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7)
- 2023(310)
- 2022(250)
- 2021(279)
- 2020(228)
- 2019(494)
- 2018(593)
- 2017(810)
- 2016(635)
- 2015(655)
- 2014(594)
- 2013(508)
- 2012(422)
- 2011(418)
- 2010(400)
- 2009(310)
- 2008(281)
- 2007(270)
- 2006(248)
- 2005(214)
- 学科
- 教育(1502)
- 业(963)
- 中国(951)
- 企(894)
- 企业(894)
- 管理(846)
- 教学(788)
- 理论(781)
- 济(567)
- 经济(565)
- 学法(457)
- 教学法(457)
- 研究(416)
- 学理(411)
- 学理论(411)
- 思想(399)
- 政治(398)
- 思想政治(379)
- 政治教育(379)
- 治教(379)
- 德育(378)
- 技术(374)
- 农(348)
- 学校(340)
- 高等(318)
- 业经(305)
- 生(275)
- 革(252)
- 农业(248)
- 改革(247)
- 机构
- 学院(5479)
- 大学(5146)
- 教育(2014)
- 研究(1701)
- 职业(1681)
- 技术(1507)
- 范(1447)
- 师范(1435)
- 管理(1310)
- 职业技术(1178)
- 江(1151)
- 京(1136)
- 师范大学(1094)
- 理学(1087)
- 技术学院(1079)
- 济(1076)
- 理学院(1064)
- 管理学(1021)
- 管理学院(1009)
- 经济(1005)
- 科学(918)
- 州(885)
- 中国(868)
- 中心(759)
- 所(754)
- 教育学(752)
- 北京(747)
- 农(739)
- 院(698)
- 研究所(674)
共检索到9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培和 秦福利 王宇 黄丽敏
几十年来,国内各高校非常重视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但随着时代需求的变化、认知层次的提升以及计算机基础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国内各高校普遍推行计算机基础教育以来,经历了不断的改革与调整,其中两次重大的改革是:第一次,1997年教育部确立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三个层次,明确把"计算机文化基础"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广正
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既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本文阐述了创新创业型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队伍建设、评价激励、学习培训、教学科研以及协同创新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的路径建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竞一
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很多国家的重视,但现有研究成果无法解答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作用机理,文章梳理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先验知识的关系、先验知识与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关系、企业家精神与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研究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企业家精神变量,并对研究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对调研所得有效样本数据的分析发现,企业家精神是大学生创业的软实力,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受教育者的先验知识和企业家精神,而先验知识和企业家精神与创业机会识别正相关,先验知识与创业机会识别受到企业家精神的中介作用。研究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解答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机会识别能力的机理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纯华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赋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创业动力;增强大学生就业资本,提高就业竞争力;加深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提升自我认知能力。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度不够;师资力量缺乏,针对性培养和联动性效果不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高校就业指导需遵循文化引领、知行合一、协同推进等原则,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构建创业型就业服务平台,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开发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等,树立“创业光荣”的就业观,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和就业形态,最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维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阶段,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需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使其成为面向所有学生、贯穿高职教育全程、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的新教育模式。文章分析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阐述了其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营造创新创业文化、完善实践教育环境和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等为主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强 刘月秀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成效明显,但仍存在定位不准确、理念不科学、系统不完善、质量不够高等问题。"互联网+"思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和预测性、战略性和穿透性,高校应推动"互联网+"思维嵌入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新理念,打造共享开放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边界清晰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质增效。
关键词:
“互联网+”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珊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形势下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践中,高校凸显出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不深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融合等问题。文章剖析了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社会环境、资金、师资队伍及学生个体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辅助体系、打造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建有层级宽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立多样化专门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理清创新创业工作机制等路径,以切实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恒平
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的人才,轨道交通高职院校依托行业办学,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虽有独特优势,但尚未形成成熟的学科体系,需要政府、行业、高校、学生配合联动,推动创新创业取得实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实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健康
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贯穿整个人才素质培养全过程的教育,重在培养全体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具备的综合能力素质包括创业认知、情感、意志和能力等要素。其中包含着重要的人文素质内容和范畴。人文素质体现的是人的品格、道德、精神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人格的塑造和意识能力的形成,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人文素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开创性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倩嫣 盛秋生
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特点及风险,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从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入手,探索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全开放、阶梯递进、服务型教育教学系统,为尽快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探索新的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良杰 崔强 王朝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结合高职教育创新创业质量提升的背景,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师资质量亟待提高,课程建设不完善,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等,探析了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如应进一步形成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全面均衡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提升实效育人效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迪 陈光军 张金波 郑岩
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是目前全国各高校要面对的严峻问题,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力关系的分析,提出通过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环节建设等方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力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健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主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重点,加强教师能力建设是关键。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绝不是应对经济发展放缓、就业压力增大的权宜之计,而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江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阶段,彰显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效应、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效应、对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倍增效应和对完善高校管理的溢出效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志艳 徐智策 赵宏伟
面对当前高职学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文章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进而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树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环境的营造、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多种形式创新创业竞赛的开展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祖翼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无论是顺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