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4)
- 2023(815)
- 2022(638)
- 2021(677)
- 2020(657)
- 2019(1479)
- 2018(1500)
- 2017(3294)
- 2016(1717)
- 2015(1897)
- 2014(1928)
- 2013(2000)
- 2012(1879)
- 2011(1553)
- 2010(1776)
- 2009(1794)
- 2008(1652)
- 2007(1556)
- 2006(1402)
- 2005(1375)
- 学科
- 管理(5425)
- 业(5041)
- 银(4699)
- 银行(4699)
- 行(4475)
- 制(4434)
- 济(4287)
- 经济(4284)
- 企(4271)
- 企业(4271)
- 融(4200)
- 金融(4200)
- 财(3387)
- 体(2854)
- 体制(2756)
- 务(2530)
- 财务(2529)
- 财务管理(2516)
- 企业财务(2463)
- 方法(2178)
- 数学(1978)
- 数学方法(1966)
- 制度(1958)
- 度(1958)
- 中国(1604)
- 业务(1561)
- 银行制(1392)
- 贸(1364)
- 贸易(1361)
- 易(1352)
- 机构
- 大学(20161)
- 学院(19620)
- 中国(10580)
- 济(8645)
- 银(8493)
- 经济(8353)
- 银行(8050)
- 管理(8028)
- 行(7509)
- 财(6324)
- 理学(6074)
- 研究(6054)
- 理学院(6027)
- 管理学(5979)
- 管理学院(5943)
- 人民(5563)
- 中心(5071)
- 国人(4862)
- 中国人(4837)
- 中国人民(4794)
- 融(4549)
- 京(4524)
- 财经(4514)
- 金融(4480)
- 人民银行(4402)
- 江(4149)
- 经(4144)
- 农(4053)
- 中国人民银行(3887)
- 财经大学(3556)
共检索到40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宗良 王紫桐
近期,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针对现金贷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现金贷业务开展原则提出一系列要求,加强了对现金贷的监管。此举旨在遏制现金贷无序发展的势头,规范现金贷行业的发展。展望未来,现金贷可望在严格监管之下走上理性发展之路。
关键词:
严格监管 加强监管 借款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仲 吴千里
近期,现金贷规模迅猛扩张,市场乱象横生,社会舆论反应强烈。目前从事现金贷业务的放贷机构很多为不受监管的互联网企业,经营模式不清,交易数据难以掌握,形成了较大的潜在风险。笔者对美国、欧洲、亚太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现金贷监管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相关经验对完善我国现金贷监管政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胤英
2016年以来,在国内金融监管趋严、海外黑天鹅事件频发、美联储加息带动全球货币收紧的多重背景下,中国债券市场走势跌宕起伏。从中美利差走势来看,在人民币汇率、中美国债利差趋稳下,我国债市利率受美债影响越来越大,呈现"短期分分合合,长期走势一致"的态势。我国债市利率走势
关键词:
收益率 中美利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胤英
2016年以来,在国内金融监管趋严、海外黑天鹅事件频发、美联储加息带动全球货币收紧的多重背景下,中国债券市场走势跌宕起伏。从中美利差走势来看,在人民币汇率、中美国债利差趋稳下,我国债市利率受美债影响越来越大,呈现"短期分分合合,长期走势一致"的态势。我国债市利率走势
[期刊] 征信
[作者]
盖静
随着国内P2P行业的野蛮生长和风险的不断暴露,监管当局对行业的态度也由重发展向重监管的方向转变,从2015年第一部互联网金融监管法规的出台,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行动,再到限额管理、信息披露、银行存管等监管法规的不断落地,行业正在经历一个深度调整期。业务量结束野蛮增长进入理性增长,整体收益率下滑,行业结束零门槛进入高门槛阶段,运营成本大幅攀升,大量平台陷入倒闭潮,平台面临合规转型与破产退出的艰难选择。今后,监管当局应当关注平台的可持续经营风险和资金安全,关注停业平台的市场退出工作,多种手段合理配置监管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珏 梅国平 季凯文
P2P网贷平台的野蛮生长,导致我国网贷行业风险密集暴露。以P2P网贷平台能否提供纯信息中介服务为出发点,构建P2P网贷平台与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两主体在博弈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用Matlab软件仿真模拟不同情形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均衡点。研究发现,当网贷平台提供纯信息中介服务获得的激励小于提供非纯信息中介服务获得的其他净收益,且金融监管部门强监管下监管收益大于监管成本时,P2P网络借贷平台能提供纯信息中介服务,且二者演化稳定均衡点达到"理想"状态。研究还发现,当提高网贷平台的"寻租"成本、加大对网贷平台提供非纯信息中介服务的惩罚力度以及提高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收益,能有效使系统分别从"最劣""无效""不良"状态向"理想"状态不断演化,实现P2P网贷平台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双重帕累托改进。
[期刊] 征信
[作者]
盖静
随着国内P2P行业的野蛮生长和风险的不断暴露,监管当局对行业的态度也由重发展向重监管的方向转变,从2015年第一部互联网金融监管法规的出台,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行动,再到限额管理、信息披露、银行存管等监管法规的不断落地,行业正在经历一个深度调整期。业务量结束野蛮增长进入理性增长,整体收益率下滑,行业结束零门槛进入高门槛阶段,运营成本大幅攀升,大量平台陷入倒闭潮,平台面临合规转型与破产退出的艰难选择。今后,监管当局应当关注平台的可持续经营风险和资金安全,关注停业平台的市场退出工作,多种手段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实现在监管框架下的良性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马理 代军勋
