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7)
2023(2053)
2022(1609)
2021(1472)
2020(1146)
2019(2533)
2018(2579)
2017(3731)
2016(2672)
2015(3208)
2014(3374)
2013(2800)
2012(2653)
2011(2409)
2010(2521)
2009(1762)
2008(1639)
2007(1534)
2006(1291)
2005(1120)
作者
(6113)
(4934)
(4892)
(4854)
(3066)
(2269)
(2268)
(2057)
(1946)
(1864)
(1696)
(1690)
(1649)
(1635)
(1627)
(1590)
(1578)
(1536)
(1495)
(1485)
(1444)
(1324)
(1317)
(1297)
(1220)
(1139)
(1099)
(1098)
(1058)
(1036)
学科
中国(6339)
(5232)
经济(5232)
管理(4840)
教育(4453)
技术(4437)
(4106)
教学(3886)
理论(3739)
(2964)
企业(2964)
学法(2687)
教学法(2687)
(2617)
学理(2533)
学理论(2533)
学校(2284)
地方(1897)
职业(1826)
农业(1674)
职业技术(1648)
业经(1569)
(1531)
高等(1436)
发展(1275)
(1265)
研究(1248)
技术管理(1226)
政治(1111)
思想(1094)
机构
学院(30253)
大学(25467)
职业(12056)
研究(11036)
技术(10694)
教育(9305)
职业技术(8495)
管理(7154)
(7133)
技术学院(7132)
(6962)
师范(6917)
经济(6732)
科学(6351)
(6288)
(6162)
中国(6119)
(5665)
理学(5537)
理学院(5450)
管理学(5274)
师范大学(5219)
管理学院(5218)
研究所(5102)
中心(5021)
(4626)
(4310)
北京(4220)
(4179)
业大(3788)
基金
研究(18897)
项目(18367)
科学(14558)
教育(13195)
编号(10539)
(9663)
课题(9403)
基金(9382)
社会(8815)
(8568)
(8539)
社会科(8187)
社会科学(8186)
成果(8059)
(7704)
国家(7576)
规划(6344)
职业(5981)
科学基金(5953)
(5801)
(5783)
主持(5719)
主持人(5642)
项目编号(5524)
(5379)
年度(5278)
重点(5190)
(4838)
研究成果(4757)
基金项目(4691)
期刊
教育(19204)
中国(14014)
职业(11132)
技术(10138)
(9535)
经济(9535)
研究(8845)
技术教育(8088)
职业技术(8088)
职业技术教育(8088)
(5068)
论坛(5068)
(4004)
职教(3759)
管理(3102)
农业(2979)
学报(2968)
科学(2764)
大学(2560)
(2202)
学学(2023)
图书(2017)
成人(1931)
成人教育(1931)
高等(1825)
业经(1790)
科技(1786)
(1701)
(1626)
书馆(1557)
共检索到52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林德  刘国军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造就一大批"懂技术、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必须促进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理顺相互间的衔接机制,建立中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在学制结构、招生入学、课程设置等方面,建立中高职的衔接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永久  
文章从共生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建设存在的共生度不高、共生界面单一、共生模式低效、共生环境不利等问题,并提出: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共生系统,需要贯彻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提高共生度;发挥市场机制和技术规范作用,完善共生界面;推动系统进化到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状态,优化共生模式;打造正向激励和支持系统,改善共生环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文清  
现代职业教育"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建构须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存在的教育理念、生源质量、中高职衔接不畅、地方普通高校转型以及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问题,在中职、高职以及应用型本科高校间架设起多座畅通的桥梁,构建"中—专—本""中—本—硕"和"专—本—硕"贯通衔接模式,以形成"中高本硕"协调统一的人才培养"立交桥",为各级各类职教生的个人成长与终身化学习提供路径和平台,同时制定"中高本硕"衔接的专业目录、设定连贯的"中高本硕"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中高本硕"贯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构建贯通培养的评价机制,以确保"立交桥"的运行通畅与有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瑞英  许保生  
为推动残疾人职业教育一体化,提高残疾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浙江、湖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个地区的残疾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残疾学生有较强的求学愿望,但对专业理解不够清晰;中高职的实训安排需要进一步统筹;教师和残疾学生更倾向于"3+2"或"2+3"的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方式;院校沟通和政策支持不够是目前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缺乏衔接的主要原因。为此,建议中职加强职业准备教育;高职完善教育和就业支持体系;中高职之间要搭建沟通平台,统筹专业和课程设置;政府要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万杰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新建的职业技术学院,在构建具有“零适应期”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可为同类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屈璐  
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具有深厚的政策发展基础和价值意蕴,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呈现出诸多具有区域特点的贯通培养模式。四川省中高职贯通培养以政策制度高位统领,紧扣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分段贯通制为主、五年一贯制为辅的主体形式,呈现出试点推行、市州主责、院校主体、动态调整的主要特点。在区域实践探索中,成都市统筹城乡职业教育“3+N”集团化办学,以一、二、三产业的高职院校为龙头,开展整体托管和专业领办工作,打通了市域内中职、高职、本科衔接的绿色通道。反观区域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成效与问题,建议通过树立中高职一体化育人理念、明确省域中高职贯通一体化规划布局、建立系统化“开发—应用—评价”机制,从根本上实现区域一体化推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檀祝平  胡彩霞  任爱珍  
