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6)
2023(7204)
2022(5440)
2021(4757)
2020(3875)
2019(8450)
2018(8575)
2017(16489)
2016(9204)
2015(10358)
2014(10608)
2013(9987)
2012(8865)
2011(7834)
2010(8004)
2009(7768)
2008(7740)
2007(7179)
2006(6499)
2005(6432)
作者
(25586)
(21511)
(21274)
(20560)
(13622)
(10046)
(9688)
(8192)
(8087)
(7680)
(7465)
(7150)
(7089)
(6944)
(6851)
(6622)
(6380)
(6293)
(6176)
(6126)
(5540)
(5210)
(5183)
(4884)
(4871)
(4841)
(4835)
(4804)
(4287)
(4164)
学科
(35718)
经济(35645)
管理(32829)
(28989)
(24488)
企业(24488)
(13711)
(12749)
中国(12665)
(11689)
业经(11054)
方法(10562)
(10034)
数学(8499)
数学方法(8420)
体制(8324)
(7834)
银行(7824)
(7565)
财务(7537)
财务管理(7517)
(7443)
农业(7423)
企业财务(7153)
(7108)
金融(7106)
地方(6855)
(6350)
(6203)
(6120)
机构
大学(131083)
学院(130555)
(55539)
经济(54320)
管理(48145)
研究(44595)
理学(40464)
理学院(40059)
管理学(39457)
管理学院(39216)
中国(34919)
(30136)
(27637)
科学(24511)
财经(22576)
(21765)
(21688)
(20353)
中心(20332)
(19694)
研究所(19149)
经济学(17909)
北京(17188)
业大(16939)
财经大学(16594)
(16545)
(16467)
师范(16312)
(16261)
经济学院(15968)
基金
项目(83345)
科学(66732)
研究(63924)
基金(61158)
(52324)
国家(51889)
科学基金(45096)
社会(42779)
社会科(40511)
社会科学(40504)
(32377)
基金项目(31841)
教育(29339)
自然(26771)
(26705)
自然科(26144)
自然科学(26138)
编号(25867)
自然科学基金(25681)
资助(23602)
成果(22310)
(22246)
重点(19016)
(18917)
课题(18465)
国家社会(18331)
(18019)
(17508)
(17184)
教育部(16702)
期刊
(68023)
经济(68023)
研究(43304)
中国(31433)
(25356)
管理(20347)
(20154)
学报(18439)
科学(17552)
教育(15766)
(15214)
金融(15214)
大学(15102)
学学(14101)
农业(12934)
财经(12067)
技术(11129)
业经(10982)
经济研究(10508)
(10369)
问题(9253)
(6653)
现代(6583)
(6385)
(6275)
财会(6128)
会计(6114)
世界(6067)
国际(5982)
理论(5974)
共检索到209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厚文  高亮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早在60年代就已被提出来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本地区经济发展区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开展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已为整个亚太国家所认识。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以来,在它及其它亚太组织的积极推动下,亚太一体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4年11月茂物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在2010、2020年逐步实现区内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标志着亚太经济一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崔巍  
和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乃至世贸组织(WTO)一样,年轻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已被视为世界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组织。但是,它在法律上的非正式性却使人很难视其为传统意义的国际法上的国际组织。尽管它早已具有某些机制化特征(如确定了基本原则、目标,设立了秘书处和若干个委员会、工作组等),但在本质上,它仍是一个协商性论坛或一个正处于机制化初期的组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辉  
近来人们常常讨论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核心是逆周期调节。笔者认为,逆周期调节中针对金融机构的一些工具,如逆周期资本缓冲、预期损失准备金等可以大致理解为:金融机构为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在时间轴上建立的"损有余,补不足"机制。也就是在经济高涨期留存储备以冲销经济衰退期的损失,进而为熨平经济周期作出
[期刊] 征信  [作者] 闫海  
随着我国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公开市场业务的法律地位将逐步提升,但是公开市场业务法制发展较为滞后。人民银行应当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3条第2款授权通过法制建构推进公开市场业务的机制化,即优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丰富操作标的,适时取消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进一步改进公开市场业务决策、执行程序及权限,增加代表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一级交易商比例,从而扩大公开市场业务的传导范围;明确现券交易和回购交易,以及数量招标和价格招标等方式。
[期刊] 征信  [作者] 闫海  
随着我国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公开市场业务的法律地位将逐步提升,但是公开市场业务法制发展较为滞后。人民银行应当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3条第2款授权通过法制建构推进公开市场业务的机制化,即优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丰富操作标的,适时取消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进一步改进公开市场业务决策、执行程序及权限,增加代表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一级交易商比例,从而扩大公开市场业务的传导范围;明确现券交易和回购交易,以及数量招标和价格招标等方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海冰  
金融危机推动二十国集团(G20)上升为全球经济合作的首要平台,并开启了G20机制化进程。从本质上看,G20地位和影响力的上升是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必然结果。后金融危机时代G20能否发挥更大的作用,并逐步取代G8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依然面临主导权、动力、合法性、决策效率、议题设置等多方面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就中国而言,G20是机遇,更是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元  杜飞轮  曹玉瑾  
