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8)
- 2023(7365)
- 2022(6073)
- 2021(5533)
- 2020(4594)
- 2019(10260)
- 2018(10160)
- 2017(18541)
- 2016(10367)
- 2015(11658)
- 2014(11654)
- 2013(11253)
- 2012(10418)
- 2011(9534)
- 2010(9727)
- 2009(9219)
- 2008(9212)
- 2007(8606)
- 2006(7694)
- 2005(6949)
- 学科
- 济(37500)
- 经济(37431)
- 管理(35775)
- 业(27009)
- 企(22899)
- 企业(22899)
- 制(12802)
- 财(12197)
- 农(12063)
- 中国(11577)
- 环境(11514)
- 方法(11319)
- 地方(10947)
- 业经(10339)
- 学(9767)
- 数学(9079)
- 数学方法(8948)
- 体(8739)
- 划(7893)
- 农业(7643)
- 体制(7342)
- 银(7264)
- 银行(7251)
- 和(7142)
- 融(7049)
- 金融(7046)
- 行(6939)
- 务(6867)
- 财务(6835)
- 财务管理(6816)
- 机构
- 学院(144846)
- 大学(144110)
- 济(55924)
- 经济(54499)
- 研究(52596)
- 管理(52222)
- 理学(43545)
- 理学院(42958)
- 管理学(42207)
- 管理学院(41932)
- 中国(40154)
- 科学(32598)
- 京(31532)
- 财(29852)
- 所(26271)
- 农(24643)
- 中心(24401)
- 江(24359)
- 研究所(23499)
- 财经(22007)
- 业大(21454)
- 院(20087)
- 北京(20010)
- 范(19728)
- 经(19721)
- 师范(19523)
- 州(18908)
- 农业(18793)
- 省(18719)
- 经济学(16891)
- 基金
- 项目(97365)
- 科学(76414)
- 研究(72439)
- 基金(69375)
- 家(61248)
- 国家(60760)
- 科学基金(51403)
- 社会(45777)
- 社会科(43202)
- 社会科学(43193)
- 省(38602)
- 基金项目(36856)
- 划(32845)
- 教育(32819)
- 自然(32721)
- 自然科(31707)
- 自然科学(31697)
- 自然科学基金(31091)
- 编号(28966)
- 资助(26884)
- 成果(24170)
- 制(23541)
- 重点(23157)
- 发(21688)
- 课题(21573)
- 部(21242)
- 创(20292)
- 创新(19176)
- 国家社会(18941)
- 性(18328)
共检索到233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路文海 向先全 刘捷 刘书明 许艳 付瑞全
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区划,是全面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因此,应从法律地位、空间布局和管控制度等方面,研究探讨海洋生态红线区和海洋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应从构建完善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体系与选划技术方法、提升海洋生态红线区的管控能力、加强涉海多部门沟通、推进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加强海洋生态红线区与海洋功能区制度的衔接。
关键词:
海洋生态红线区 海洋功能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潇 孙瑞杰 姚荔
海洋主体功能区制度目标是通过政策机制引导和约束各区县按照各自海洋主体功能来规划、管理、利用和保护海洋空间,基本特征是综合性与差异化。制度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承启"发展类规划"与"布局类规划",二是把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概念付诸实际政策设计,据此提出空间管理、综合经济、资源节约、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五个方面的"1+1+3"政策体系。落实海洋主体功能区制度必须处理好国家、省级、市县三个层面对政策的强制性和自由裁量权,配套统一的动态监测、差异化的评价考核、统一的考核结果应用模式。
关键词:
海洋 主体功能区 制度 框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戈华清
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中的确立,为重点海洋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海域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与兜底性条款。该制度在渤海区经历四年的实践后再通过《海洋环境保护法》确定,不仅呈现了海洋保护中生态功能修复的必要性,也体现了海洋保护中生态系统健康保护的重要性。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功能是海域生态安全维护与生态秩序维持的核心,也是海域使用权有效行使的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权公平行使的前提。为了真正体现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的规制性作用,将具体功能定位为强制、纠正、兜底,在该制度的实施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华梅 谢健 陈绵润 贾后磊 郑淑娴
文章回顾了生态红线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总结了我国海洋生态红线顶层设计框架,即从国家战略定位、红线制度设计和管理实施三个层面来展开。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下,提出我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体系的构建设想,共分为四个阶段:(1)技术标准体系,是红线制度确定的基础;(2)海洋生态红线基本管理办法,确立海洋生态红线的施行程序及行政地位;(3)海洋生态红线配套制度,主要从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手段等方面来确保海洋生态红线的有效实施;(4)海洋生态红线后评估,包括绩效评估和监督考核,从行政体制上保证制度的有效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华梅 谢健 陈绵润 贾后磊 郑淑娴
文章回顾了生态红线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总结了我国海洋生态红线顶层设计框架,即从国家战略定位、红线制度设计和管理实施三个层面来展开。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下,提出我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体系的构建设想,共分为四个阶段:(1)技术标准体系,是红线制度确定的基础;(2)海洋生态红线基本管理办法,确立海洋生态红线的施行程序及行政地位;(3)海洋生态红线配套制度,主要从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手段等方面来确保海洋生态红线的有效实施;(4)海洋生态红线后评估,包括绩效评估和监督考核,从行政体制上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力 王景福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继而提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表明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从生态红线的内涵、特征出发,研究生态红线的实施意义和筑牢生态红线的保障措施,并以深圳为例,论证生态红线的制度建设。生态红线是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的生命线,筑牢生态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有利于开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筑牢生态红线,一要依靠科学研究,通过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合理规划红线范围,二要靠机制创新,完善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实施严格的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创新生态红线保护利益补偿机制。
