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1)
2023(12984)
2022(10484)
2021(9484)
2020(8085)
2019(17867)
2018(17662)
2017(33421)
2016(17813)
2015(20032)
2014(19578)
2013(19543)
2012(18040)
2011(16001)
2010(16783)
2009(16374)
2008(16427)
2007(15456)
2006(14237)
2005(13463)
作者
(49874)
(41819)
(41643)
(39373)
(26880)
(19468)
(18640)
(16051)
(15632)
(15280)
(14374)
(13844)
(13841)
(13400)
(12938)
(12538)
(12532)
(12046)
(12017)
(11684)
(10558)
(10173)
(10038)
(9726)
(9389)
(9373)
(9336)
(9245)
(8181)
(8128)
学科
(98651)
经济(98550)
(87647)
(82915)
企业(82915)
管理(82098)
方法(32842)
业经(31659)
(29117)
(24252)
数学(23952)
数学方法(23805)
(21792)
中国(21785)
财务(21762)
财务管理(21730)
地方(21698)
(20977)
企业财务(20599)
技术(20541)
农业(17853)
(17796)
(16814)
理论(16182)
(15872)
(15790)
(14714)
银行(14702)
(14035)
技术管理(13790)
机构
学院(261415)
大学(255558)
(122618)
经济(120326)
管理(110267)
理学(91552)
理学院(90720)
管理学(89912)
管理学院(89372)
研究(82588)
中国(71096)
(59673)
(53107)
财经(45020)
(44364)
科学(43396)
(40576)
(40193)
中心(39009)
经济学(37057)
(35719)
研究所(35026)
(34812)
北京(33831)
经济学院(32881)
财经大学(32726)
商学(31824)
商学院(31508)
业大(30675)
(29124)
基金
项目(154129)
科学(124797)
研究(118811)
基金(112850)
(94653)
国家(93730)
科学基金(84178)
社会(79964)
社会科(75968)
社会科学(75949)
(61991)
基金项目(58900)
教育(53127)
自然(51002)
自然科(49927)
自然科学(49917)
自然科学基金(49167)
(48747)
编号(46532)
资助(44939)
(38397)
成果(37578)
(35404)
创新(34788)
(34366)
(34013)
重点(33797)
国家社会(33151)
课题(32521)
(31718)
期刊
(155904)
经济(155904)
研究(86601)
中国(59603)
管理(53918)
(53208)
(33841)
(31134)
金融(31134)
科学(30926)
学报(27451)
技术(27424)
业经(24963)
教育(24912)
财经(24594)
经济研究(24316)
大学(22908)
农业(22303)
(21544)
学学(21410)
问题(18775)
技术经济(18396)
(16226)
财会(14672)
现代(14625)
世界(14317)
经济管理(14271)
(14131)
会计(13854)
商业(13723)
共检索到433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廖冰  张铄  赵庚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以其丰富的资源和深厚的实力一直占据着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到来,国有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趋势,国有企业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重组,在此过程中,对于员工的管理也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其中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以及企业的创新势必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文章以此为切入点,采用实证的方式探索经济转型期国有企业员工组织认同与组织创新、组织绩效的关系以及企业发展的影响,以期为国有企业员工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伯建平  
融资难是阻碍企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瓶颈。如何选择融资方式,怎样把握融资规模以及各种融资方式的利用时机、条件、成本和风险,是企业进行融资前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的。一、创新融资管理的战略意义面对经济转型期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很多企业陷入了生存或发展困局。在企业遇到危机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来摆脱企业的困境。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但是创新不能只是空中楼阁,更重要的是要有实实在在的方法。企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难,其中融资难是阻碍企业发展和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磊  
合作经济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农产品大市场的矛盾,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发展合作经济是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时不我待。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金良  
近年来,构建自主创新的市场经济体系已经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将不断加强和完善政策支持力度。构建自主创新的市场经济体系,主体是企业,关键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本文从税收促进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晓华  王伟光  马晓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永华  石金涛  
本研究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国有企业员工留职原因进行研究。对428份有效问卷中的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员工留职原因可以归为8个。根据人口学变量进行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群体在留职原因上有显著差异。根据研究结果,论文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剑峰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在国外,尤其是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待每一项发明或者专利成果都十分珍惜,专利转化率高达80%以上,发明人也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我们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创造发明尤其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应该是国家和社会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劳动者的创造发明层出不穷,取得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雨婧  沈瑶  胡珺  
区别于以往研究只关注单一政策的效应,本文基于政策协同视角,利用2004—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进口鼓励政策与市场型环境规制的组合实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相比于单一政策的效果,进口鼓励政策与市场型环境规制组合实施更能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而且有利于延长企业创新的持续时间;(2)进口鼓励政策与市场型环境规制会通过提高企业的资产专用性水平、强化出口动机来发挥促进创新的协同作用;(3)政策组合下产生的创新促进效应主要表现在非国有企业组和高资本密集度企业组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汤钧  
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设立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优惠等制度,但实际运行效果表明,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并不显著,且不利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有必要对有关税收制度的内在激励机制进行完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董娅  
税收激励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配套政策,是提升一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良好机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后,调整颁布了一批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两税合并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税收优惠条款中也对此做了特别的规定。本文分析了两税合并后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中关于鼓励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内容,以及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具体内容,提出了鼓励自主创新的企业所得税政策体系的具体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善达  
我要讲的是财政的战略问题之一。首先是提高税收占GDP的比重问题。这个口号一直在提,但是2003年财政部部长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执行及预算草案报告里没有再提这个口号,但这个问题还是存在的。先看以下数据:美国的财政收入扣除社保税后占GDP的21.4%,而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2003年已经达到了20%左右,其中不包括社保收入。当然如果要细分起来还有不少需要比较的地方。提高税收占GDP的比重是必要的,但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我们征收的社保费太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杜伟  
企业创新活动的收益预期和创新成功概率预期形成了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 ,而技术推力、市场激励和政府激励构成了企业创新的外在动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包括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要增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 ,必须从国有企业、市场、政府三个层面 ,构建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下推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其思路是 :(1)强化国有企业内在激励措施 ;(2 )强化市场层面的外在激励措施 ;(3 )强化政府层面的外在激励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裕国  
本文是学习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思索。文章认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其关键是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其内核是财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其重要条件是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体系。利用股份公司制再造企业产权制度,一般竞争性行业应实施国有资产存量和增量的流动优化组合。革新国有企业制度,势必会调整与更新企业所有利结构,应当全面地、动态地把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书东  
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健康地发展,本文对国有企业改制创新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笔者认为,无论是“抓大”还是“放小”都应抓好企业的改制创新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