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0)
2023(5317)
2022(4210)
2021(3727)
2020(2987)
2019(6822)
2018(6323)
2017(12629)
2016(6217)
2015(7034)
2014(6758)
2013(6820)
2012(6435)
2011(5704)
2010(6200)
2009(6040)
2008(4894)
2007(4375)
2006(3988)
2005(3877)
作者
(16872)
(13997)
(13606)
(13009)
(8588)
(6687)
(6516)
(5350)
(5310)
(4972)
(4684)
(4651)
(4467)
(4394)
(4337)
(4251)
(4128)
(4094)
(3935)
(3915)
(3501)
(3337)
(3233)
(3200)
(3174)
(3111)
(3062)
(3031)
(2801)
(2778)
学科
(25770)
经济(25748)
(25640)
金融(25640)
(22095)
银行(22090)
(21544)
(19055)
管理(18002)
(15924)
企业(15924)
中国(15336)
中国金融(10916)
(9776)
(8942)
方法(8239)
地方(7601)
数学(7036)
数学方法(6972)
(6941)
贸易(6929)
(6864)
(6852)
(6794)
业经(6471)
(6370)
财务(6356)
财务管理(6348)
企业财务(6112)
环境(5352)
机构
学院(83563)
大学(82123)
(40187)
经济(39249)
中国(30825)
管理(30802)
研究(29329)
理学(25411)
理学院(25212)
管理学(24932)
管理学院(24797)
(19837)
(16617)
(16547)
中心(16450)
银行(16052)
(15805)
金融(15511)
财经(15216)
(15084)
科学(14093)
(13806)
(13757)
经济学(13212)
人民(12906)
(12890)
(12530)
研究所(12232)
经济学院(12071)
国人(11704)
基金
项目(52406)
科学(41316)
研究(41050)
基金(37985)
(31990)
国家(31704)
科学基金(27551)
社会(26929)
社会科(25862)
社会科学(25856)
(20859)
基金项目(19732)
教育(17751)
(16833)
编号(16452)
自然(15808)
资助(15572)
自然科(15486)
自然科学(15484)
自然科学基金(15211)
成果(13817)
(12610)
(12071)
重点(11912)
课题(11584)
国家社会(11577)
(11435)
(11377)
创新(11342)
(11137)
期刊
(43954)
经济(43954)
(29043)
金融(29043)
研究(28246)
中国(19037)
(14794)
(12373)
管理(10949)
学报(9875)
国际(9048)
科学(8861)
大学(8190)
学学(7777)
教育(7688)
财经(7509)
农业(7363)
(6891)
经济研究(6765)
技术(6533)
(6394)
业经(6305)
问题(5655)
中国金融(5224)
理论(5144)
世界(5008)
实践(4676)
(4676)
(4101)
论坛(4101)
共检索到143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任秋潇   汪小亚  
<正>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有力地支持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有力支持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例如,199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银行界关于环境可持续的声明》,彰显出国际银行业金融机构合力推动绿色金融实践的决心;2003年,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立华  
国际合作带动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在中国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同时,中国的绿色金融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经国务院同意,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意味着我国绿色金融顶层框架体系的建立。绿色债券方面,2016年以来,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一。2015年10月,农业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首单等值10亿美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环保相关的绿色项目。2015年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立华  
国际合作带动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在中国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同时,中国的绿色金融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经国务院同意,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意味着我国绿色金融顶层框架体系的建立。绿色债券方面,2016年以来,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一。2015年10月,农业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首单等值10亿美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环保相关的绿色项目。2015年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应甲  付腾瑞  
绿色金融是刺激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实现双循环和“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国外将绿色金融普遍定义为“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环境污染和减少碳排放,而开展的一系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活动”。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对绿色金融的定义是“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和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统筹推进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旻   黄志刚   林朝颖  
“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供不应求的金融服务需求,而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则是构建供求匹配的“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为样本,以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指数,度量并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与中国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然后分别从政治与安全、经济与贸易、文化与教育三个方面选取指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水平两极分化严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主要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军费支出、制度距离、经济自由度差异、对中国直接投资额以及码头货柜吞吐量的影响。其中,中国与亚洲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受政治与教育因素的影响明显,而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则受经济与文化因素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刚刚落幕的G20杭州峰会上,我国倡导的绿色金融理念被首次纳入G20议程。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了"建立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十三五"规划纲要也将绿色金融列为战略性优先事项。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探索用更低价格、更长期限、更多元的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不仅是中国在经济转型中的有益经验,也将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冬菊  
本文将金融机构披露的绿色金融分为国际倡议与绿色服务两种,并使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与国际倡议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民对政府发声的程度、金融机构规模、营业范围、对碳审计的详尽程度和本国金融机构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与绿色服务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民对政府发声的程度、营业范围和获利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与赤道原则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本国人民对政府发声的程度及金融机构规模;与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对碳审计的详尽程度、本国金融机构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机构有关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昱燃  熊德平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其中金融的支持是重要一环。在环境与资源都具有瓶颈约束的山西,如何实现金融支持地方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和金融的共赢,显得尤为重要。山西省的绿色金融发展刚刚起步,主要以绿色信贷为主,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为此要从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尽快建立较为系统完备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资金流向,调节资源配置,早日实现山西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国俊  曹超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的思考与研究得到全球关注,包括对绿色金融立法方面的实践,而《巴黎协定》的签订标志着全球经济生产开始向绿色、低碳、可持续转型。全面梳理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在环境保护和绿色金融方面的立法,可以为我国绿色金融的立法、实践和快速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借鉴,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奠定法制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国俊  曹超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的思考与研究得到全球关注,包括对绿色金融立法方面的实践,而《巴黎协定》的签订标志着全球经济生产开始向绿色、低碳、可持续转型。全面梳理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在环境保护和绿色金融方面的立法,可以为我国绿色金融的立法、实践和快速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借鉴,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奠定法制基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晋  李永坤  
绿色资产证券化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在政策的激励下,发行量高速上涨。文章在简要回顾近来年绿色资产证券化相关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以绿色能源产业为例,总结绿色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所面临的融资规模、融资成本问题以及未来现金流不确定性风险、项目合规性风险因素,对其融资模式进一步优化以及金融机构介入相关市场的方式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晋  李永坤  
绿色资产证券化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在政策的激励下,发行量高速上涨。文章在简要回顾近来年绿色资产证券化相关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以绿色能源产业为例,总结绿色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所面临的融资规模、融资成本问题以及未来现金流不确定性风险、项目合规性风险因素,对其融资模式进一步优化以及金融机构介入相关市场的方式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宏卫  张芬  
近年来,担保公司、典当行、各类交易所和股权融资类企业等类金融机构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但同时也衍生诸多金融风险。201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上升至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高度,加强类金融机构风险防控迫在眉睫。调研发现,当前类金融机构的风险类型如下。担保公司存在高杠杆和不完全信用风险转移风险一是高杠杆风险。担保公司在担保和增信时不能准确判断担保比例,引发信用过度扩张和杠杆水平提高,当担保公司资金链断裂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2015年9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中国首次明确了建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201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已经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2015年12月,在中国的倡议推动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曹明弟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类的各项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愈加严重,各种环境问题频发,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对于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利用金融杠杆原理保护环境的"绿色金融"产业随之出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发展,始终坚持在各个层面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经过近年的不懈努力,不仅国内绿色金融取得了蓬勃发展,还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绿色金融的大步迈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