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53)
2023(4333)
2022(3538)
2021(3255)
2020(2640)
2019(6093)
2018(5643)
2017(11375)
2016(5719)
2015(6363)
2014(6284)
2013(6294)
2012(6045)
2011(5319)
2010(5769)
2009(5636)
2008(4471)
2007(4145)
2006(3703)
2005(3563)
作者
(15373)
(12853)
(12565)
(12115)
(7896)
(6222)
(5900)
(4998)
(4809)
(4686)
(4314)
(4272)
(4072)
(4001)
(3962)
(3944)
(3796)
(3745)
(3728)
(3522)
(3303)
(3124)
(2974)
(2951)
(2856)
(2851)
(2752)
(2746)
(2588)
(2564)
学科
(26182)
经济(26160)
(24733)
金融(24731)
(21390)
银行(21386)
(20879)
(16504)
中国(14878)
管理(13848)
(12785)
企业(12785)
中国金融(10849)
地方(10313)
(8974)
(7854)
(7771)
方法(7134)
数学(6612)
数学方法(6562)
(6322)
农业(6116)
业经(6057)
(5645)
财务(5632)
财务管理(5626)
企业财务(5442)
(5221)
贸易(5208)
(5038)
机构
学院(75456)
大学(73999)
(35616)
经济(34804)
中国(28896)
研究(28191)
管理(26073)
理学(21646)
理学院(21407)
管理学(21107)
管理学院(20986)
(17168)
(15767)
中心(15492)
银行(15251)
(15050)
科学(14467)
(14357)
(14278)
金融(14009)
(13951)
财经(13276)
(12889)
研究所(12474)
人民(12191)
(11980)
经济学(11952)
(11402)
国人(10940)
经济学院(10933)
基金
项目(48497)
研究(38054)
科学(37844)
基金(34859)
(29821)
国家(29563)
科学基金(24882)
社会(24558)
社会科(23415)
社会科学(23412)
(18784)
基金项目(18435)
教育(16704)
编号(15759)
(15649)
自然(14245)
资助(14228)
自然科(13920)
自然科学(13918)
自然科学基金(13669)
成果(13525)
(12071)
重点(11293)
课题(10945)
(10890)
(10796)
(10710)
(10557)
国家社会(10492)
发展(10195)
期刊
(40013)
经济(40013)
(27035)
金融(27035)
研究(25978)
中国(17512)
(13133)
(12731)
学报(9321)
科学(8977)
管理(8972)
农业(7844)
教育(7799)
大学(7533)
学学(7170)
财经(6703)
国际(6640)
经济研究(6013)
技术(5827)
(5730)
业经(5698)
(5147)
问题(5037)
中国金融(4787)
世界(4783)
(4331)
论坛(4331)
理论(4263)
农村(4248)
(4248)
共检索到130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彼得·迪图斯  柳力扬  党媛  
欧洲地区和亚洲地区需要加强关键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国际支付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持续的稳定繁荣和进一步发展2001年底,中国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回望当时中国的愿景,反思20年来世界的变化,并鉴于这些变化,仔细审视何种政策目标为变局之下的恰当选择。笔者认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恩鸿  
综观全球,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金融经济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本文从欧亚地区金融合作的现实性意义出发,分析了欧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可行性以及面临的主要障碍。最后,作者指出欧亚地区金融合作总的构想:整合区域比较优势,拓展金融媒介宽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米军  
为了推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经贸对接合作,金融势必要迅速融合到对接合作的战略框架及其所衍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中,从而对"一带一盟"的实施给予全方位的支持。目前,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金融合作缺乏紧密性和约束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尽管经济开放程度较高,但双方的生产要素流动性存在障碍、贸易依存度和融合度低、贸易产品多样化程度不足、经济周期不具有显著的趋同性、通货膨胀相关性低以及汇率波动差异大,这说明双方不具备金融深度合作的条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双方金融的功能性合作创造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为深化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金融合作,应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切实处理好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金融合作的角色定位,加强人民币供给机制建设,构建多元均衡的投融资合作机制,健全双方国际金融监管协作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温健纯  常雅丽  
欧亚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合作进程中关注的地区之一。欧亚经济联盟的产生使得"一带一路"在欧亚地区国家的推进中存在共通之处。对欧亚地区国家而言,基于其经济发展态势、金融发展现状、与中国经济合作现状等方面考虑,通过金融合作推动欧亚经济合作,进而提升欧亚地区国家在"一带一路"中的参与度是有可能且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其中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我国应着重从提升双方接受程度、打造金融合作框架和针对性开展金融合作等方面构建欧亚经济合作的金融支撑体系的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筱原兴  王于苗  张虎  
