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4)
2023(8601)
2022(7809)
2021(7469)
2020(6264)
2019(14687)
2018(14779)
2017(28946)
2016(15826)
2015(17890)
2014(17913)
2013(17754)
2012(16210)
2011(14438)
2010(14183)
2009(12787)
2008(12292)
2007(10443)
2006(8970)
2005(7609)
作者
(45177)
(37180)
(36881)
(35122)
(23815)
(17838)
(16811)
(14795)
(14137)
(13178)
(12915)
(12332)
(11705)
(11644)
(11481)
(11266)
(11182)
(11126)
(10516)
(10424)
(9266)
(9023)
(8869)
(8432)
(8289)
(8282)
(8257)
(8140)
(7423)
(7413)
学科
(60788)
经济(60716)
管理(44696)
(42417)
(35885)
企业(35885)
方法(30680)
数学(26432)
数学方法(26131)
(15421)
(14631)
中国(14532)
(14294)
业经(13379)
地方(12635)
理论(10935)
(10826)
贸易(10822)
(10688)
(10496)
农业(10365)
技术(9939)
环境(9750)
(9548)
(9547)
财务(9490)
财务管理(9475)
教育(9116)
企业财务(8980)
(8615)
机构
大学(222184)
学院(219482)
管理(92274)
(83000)
经济(81097)
理学(81059)
理学院(80184)
管理学(78845)
管理学院(78461)
研究(70259)
中国(50079)
(47298)
科学(45483)
(36414)
(34845)
业大(34162)
(33578)
研究所(32157)
中心(31618)
财经(30139)
北京(29868)
(29780)
(29367)
师范(29103)
(27428)
农业(26441)
(25729)
(24942)
师范大学(23716)
经济学(23631)
基金
项目(157678)
科学(123287)
研究(115768)
基金(113741)
(98615)
国家(97793)
科学基金(84180)
社会(70737)
社会科(66919)
社会科学(66901)
基金项目(61600)
(61552)
自然(55973)
自然科(54638)
自然科学(54628)
自然科学基金(53614)
教育(52694)
(51890)
编号(48025)
资助(46978)
成果(38508)
重点(34568)
(34558)
(32967)
(32788)
课题(32237)
创新(30452)
科研(30274)
项目编号(29983)
教育部(29547)
期刊
(86309)
经济(86309)
研究(62721)
中国(35878)
学报(35072)
科学(32239)
管理(32106)
(29809)
大学(26187)
(25596)
教育(25064)
学学(24489)
农业(21542)
技术(18575)
(15117)
金融(15117)
业经(14446)
图书(13501)
财经(13485)
经济研究(13208)
理论(12069)
科技(11558)
实践(11414)
(11414)
问题(11307)
(11269)
(10562)
情报(10467)
技术经济(10457)
现代(10033)
共检索到302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紫琼  
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中国文化发展构建了良好的环境,使得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得到迅猛发展,中日比较文学更是成为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的热门领域。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国高校的汉语文学系或外国汉语文学系,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只有明确研究的定位与特色才能从源头上弥补不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一书从研究课题和方法入手,以文学史的时代顺序和代表作品为纵线,介绍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界的研究成果,加深读者对于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认识与理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姚继中  
关于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目前在国内作为热门学科发展得非常快。然而,由于该学科是在两个不同的平台上各自发展,相互之间缺少有效的统合与交流,致使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出现了一些十分重大的方向性问题与方法问题。以日本文学研究在中国、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中日比较文学之未来———方法论为议进行阐述,可以对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宁  
关于当代比较文学的特征和热点话题,不同的学者已经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我的看法是,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国际比较文学界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新的转向,也即所谓的"世界转向"(world turn)。这一"转向"的特征在于从以往的一对一的比较研究逐步转向一种总体的、综合的、比较研究,实际上体现了总体文学的特征。具体说来,就是将过去的那种专注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或另几国文学的影响以及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另几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蒋承勇  
一学术研究发展到今天,像“比较文学”是一个学科还是一种方法之类的问题,学界同仁通常会认为没有必要讨论。不过笔者并不这么看。在比较文学刚刚兴起的19世纪,以克罗齐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比较文学不是一个学科,而仅仅是一种方法时,对力主比较文学成为一个学科的学者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尔后,经过众多学者反复论证和研究实践,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庆本  
主持人语:上个世纪70年代,一些港台学者打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大旗,提出与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相并列的"阐发法",初步显示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自信"。随着比较文学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在海内外中国比较文学学者的共同努力下,"阐发法"经过"单向阐释"向"双向阐释"的过渡,已然发展为今天作为比较文学中国范式的"跨文化阐释"。跨文化阐释追求不同文化之间平等交流互鉴,因而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全球民粹主义盛行的今天,面对新冠病毒疫情,我们有必要重申跨文化阐释中国范式所追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理念,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璟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对旅游文学研究在研究基础、内容、方法以及应用上都有很大的拓展和深化。在查阅国内十余年来众多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旅游文学的专著和教材、内涵和发展、旅游与文学的关系和旅游文学的应用价值、研究的时空范围和学科边界、作家作品及专题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最后提出旅游文学未来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傅丽  