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正逐渐发展成为银行监管的核心。新巴塞尔协议调整后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将会影响银行信贷选择的风险偏好和行为,并对经济产生值得关注的效应。一方面,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和新巴塞尔协议下资本充足率计算方式的调整,必然使银行以更为谨慎的态度调整信贷行为,银行在贷款选择中会降低风险偏好;另一方面,作为银行整体行为调整的效应,它将会导致银行信用紧缩。这两方面的影响的结果,在我国将最终导致银行大幅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在目前我国银行业缺乏补充资本金的途径的情况下,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从逻辑上而言可能会日趋严重。
关键词:
资本充足率 风险偏好 信用紧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启跃 黄宪
随着中国版"巴塞尔Ⅲ"的实施,探究银行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对货币当局提高宏观调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了我国27家商业银行季度数据,对资本监管政策实施前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能够显著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资本监管的实施弱化了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同时,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存在非对称效应,扩张性政策的效果要强于紧缩性货币政策,资本监管的实施增强了紧缩性政策的效果,减弱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邹秀清 郑卓琳 顾嘉雯 张燕
近年来,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不良贷款额持续攀高,违规贷款现象时有发生。加强和完善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监管,是政府部门面临的严峻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次从监督主体视角构建了政府监管部门、商业银行和房地产开发商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多主体交互博弈行为演化过程的数值仿真分析各成本收益参数变动对于三方策略选择的影响,探究各要素对博弈系统演化到理想状态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开发商是否提供真实的贷款申请材料主要受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利息的影响;(2)提高房地产开发商造假虚报的成本有利于推动其信用建设,规避贷款风险;(3)政府监管部门抽查监督的成本会影响其监管方式与概率,其得到的资助补贴与公众关注监督程度的增加均会促使监管力度增大;(4)加大对违规银行的罚款会使商业银行审慎发放贷款。据此,从贷款利率、开发商造假成本、监管部门补贴与处罚力度、公众监督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鞠传霄
2017年11月以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整顿现金贷业务的政策。论文结合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背景分析了现金贷的现状,指出了现金贷产品在利率、风控、催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肯定了现金贷存在的价值。在对现金贷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金贷监管政策从存量平台和增量平台两个维度进行了思考,并从监管机构和法律法规建设两个方面总结了美国发薪日贷款的监管经验,对我国现金贷监管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现金贷 监管政策 发薪日贷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党鸿钧
现金贷最初起源于美国"发薪日贷款"(Payday Loan),通常由借款人给放贷人提供一张包括本金和利息的远期支票,约定贷款人在借款人的发薪日持支票向银行兑付完成还款,是一种面向次贷人群,期限为一至四周,金额一般在100~1000美元,具有无抵押、无担保、无消费场景、无指定用途、高利率等特点的小额现金贷款。近年来,我国现金贷业务发展迅猛,经营粗放、烂放贷款、畸高利率、暴力催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静
我国"现金贷"业务发展伊始即与互联网、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这增加了监管难度,对监管机构提出新的挑战,但"现金贷"业务具有存在的现实价值,因此无论各国监管政策宽严,都将长期存续与发展。因此,欧美国家"Payday Loan"业务几十年的发展和监管历程对我国"现金贷"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现金贷” 科技创新 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叶文辉
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技术的支持下,一种主要面向低收入群体的现金贷业务迅猛发展,成为互联网金融与个人消费金融融合发展的代表性产物。由于目前国内互联网现金贷业务存在监管"盲区",导致出现"隐形"高利率和逾期高罚金、信用违约风险高、信息披露不规范、暴力非法催债等问题。本文对国内互联网现金贷业务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重点剖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风险和问题,并在借鉴发达国家"发薪日"贷款监管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互联网现金贷业务监管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