本文是日本国际货币研究所前专务理事筱原兴先生专投本刊的稿件。作者曾参与1997年金融危机后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文章分析了"清迈倡议"的形成、变革及取得的成果;针对流动性危机对策、地区监控体系、新的区域金融机构以及亚洲货币单位等问题阐述了日本官方和学界的看法。特别针对由中国负责的"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工作组撰写的政策建议提出了意见,主张在CMI发展和变革的基础上推进亚洲货币基金的建立和发展,并指出日中两国紧密合作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士新  
上世纪末的东亚金融危机促使该地区各国为自救和互救、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提出了各项合作倡议,逐渐形成了清迈倡议双边货币互换安排。为减弱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风险,东亚各国推进了清迈倡议多边化,地区外汇储备库不断扩容,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挂钩的比例不断减少。为增进和巩固地区经济与金融合作的效率,东亚各国加强了相应的机制建设,建立了东盟+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整合了经济评估和政策对话的进程,为促进东亚地区持续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技术保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肖立晟  王永中  张春宇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海洋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全球各主要海洋金融中心都具有自身的特色。香港地区在港口、航运和相关专业服务上具有国际竞争力,新加坡政府主导的优势明显,伦敦在海洋金融服务业上处于领先地位,挪威新兴海洋产业集群是海事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中国的海洋金融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强对市场的引导作用,构建海事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附加值、深化产业链的国际化程度,夯实海洋金融基础;重视风险管理,为海洋金融构建宏观审慎与微观监管的制度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逯新红  
中欧金融合作是固有诉求,双方金融合作涵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合作、金融基础设施合作、全球金融治理与货币政策协调、金融监管等诸多领域。中欧金融合作存在竞争关系,但评估其成本和收益,双方合作的共同利益要远远大于竞争带来的危害,未来十年中欧金融合作的空间和潜力巨大。中欧金融合作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中欧金融合作的主要障碍第一,中欧金融合作程度远低于贸易合作。近年来,中欧双边贸易保持稳定,欧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逯新红  
中欧金融合作是固有诉求,双方金融合作涵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合作、金融基础设施合作、全球金融治理与货币政策协调、金融监管等诸多领域。中欧金融合作存在竞争关系,但评估其成本和收益,双方合作的共同利益要远远大于竞争带来的危害,未来十年中欧金融合作的空间和潜力巨大。中欧金融合作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中欧金融合作的主要障碍第一,中欧金融合作程度远低于贸易合作。近年来,中欧双边贸易保持稳定,欧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乾亘  
今天,中国追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取得成功,财政、金融、企业的改革乃是关键所在。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宪举  
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近十年来,中国和欧亚国家之间的人文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主要成果体现在中国与欧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明显增加、教育和旅游合作得到加强等。存在的问题是国家间合作程度不平衡、官方和民间合作不平衡、一些国家仍不同程度地流行“中国威胁论”、我国的“软实力”和国际传播作用较弱等。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大国竞争和自身等原因。为此,要强化与欧亚各国的人文联系和交流互动,尤其是改善与印度的人文关系,同时,加强国际媒体传播和教育“走出去”的工作,使欧亚国家人民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让更多青年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成为“知华派”和“友华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提供了契机,此后十年来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虽然步履缓慢,但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表明了其从象征性的合作向实质性的现实合作开展的进程。对今后的东亚金融合作,笔者提出了五条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一带一路"的金融合作重点在亚欧合作。推动亚欧金融合作,对亚洲和欧洲实现强劲复苏,促进跨区域经济整合,重塑经济发展活力,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亚欧金融合作,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系统整体效率,为亚欧之间持续扩大贸易和投资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欧盟"容克计划"、"英格兰北部经济中心"等亚欧地区的发展规划,也提供了强大、高效的投融资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