7595)
(7553)
公司(7318)
中心(7041)
北京(7008)
商学(6852)
商学院(6780)
科学(6410)
(6409)
财经大学(6214)
经济管理(5730)
业大(5572)
(5540)
(5256)
工商(5243)
基金
项目(27260)
科学(21678)
研究(20775)
基金(19788)
(16281)
国家(16125)
科学基金(14955)
社会(12661)
社会科(11993)
社会科学(11988)
(10863)
基金项目(10853)
自然(10201)
教育(10010)
自然科(9965)
自然科学(9965)
自然科学基金(9807)
编号(8695)
(8584)
资助(8098)
成果(7190)
(6179)
(6120)
项目编号(5981)
课题(5918)
创新(5681)
重点(5632)
教育部(5551)
人文(5537)
(5421)
期刊
(25036)
经济(25036)
研究(15248)
(15168)
中国(14977)
管理(14068)
(6782)
金融(6782)
财会(5850)
会计(5833)
科学(5737)
技术(5705)
教育(5320)
学报(4777)
财经(4460)
通讯(4249)
会通(4230)
大学(4136)
(3852)
学学(3659)
业经(3552)
(3550)
(3324)
企业(3324)
(3310)
图书(3262)
(3176)
现代(3152)
技术经济(3111)
经济管理(2986)
共检索到90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收支规模连续迈上新台阶,管好、用好每一笔财政资金,使之充分发挥使用效益,成为当前财政发展改革的紧迫要求。在今年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对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作出重要部署。部分地方财政部门交流了近年来在提高预算管理绩效方面的探索与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鲁  邹若然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社会共识、大势所趋,意义重大。但应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涉及面广,是各种利益矛盾集中的交汇点,推进较为复杂。为此,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条件和因素,循序渐进,把握重点,积极稳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一是绩效管理理念要创新。长期以来,我们在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过程中"重安排、轻监督,重项目、轻管理,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全国预算与会计研究会课题组  
1.加强绩效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提出要完善预算制度,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科学配置公共资源,不断增加社会财富,提升全社会的公共福利水平,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绩效是经济性、效益性和有效性的统一,公共财政预算只有充分注重绩效,才能产出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通过对财政资金投入和产出数量的比较,衡量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子栋  王宇龙  方建民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管理需要而产生的,是一种对政府公共支出所产生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价的行为。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不断推进,它已成为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提高财政资金运用效率、增强公共支出效果的重要手段。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起步较晚,如何运用好绩效评价手段,加强预算的执行管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海山  
一、加强县级财政绩效预算管理的重大意义(一)县级财政绩效预算管理的内涵。绩效预算是一种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强调各政府部门在制定出完整、细致的工作规划之后再编制预算;二是强调对支出预算进行系统的评价;三是预算资源的配置与政府绩效评价直接挂钩。绩效预算是一种追求政府行政效率的预算,要求政府的每一项支出,都必须满足绩、效、预算三个要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积极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逐步探索预算绩效管理,在理论研究、制度建设、机构设置和评价试点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预算绩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1.开展绩效评价理论研究。全国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在财政部门内部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机构,组织开展了绩效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婧雯  
2016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的文件,2019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文件,两个文件分别作为高校进行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性文件,都要求高校不仅应当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还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教育部关于高校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等制度的陆续出台,既为内部控制的建设提供政策依据,也为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要求更加严格实行内部控制和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地方高校可将两者有机结合,从内部控制入手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充分发挥协同效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地方高校内部治理水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项有志  
目前,中国银行业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金融业的不断开放、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中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化等,都客观地要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必须国际化。从西方商业银行管理实践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晓明  谭静  
新加坡的政府预算改革历时三十余年,经过不断实践和创新,形成了"高效、规范、透明和可持续"的公共财政绩效预算管理与监督模式。1.高度法制化的预算编制过程。新加坡的宪法和有关法律对预算编制周期、财政预算案的提出、财政储备的使用、财政部的监督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近些年我国财政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前,我国预算绩效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仍存在预算绩效管理及绩效评价的可靠性、有效性、影响力有待提高,绩效评价报告质量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地区在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解、执行、操作等方面仍存在不同偏差等问题。因此,构建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质量体系成为题中应有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安玉华  
“稀缺性”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命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财源十分有限,因此,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探讨,应围绕“有效地运用有限的资源”这一经济学原则来进行考察预算外资金对总量平衡、结构平衡的正向或负向作用及符合经济原则的管理办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德伟  
随着财政事业的发展,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进行,为预算会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但预算会计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一)单纯的预算资金管理格局由于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管理制度比较重视对财政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对于大量的社会资源的占用和使用情况重视相对不够,比如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所占用的固定资产和以固定资产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黄萍  
一、确保财政资金管理的规范性、运行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有效性(一)加强部门预算管理。(1)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改革。要加大综合财政预算约束力度,将部门、单位的各种预算内外收支纳入部门预算统编统管,增强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加强部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于露露  
社会主义的发展助推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不断提升,对社会公共服务也提出的更高要求,而行政事业单位承载了公共服务的主要职能。为了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水平和社会职能,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运用,需要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为了保证预算执行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水平。文章通过对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现状的分析,将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进行结合,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江中亮  
一、与预算编制的融合。在预算编制环节,重点是做好与绩效目标管理的融合。绩效目标是安排财政资金的重要依据,财政资金主要根据各预算单位为社会提供多少公共产品和服务(即目标),结合财力可能并按照一定的衡量标准来统筹安排,所以说绩效目标管理和预算资金安排是预算管理工作的两个方面,即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为此,应把好以下"三关":1.要把好预算编制关融合。财政部门在布置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时,应同时布置绩效目标管理工作,明确绩效目标内容、绩效指标、绩效标准的填报要求。预算单位应围绕当地政府中心工作和财政部门工作要求,结合部门职能、事业发展规划、可行性论证材料以及财力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