宏观调控是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经济增长、减少经济波动起着关键作用。从国际经验来看,欧美、日本各国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宏观调控框架,部分宏观调控已实现规则化、机制化,有良好的法治基础和机构保障。具体来说,美国的财政政策在预算管理和财政收支各方面均有固定机制,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之前主要遵守泰勒规则,如何将非传统货币政策这一应对危机时刻的货币政策机制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欧盟的财政政策包含一系列基本规则,用以约束其成员国的财政行为,货币政策在同一框架下制定与实施,采取两支柱法的信息组织评估方法;日本的宏观调控与欧美国家不同之处在于,以产业政策为核心,财税、金融等政策都是作为配套政策来保...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戚文海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大趋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表现出了较强的滞后性。构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化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指在东北亚区域范围内,以合作项目为主要纽带,以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为宗旨,由组织协调、资金筹措、信息传播、人才交流、咨询服务和多边法律约束等若干子机制构成,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务实、高效的功能。从东北亚地区区情出发,采取适宜的举措以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框架的形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彤  盛斌  
一、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走向谈判机制化的若干趋势APEC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主要涉及贸易和投资壁垒的拆除和市场准入,以及是否给予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问题。由于不同经济体参加APEC的动机与所持的立场不同,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形成了一套符合本地区特点、行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佟家栋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随后出现的经济衰退打断了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第二波经济全球化的高潮,出现了逆全球化,甚至在某些区域出现了逆区域化的现象。这些现象大大提高了全球经济恢复和增长的不确定性。在亚太地区,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迅速退出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协议(TPP),给该地区的经济合作带来冲击,逆全球化在亚太地区有蔓延的趋向。幸运的是,亚太地区"抱团取暖"的愿望非常迫切,激励了该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的进一步加强。在模式上,表现为由非机制化向机制化一体化升级。它将成为各国建立一个没有美国参加的国际贸易投资新秩序的新探索、新战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长健  李曦  
在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下,乡村治理的主体拓展至包括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农村社会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的政府、农民、市场、社会等四维治理主体。随着治理环境多样、治理主体多元、治理关系多维,各主体间的利益协调关系也会变得更为复杂。多对利益关系间的交互形成了多种利益矛盾:社区自治与政府管理间的博弈、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抵牾、乡村治理文化与法律规则间的冲突。协调这些利益,单靠法律治理是不够的,需要将软法治理引入到乡村治理的实践中,选择自治、德治、法治相统一的治理价值,进而形成软法治理的双重参与机制、效力约束机制与耦合衔接机制,用以弥合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规制困境,进而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中元  
由中国提出并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与各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理论分析表明"一带一路"机制化建设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是"一带一路"机制化建设的重要方式。采用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机制化建设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各经济体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会显著提高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因此,在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阶段,将发展导向与规则导向渗透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各个环节,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蔡鹏鸿  
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向2004 APEC领导人正式提交磋商亚太自由贸易协议(FTAAP)、筹建亚太自由贸易区倡议,这对APEC合作机制带来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FTAAP来龙去脉的基础上,认为APEC方式本质上是东盟方式的扩大和延伸,在其合作初期发挥过作用。现在,东盟制度性一体化建设日益强化。在此背景下,APEC改革锋芒必须针对其非约束性机制,因此FTAAP本质上突破了APEC非约束性机制。目前需要加强FTAAP研究,中国应当考虑参与。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机制建设,改善国际环境,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元  杜飞轮  
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是指形成宏观调控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协调的运行方式,核心是形成促进宏观调控作用有效发挥的内在力量。对应于宏观调控体系的各环节,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宏观调控决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二是调控目标确定和排序的机制化安排;三是调控政策手段搭配的机制化安排;四是政策工具选择的机制化安排;五是政策传导渠道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在实践中完善体系、探索模式,机制化的程度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从各个层面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1)宏观调控决策机制方面,多部门参与决策但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影响决策及时性;主要政策手段的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元  杜飞轮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建立以来,货币政策操作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与财政政策及其他政策手段共同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梳理总结10多年来货币政策框架调整改进和货币政策操作,可以发现我国的货币政策具有采用相机抉择模式、最终目标多元化、工具运用渐趋灵活、注重与财政政策协调搭配等特点。从货币政策机制化及政策有效性要求考虑,当前货币政策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连续性、稳定性与灵活性、应变性之间的平衡机制不健全;政策决策机制及决策信息公开机制有待完善;有效兼顾内外均衡目标的机制尚未建立,且兼顾经济结构优化目标的操作存在负面效应;政策工具运用上对数量型工具的依赖程度偏高;利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