关键词:
生态红线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成 吴传清
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战略,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域和难点区域。参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的要求,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0-2016年全国31个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指数。研究发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进展缓慢、绿色发展阻力较大、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力度不强等是制约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促进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提高城镇化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构建农产品主产区乡村振兴新格局,巩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建立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施行差异化的主体功能区绩效考评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意如 陈辉 向鲜花
我国海洋环境治理中存在制度、机制、执行、问责等方面的治理困境,而这主要归因于整体视角海洋环境治理体系缺乏。西方发达国家海洋环境治理实践经验表明,高质量的海洋环境治理一般要满足整体思维、全程治理、全面合作、联动问责四个特征。借鉴成功经验,提出以海陆统筹协调发展为目标,以主体功能区为环境治理基本单元,全程合作治理海洋环境的海洋主体功能区生态预算,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海洋环境治理模式的不足,为海洋环境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向鲜花 石意如
我国海洋环境治理绩效评价存在"四重四轻"现象,导致绩效评价机制与海洋环境治理模式错位,严重影响海洋环境治理效果及海洋主体功能区生态预算治理PSR评价。借鉴发达国家(地区)海洋环境治理绩效评价实践的成功经验,基于陆海统筹视阈,对不同海洋主体功能区生态预算治理PSR设计差异化指标,建立将海洋环境治理动态绩效与预算治理能力纳入评价范畴的区域海洋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管筱牧 李震
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石。西方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并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政策和配套措施。我国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的新视角,而海洋保护区管理作为海洋环境的综合管理工具也正逐渐被接受。通过归纳现阶段东营黄河三角洲海洋生态保护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主要发展模式与路径,在黄蓝国家战略规划部署下为海洋保护区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海洋生态文明 海洋保护区 公众参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迅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一,同时要求把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大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作为我国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前主要依靠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生态保护和维持经济发展,受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开发性、商业性、民间性等多渠道资金很难进入。因此,如何构建和优化适合生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靳利飞 刘天科 南锡康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融合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制度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得以落实成为全新命题。总体来看,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内涵不断深化与扩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较为清晰、覆盖范围逐年扩大以及补偿标准日渐完善,但还面临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缺乏与生态产品价值机制的深度融合、尚未明确规定补偿目标的具体程度、未实现重点生态功能区全覆盖、测算方法对生态系统差异性考量不足等困境。在此基础上,本文按照以驱动区域利益协调为主线,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双重目标为出发点的基本思路,并从推动补偿政策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深度融合,强化环境保护目标,拓展覆盖范围,优化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梅
公众参与生态红线制度,可以有效提高生态红线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生态红线"划得定"、"守得住"。全面推进公众参与,首先是要健全公众全过程参与生态红线制度实施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公众参与的权利与义务;其次是要建构有序高效的公众参与模式,为公众提供便捷、低廉、高效的多元化参与平台,畅通公众参与途径和渠道;再次是要从信息公开、程序完善、反馈及时三个方面来提高公众参与的实效。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生态红线制度 环境保护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林 于延帧 沈春蕾
海洋是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山东自贸试验区依托区位优势,发展海洋特色产业,围绕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取得了不小成绩。然而,相对薄弱的海洋产业基础抑制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所能发挥的倍增效应,制度创新尚未有力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有效促进海洋产业低碳绿色发展、有力促进陆海产业联动发展。制度创新在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促进口岸功能完善以及加强环境保护与资源养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推动海洋产业提质增效,完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链,促进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推进陆海统筹一体化发展,通过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赋能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涌
近年来中央财政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转移支付体系,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破解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仍面临很多挑战,今后中央财政应在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同时,继续与各部门和地方密切配合、综合施策、共同推动。
关键词:
生态 转移支付 主体功能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