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5)
2023(13262)
2022(11415)
2021(10602)
2020(8721)
2019(19990)
2018(20127)
2017(38191)
2016(20738)
2015(23398)
2014(23555)
2013(23405)
2012(21825)
2011(19747)
2010(19858)
2009(17917)
2008(17295)
2007(15360)
2006(13648)
2005(12176)
作者
(61614)
(50912)
(50645)
(47846)
(32489)
(24350)
(22934)
(20083)
(19364)
(18309)
(17377)
(17188)
(16229)
(16204)
(15662)
(15578)
(15149)
(15046)
(14521)
(14491)
(12747)
(12745)
(12252)
(11637)
(11407)
(11388)
(11388)
(11241)
(10311)
(10073)
学科
(89070)
经济(88987)
管理(59895)
(59067)
(47671)
企业(47671)
方法(35982)
数学(30597)
数学方法(30273)
中国(26236)
(24571)
地方(23868)
业经(20842)
技术(19240)
(18681)
(18450)
农业(17079)
(15540)
贸易(15525)
(14980)
(14657)
环境(14618)
理论(14357)
(14278)
(14010)
银行(13967)
(13531)
金融(13530)
(13448)
(13167)
机构
大学(295413)
学院(295390)
管理(118438)
(116893)
经济(114200)
研究(102711)
理学(101672)
理学院(100516)
管理学(98902)
管理学院(98369)
中国(75874)
(65079)
科学(64371)
(52078)
(51278)
(48971)
研究所(47313)
中心(46283)
业大(45007)
(44265)
北京(41917)
(41059)
师范(40675)
财经(40502)
农业(37936)
(37448)
(36788)
(36491)
技术(33510)
经济学(33410)
基金
项目(200903)
科学(157445)
研究(149216)
基金(143108)
(124347)
国家(123246)
科学基金(105591)
社会(92004)
社会科(87163)
社会科学(87142)
(79988)
基金项目(76570)
自然(68159)
教育(67963)
(66807)
自然科(66535)
自然科学(66523)
自然科学基金(65311)
编号(61931)
资助(58537)
成果(49939)
(46863)
重点(44870)
(43498)
课题(43064)
(42328)
创新(39418)
科研(37764)
项目编号(37724)
发展(37465)
期刊
(135001)
经济(135001)
研究(90147)
中国(61875)
学报(45738)
(45019)
管理(44534)
科学(43335)
教育(38482)
(36637)
大学(34462)
学学(32113)
农业(32010)
技术(29189)
(26217)
金融(26217)
业经(23889)
经济研究(20649)
财经(18949)
图书(17841)
问题(17503)
(16370)
科技(16328)
(16106)
技术经济(16071)
理论(14940)
现代(13852)
实践(13840)
(13840)
(13424)
共检索到446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克敬  周小寒  刘红梅  樊喜斌  
林业建设的长期实践表明,林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林业技术的进步。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各层面分析了林业技术发展对林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我国林业技术发展的现状—林业技术既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同时又存在很多不足,如林业技术成果转化率低、技术推广效益低、高新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等。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制约林业技术发展的因素:林业技术意识薄弱、投入不足、推广效益低下、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弱等,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林业技术的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智光  杨明辉  
从国外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林业经济预测技术中,选择若干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先进性的预测模型和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就国外林业经济预测技术的特点和发展动态问题,得出了一些值得我国相关研究借鉴的结论。
[期刊] 征信  [作者] 管晓永  陈红  
我国信用评价技术发展现状和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西方信用发达国家,而且远远滞后于国内蓬勃发展的信用建设事业的实践需要。通过中西方信用评价技术发展的逻辑比较以及与此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条件和学术风格的差异分析,探索信用评价技术发展的规律,寻求我国发展落后的问题与原因,并借鉴西方成功的经验,提出我国信用评价技术健康发展的基本方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大尉  李正风  胡明艳  
本文分析了新兴技术发展引发的社会风险,厘定了"技术治理"的内涵与目标。在此基础上,以欧美国家发展纳米技术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治理过程为例,探索了新兴技术治理的模式和主要路径,进而指出:中国在构建新兴技术发展环境的过程中存在着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对于技术风险问题认识不足、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传统影响、政府之外行动者参与力度不够等问题,并给出了发挥政府作为、科学共同体参与、加强安全性评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鲁兴启  
区域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特色经济,其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能使整个区域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在区域发展中,技术预见推动区域产业技术发展,它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导航器,对区域技术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有芳  
《林业经济》出刊100期了,这是一本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于一体,在国内林业经济学界有一定影响的刊物。自创刊以来,《林业经济》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以服务林业改革和建设为宗旨,围绕各个时期的林业中心工作,以学科理论研究为基础,大胆探讨林业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总结、交流各地林业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为促进林业科学决策,推动林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尹波  鲁若愚  
新兴技术发展管理不仅仅是"技术发展管理",而是广泛涉及新兴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管理思维、管理模式、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变革管理,而这些变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新兴技术企业必须具有和新兴技术产业特征相适应的持续创新的企业文化。本文首先讨论了新兴技术的产业特征,然后在Hof- stede的文化纬度模型和Schein的文化层次模型框架下,分析了新兴技术的产业特征对新兴技术企业管理的文化创新要求,总结出新兴技术管理的文化和文化创新特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潇婷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影响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并且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使得通过商业信息服务的渠道获取人们的行为数据变得具有可行性,而用户规模不断扩张以及在人群中比例的不断上升使得通过信息服务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丽兰  
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历史上正经历着一场以高技术为中心的新的科技革命。这场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力的发挥,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深刻的变革,它甚至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从而把整个世界推进到了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即高技术时代。几十年前谁也不会想到象楼房一样大的电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毛克盾  
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而提高生产力依靠的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文明进程就依赖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中西方科技的演进轨迹也是复合与错位并存,近代以来西方摆脱"黑暗中世纪"的阴影,快速发力,西方重理论研究的内蕴优势被发扬出来,领世界科技风骚,中国科技则因种种原因而后续乏力,直到第三次科技革命才又重新迈步。纵观中外科技发展历史,理论研究为先、良好的科技发展氛围和坚持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促进科技飞跃的原因所在。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郑晶  
对用于导弹寻的头的图像制导技术进行了1981-1990年10年的专利检索,包括美、英、法,日、德五国,共计检出302篇专利。对这些专利按成像、稳像、识别、跟踪四项分技术进行分别统计,得出各技术的专利流时间序列。用两种模型建模:一为最小二乘回归拟合,它提供了各技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及概略特征;二为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组,它是各技术之间动态关系的体现,提供了各技术发展的进一步的特征细节。最后,以分技术发展的稳定点划分出若干发展区段,分别给出了各分技术在各发展区段内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的定量描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殷继勇  邬文兵  
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村镇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对我国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我国村镇土地利用技术总体需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未来村镇土地利用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村镇土地利用技术发展原则,对未来我国村镇土地利用技术的发展重点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