女性文学是指由女性执笔所写或具有女性性质的文学,通过揭示女性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对社会女性的成长及女性意识的觉醒起到警示作用。英美文学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女性文学的发展源头,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具有一定象征意义,为当前社会男女平等发展奠定基础。由齐心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6月出版的《多维视角下英美女性文学研究》一书,基于女性意识的崛起和性别歧视的弱化,从英美文学的小知女性形象、英美黑人女性主义文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宏伟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能够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业水平,是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的最后环节,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以W高校中文系近5年来比较文学方向的毕业论文为依据,认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逐年提高,产生了一些优秀论文,但是学生仍然存在心态上不够重视、过分依赖教师、选题偏大、理论运用生硬、缺乏学术规范等问题。作为指导老师应随时关注学生论文写作的进展,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提升论文质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大文  徐宗学  李哲  袁星  王磊  缪驰远  田富强  田立德  龙笛  汤秋鸿  刘星才  张学君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水文学研究经历了由经验到理论、由简单过程到复杂系统、由定性描述到定量模拟的发展历程,其学科体系演进与科学技术进步及社会发展需求紧密联系,并由此衍生出诸如生态水文学、气象水文学、冰冻圈水文学、遥感水文学、同位素水文学、城市水文学、社会水文学等多种交叉研究领域与分支学科。当今水文学研究在水文多尺度观测、陆面—水文—社会耦合模拟及多源观测—模型同化技术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水文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未来水文学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现平  
比较教育学与比较文学在近两百年成长中,有着惊人相似的学科发展历程、学术品格特质和现实问题困境。这说明它们存在着共同的命运、共同的需要、共同的利益,应走到一起同舟共济。所以本文建议两门学科结成合作伙伴,引入“比较学科”和“比较科学”研究平台,成立比较科学研究中心,推动跨学科的联合与合作。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辉  
什么是比较文学?对比较文学学者而言,这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无疑是一个困难而重要的问题。英国比较文学学者苏珊·巴斯奈特在《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一书开篇就曾说过:"凡是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人迟早都得尝试回答这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什么是比较文学?"~((1))巴斯奈特的这个说法,看似平常,却也难免会让人感到有几分"多余"。不断追问学科的定义和真正外延和内涵,难道不是任何一个学科发生发展的必要前提吗?岂止是比较文学的学者需要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朱祖林  刘盛峰  史增民  
网络教学以资源共享、时空不限、交互协作等优势为远程教学双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要将这种优势和便利转化为实践,首先必须要有合理的教学设计。我们希望通过“基于网络环境的《比较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为开展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提供个案经验。本文主要介绍了该课程的网络教学设计与实践检验结果。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慧林  
艾伦·米勒(Allen Miller)曾就"当今比较文学的使命"撰文,通过柏拉图、海德格尔、西塞罗和孔子,讨论"作为知识的智慧与作为行动的智慧"(Wisdom as Knowledge and Wisdom as Action:Plato, Heidegger, Cicero and Confucius)。而缘此展开的问题,其实就是"作为方法的比较文学"及其可能。这样的问题之所以必要,或许是因为语言、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施旭  
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是中国学术界,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最早探索中国、中国性、中国学派、中国道路的领域,先于国内许多其它社会学科门类,如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因此,可以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领先、具有前瞻性和创意性的学科,也是我们中国社会科学中的骄傲。而且对于至今仍然盲目追随西学,疏于民族文化自觉的学科来说,中国比较文学界也是一个榜样。这里我想主要从我的文化话语研究和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的角度,谈谈中国文学研究中国化的发展战略,特别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建设目标与任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付飞亮  
介绍了曹顺庆先生在比较文学博士生的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曹顺庆老师以重视基础、中西打通为教学原则,采取的培养方式包括引导博士生阅读中华文化元典,背诵古代文论名篇;使用双语教学,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精心设置课程,实现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强烈对撞;鼓励博士生参加各种学术实践;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指导确立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及研究内容;重视研究生德育与身心健康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