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
2023(686)
2022(533)
2021(477)
2020(403)
2019(763)
2018(733)
2017(1407)
2016(689)
2015(753)
2014(523)
2013(496)
2012(434)
2011(342)
2010(407)
2009(407)
2008(360)
2007(323)
2006(321)
2005(271)
作者
(1614)
(1412)
(1332)
(1280)
(840)
(586)
(575)
(518)
(497)
(480)
(474)
(429)
(429)
(424)
(396)
(395)
(390)
(386)
(350)
(347)
(340)
(332)
(322)
(307)
(304)
(301)
(293)
(279)
(259)
(257)
学科
(3871)
经济(3871)
(2283)
管理(2055)
(1895)
企业(1895)
技术(1745)
地方(1148)
中国(1139)
技术管理(995)
业经(950)
地方经济(839)
产业(817)
总论(706)
(659)
信息(650)
方法(650)
信息产业(634)
(613)
金融(613)
(588)
银行(588)
农业(582)
(573)
数学(523)
数学方法(522)
新技术(511)
高新(511)
高新技术(511)
(485)
机构
学院(8437)
大学(8040)
(4756)
经济(4670)
管理(3567)
研究(3197)
理学(3071)
理学院(3037)
管理学(3030)
管理学院(3003)
中国(2363)
科学(1800)
(1661)
(1617)
经济学(1576)
中心(1416)
(1381)
经济学院(1336)
研究所(1282)
财经(1277)
(1237)
(1219)
(1140)
(1084)
北京(1054)
科技(1019)
商学(1018)
技术(1014)
商学院(1006)
经济管理(1001)
基金
项目(5957)
科学(5011)
研究(4839)
基金(4115)
(3482)
国家(3452)
社会(3290)
社会科(3151)
社会科学(3151)
科学基金(3125)
(2701)
(2225)
基金项目(2128)
创新(2069)
(2036)
教育(1703)
(1693)
(1580)
编号(1574)
自然(1566)
自然科(1527)
自然科学(1527)
发展(1505)
国家社会(1503)
自然科学基金(1501)
(1480)
科技(1480)
资助(1378)
(1345)
经济(1333)
期刊
(5670)
经济(5670)
研究(3107)
中国(2049)
管理(1941)
科技(1309)
(1202)
经济研究(1108)
科学(1029)
技术(960)
业经(833)
技术经济(797)
(750)
(742)
论坛(742)
(708)
金融(708)
学报(695)
财经(683)
大学(645)
教育(629)
学学(618)
(608)
问题(599)
(573)
农业(531)
现代(501)
经济管理(482)
科技管理(454)
软科学(425)
共检索到13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万钢  
"十二五"时期,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将进入攻坚阶段。应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2020年我国最终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加快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前瞻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改进和完善投入结构,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扩大和深化科技对外合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卫东  忻展红  
21世纪,科学技术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科学技术成为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解决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众多问题,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我国开展技术预见活动就是从未来10年至20年发展需要和具体国情出发,选择那些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安全具有关键作用的重大技术予以优先发展、推广和应用,使技术预见成为我国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战略的有效工具,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窦鹏辉  
自主创新是增强我国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财政支持自主创新的方式和路径,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发展方向。在世界经济处于重大转变的时期,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产品附加值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调控与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政策,以促进和保证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体政策取向:一是实施积极财政科技投入政策;二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三是完善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四是统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五是建立持续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六是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晓阳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十一五"期间,我国银行业在信息科技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家银行的自主创新能力参差不齐。从总体来看,个别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历史积累和规模优势,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较为领先。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自主创新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点制约因素:信息科技人才总体不足。信息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待健全,大部分银行机构信息科技人力资源不足,存在科技人员总量占比少、关键岗位配比低、核心技术领域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胜阳  
对于中国而言,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核心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重大战略。①“十一五”期间,上海应当强化科教兴市主战略,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产业大学的模式是有效的实现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文兵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2月3日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明确指出:要"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小涓  
本文讨论科技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全文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描述科技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特点。科技全球化使科技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重组,使外部技术来源的重要性增加,推动先进技术大量跨国转移,使各国科技系统的开放性增加。第二部分讨论科技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新机遇,包括引进先进技术的可能性增加,制造企业有可能提升在分工中的地位和获得更多利益,获取核心技术能力的途径增多。第三部分探讨如何利用机遇提升我国产业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我国具有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有利条件,能够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和更多新的资源组织方式充分利用外部技术资源,并利用这种机遇提升我国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天佐  
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是反映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程度和检验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能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体系的视角,分析了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大幅度增加政府科技投入,加强政府部门间沟通协调,注重整体性制度设计,选择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综合试验示范区等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丽  顾晓燕  
知识产权贸易发展状况不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技术竞争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而且可以体现一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通过构造一个知识产权贸易对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创新产出函数,实证分析发现,知识产权贸易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正面推动效应,因此,培育中国知识产权优势,提高中国知识产权贸易竞争力,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尤其重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邹旭芳  
企业规模经济化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之间是阶段性矛盾统一体的关系。因此,在具体操作中,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对策变矛盾为统一,有效利用规模化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使之在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有效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蒋正华  
本文认为,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并不是创造大国。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企业可以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也可以通过国际并购等办法来提高技术水平,还可以正确利用政府采购等渠道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二是企业和政府互动,政府通过对军工科技的支持和军工技术转向民用带动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或者直接兴办一些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意义的工程,或者运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科技进步,或者采取其他手段如政府采购在招标中提出国产化率的要求等。三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尽快建立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的政策环境,加大对企业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霞  蒋伏心  
技术势力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苏南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结果显示,苏南科技资源配置规模强大,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企业没有形成技术势力。原因在于企业家要素和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的欠缺,因此,提出要内重企业家培育,外重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完善,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技术势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白莽  王九云  王一刚  
本文分析了对国防科技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保障的四个特点,并探讨了对国防科技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保障过程中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文辉  
文章首先基于创新指标设计原则以及专家意见建立了评价地区科技自主创新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3个主因子,通过构建原始因子载荷矩阵与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命名主因子,构造评价综合指数模型,对28个样本地区进行因子综合得分、排序,最后评价陕西省科技自主创新综合能力以及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为陕西省发展为科技强省提供政府决策参考和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