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19)
- 2023(8463)
- 2022(7062)
- 2021(6632)
- 2020(5138)
- 2019(11920)
- 2018(11621)
- 2017(19491)
- 2016(12382)
- 2015(14573)
- 2014(14744)
- 2013(13391)
- 2012(12777)
- 2011(11907)
- 2010(12504)
- 2009(10697)
- 2008(10452)
- 2007(9672)
- 2006(8899)
- 2005(8365)
- 学科
- 济(41839)
- 经济(41801)
- 管理(24147)
- 教育(23732)
- 业(23294)
- 中国(22729)
- 地方(17108)
- 企(16419)
- 企业(16419)
- 农(14227)
- 理论(13023)
- 教学(12058)
- 发(11385)
- 业经(11200)
- 农业(9985)
- 技术(9932)
- 学(9751)
- 地方经济(9724)
- 方法(9446)
- 发展(9030)
- 展(8900)
- 银(8183)
- 银行(8165)
- 融(8127)
- 金融(8127)
- 行(8016)
- 数学(7475)
- 数学方法(7286)
- 制(7191)
- 财(7123)
- 机构
- 学院(161166)
- 大学(157276)
- 研究(63166)
- 济(53709)
- 经济(52023)
- 管理(47788)
- 中国(40916)
- 理学(39205)
- 理学院(38495)
- 科学(37856)
- 京(37486)
- 管理学(37450)
- 管理学院(37132)
- 教育(36894)
- 范(36094)
- 师范(35847)
- 所(32684)
- 江(29279)
- 研究所(29266)
- 师范大学(28774)
- 技术(27968)
- 中心(27048)
- 职业(26753)
- 农(26051)
- 北京(25560)
- 财(25379)
- 州(23749)
- 院(22812)
- 业大(20755)
- 农业(19864)
- 基金
- 项目(96128)
- 研究(84114)
- 科学(75878)
- 基金(59142)
- 教育(49900)
- 家(49665)
- 国家(48892)
- 社会(46690)
- 省(44047)
- 社会科(43731)
- 社会科学(43723)
- 科学基金(40406)
- 编号(39797)
- 划(37839)
- 成果(35454)
- 课题(34035)
- 基金项目(30017)
- 年(29345)
- 发(28175)
- 规划(24592)
- 重点(24202)
- 资助(23877)
- 发展(23257)
- 展(22773)
- 项目编号(22538)
- 自然(22190)
- 部(22026)
- 性(22014)
- 自然科(21630)
- 自然科学(21627)
- 期刊
- 济(71580)
- 经济(71580)
- 教育(70556)
- 研究(62735)
- 中国(56307)
- 农(25358)
- 技术(22607)
- 学报(21382)
- 职业(21054)
- 科学(19608)
- 管理(19412)
- 财(18200)
- 农业(18007)
- 大学(17630)
- 融(15402)
- 金融(15402)
- 学学(14335)
- 技术教育(13635)
- 职业技术(13635)
- 职业技术教育(13635)
- 业经(13304)
- 坛(11886)
- 论坛(11886)
- 经济研究(10675)
- 发(10058)
- 业(9907)
- 财经(9208)
- 高等(9112)
- 图书(8867)
- 问题(8578)
共检索到279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君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认识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接受。今天的"通识教育"已从高等教育领域延伸至职业教育和中学教育范畴,成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对于完善各级各类人才培养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度注重单纯的技能训练或某一职业知识的学习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环境变化的需要。企业更需要的是综合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职业院校 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兆飞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能力相辅相成。职业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维度的构建应该坚持"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的统一,实现以创新为核心的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构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重要从转变学生观念,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适应社会和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入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绚
文章从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培养的现状出发,对学生应具有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分析,结合社会、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力图寻找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培养的有效途径,从而培育出具有不断学习能力、不断创新能力的高职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云斗
职业院校在重视学生的思想意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与职业。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提出如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学生 可持续发展 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德明
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不仅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也是当前高职教育刻不容缓的责任。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加强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强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文综合素质训练等途径来培养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培养 高职院校 学生 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淑欣 李相佑 赵志川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建永 杨扬
通识教育在东西方均有较为悠久的渊源。由于专业教育思想的缺陷,通识教育作为非专业性教育成为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院校的共同选择。高职院校不能照搬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经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是实现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通过调动"学校、企业、社会"三元培养主体,构建"课内、校园、企业、社会"四维培养渠道,改革考核制度等方法和途径,开展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职业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肖梅 李霞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和扶持,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发展迅速,但高职院校办学的条件和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就业稳定性较差,发展后劲不足,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认可度不高。本文从高职院校、企业、政府三方面进行探究,研究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学生 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国勇
"软能力"作为体现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生的学习和以后人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有关"软能力"研究的现状,对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理论内涵进行界定,对如何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软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认为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和养成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
文章首先指出了人才培养自评工作对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然后分析了人才培养自评工作的流程与特点,最后阐述了人才培养自评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建立和谐高效的自评工作制度;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自评内容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自评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平台开展自评工作;狠抓自评后的工作整改与落实;营造与构建内部评估文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自评工作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光亮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核心素养提升提供基础是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改革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基于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及现有职业素质类教材存在的问题,系统阐述职业素质教育类教材在目标决策、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内容呈现、资源配套等方面的开发原则和经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琴
在职业教育愈加注重内涵发展的今天,文化已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凝聚人心的价值原点,它不仅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源动力,亦是体现院校特色的核心所在。文章从文化引领的角度,探讨职业教育发展中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文化原动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民刚
我国高职教育已进入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新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正确办学理念,明确清晰发展思路,谋划系统发展战略;创新高职培养模式,彰显高职办学特色,优化高职专业结构;打造高职"双师"团队;营造高职校园文化,这既是众多高职院校的现实课题,也是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历史抉择。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职院校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媛
目前,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界面临的首要问题。通识教育是当今世界的先进教育理念,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积极意义。通识教育从改革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新能力 通识教育 创新型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媛
目前,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界面临的首要问题。通识教育是当今世界的先进教育理念,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积极意义。通识教育从改革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新能力 通识教育 创新型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