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不仅仅局限在"体系构建"层面,更应注重"现代性"内涵。而就高职人才培养来说,已经迈进了"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发展必须坚持顶层设计,综合治理,在体系构建、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社会服务等层面拓宽高职人才培养内涵,"一体化"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权洁  李森  
为适应中高职计算机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在分析中高职衔接出现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一体化培养模式,通过建立中高职计算机专业一体化培养机制,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优化课程体系,明确培养方案,加强教学管理等方式,对中高职计算机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思考和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会雅  师建英  门晋喜  
职业教育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制约产业技术革新和竞争力提升的核心要素。在普通高等教育背景下,积极有效地推进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尝试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综合教学模式。以全面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从培养体系、培养机制、实验室管理和企业实习四个方面,探索新时期通信工程专业移动通信技术人才的培养之路。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田晓伟  
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方略。义务教育是国家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没有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无法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长期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仍存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不均衡状况,离人民满意的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已不再是满足于基本的"有学上",而是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解旺  
一是进一步提高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低层次办学只能更加降低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国家应该出台优惠和倾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层次,并逐步培育出一批高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甚至是研究型大学。目前国家已经在职业院校中遴选出一批国家级名校,但因学校层次低,影响力非常有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建生  
新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国家建立健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构建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指明了方向。文章提出了学制设计一体化,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一体化,岗、课、赛、证一体化,建立数字化个人技能成长档案,实训基地建设一体化的“中高本”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召军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稳步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践中探索"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客观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审视反思中提出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的改革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文平   王晓军   高雅琴  
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课程体系一体化,中高本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制度直接影响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的质量。基于本体论、类型论、系统论视角阐述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课程制度内涵,可以从规则、对象、理念、载体四个层面得出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课程制度的结构要素,分别为:中高本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评估体系、中高本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多元参与者协同、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观导向与行动体系转型、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平台与资源。支持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课程制度设计策略是:确立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与质量保障体系,适应多元化学习需求的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融合创新与实践的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策略,利用实践经验和现代技术资源支持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文平  高雅琴  
在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进程中,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是重要的行动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所颁布的有关政策文件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提供了方向标。通过查阅我国国家层面颁布的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相关政策,运用Nvivo12 plus质性分析软件,从人才培养、招生考试、课程教学、产教融合、评价机制五个一级节点编码进行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编码分析发现,关于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政策的特点是散点分布与系统缺失并存、宏观整体居多与微观专项偏少并存、框架性指示呈现与实践性操作缺位并存。基于政策现状,未来应加大推进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专项政策研制工作力度;重视职业本科的政策探索,加强高职与本科阶段衔接的政策研制;优化或出台政策实施的具体方案或办法,增强政策执行的实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