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24)
- 2023(3767)
- 2022(2836)
- 2021(2937)
- 2020(2147)
- 2019(5099)
- 2018(5299)
- 2017(7939)
- 2016(5647)
- 2015(6617)
- 2014(6923)
- 2013(5807)
- 2012(5399)
- 2011(5022)
- 2010(5411)
- 2009(4476)
- 2008(4333)
- 2007(4382)
- 2006(4083)
- 2005(3474)
- 学科
- 教育(19616)
- 中国(11769)
- 济(9715)
- 经济(9713)
- 管理(8943)
- 理论(6500)
- 教学(6466)
- 发(5271)
- 农(5263)
- 学(5012)
- 发展(4720)
- 展(4598)
- 业(4536)
- 地方(4426)
- 思想(3773)
- 政治(3693)
- 学校(3669)
- 研究(3603)
- 思想政治(3516)
- 政治教育(3516)
- 治教(3516)
- 德育(3467)
- 革(3466)
- 高等(3370)
- 改革(3322)
- 制(3266)
- 学法(3096)
- 教学法(3096)
- 农业(3089)
- 企(2982)
- 机构
- 大学(64468)
- 学院(60254)
- 教育(27154)
- 研究(26031)
- 范(20528)
- 师范(20453)
- 师范大学(16909)
- 京(16652)
- 科学(14870)
- 管理(14783)
- 职业(13737)
- 济(13494)
- 中国(13464)
- 技术(12784)
- 经济(12641)
- 江(12599)
- 所(12410)
- 中心(11643)
- 北京(11632)
- 理学(11401)
- 理学院(11121)
- 研究所(11102)
- 管理学(10697)
- 管理学院(10545)
- 教育学(10407)
- 州(9812)
- 院(9783)
- 职业技术(9440)
- 技术学院(8403)
- 财(7783)
共检索到116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慧生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提升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前教育科研战线一项重大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一、深刻认识建设新型教育智库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做出重要批示。近期,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央关于智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慕海平
建设新型智库,既要遵循智库发展一般规律,准确完善智库功能定位,又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中国特色",始终坚持智库发展的正确方向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适应新形势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惠民
有关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以及管理体制改革、制度保障体系和组织领导等,有关文件都进行了深入阐释,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也做出了全面部署。新型教育智库怎么搞?我认为,深入学习和领会中央精神并结合教育的实际情况,可能是讨论这个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党和政府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支撑。建设中国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姗姗
在顶层设计的引领驱动下,高校智库在智库潮中渐趋鼎足之势。但高校智库同质化程度高、发展不均衡;研究成果转化难、贡献率低;影响力也不高,影响渠道又较为单一。为突破新型高校智库建设面临的困局,应构建一整套完备的高校智库评价体系。科学的智库评价能明确标准,是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指挥棒";能汇聚信息,是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听诊器";能改进效能,是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过筛网"。在新型高校智库构建过程中,以下几点尤为关键:在评价标准上,注重结果评价和系统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注重投入评价与产出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对象上,注重机构评价与项目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同行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平
教育智库建设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国教育科研院所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教育科研院所应自觉担当起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时代使命。教科院所要明确和坚定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方向,明确定位,发挥工作优势、体制优势和组织优势,以"五个突出"彰显教科院所的鲜明特色,实现科研重心、科研方式和科研组织形式的转变。要从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的高度,切实加强教育科研院所的自身建设;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加强教育科研领域的资源整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翟博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不是原来意义上各种研究机构的改版和翻版,必须更新思想理念,深化制度创新,以新视野、新思维、新途径、新模式,实现组织形式、管理方式、运行体制机制的全新变革。一、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不仅是国际决策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我国解决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飞 贺腾飞
建设新型教育智库是实现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机构在向新型教育智库转型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挥资政育人功能,助力教育改革与教育现代化进程,日益融入国家与地方教育决策体系及其实践。对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总体目标,教育科研机构的改革转型面临新的定位要求,转型过程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与困境。我国新型教育智库建设,需要在制度与政策、外部环境、内部体制机制以及自身知识生产方式、教育智库评价等改革方面有所作为。
关键词:
新型教育智库 现实困境 转型出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力
当前,相比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智库建设,教育智库力量还显分散,尚有很多改进提升的空间。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已进入全新阶段。一、精准锁定、开拓培育用户需求智库的外部需求可能多种多样,尤以政府决策最重要。事实上,不管有没有智库,政府决策需求都客观存在,但有了高水平智库,更有利于增强决策可靠性。现代社会中的新型智库生长和发展,重要的制度环境就是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高水平智库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的解决,对我国智库建设提出新要求、新期盼。同样,进入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期,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新问题与职业教育外部发展环境和支持政策有待完善等老问题的有效解决对职业教育智库建设提出新要求、新期盼。新时代职业教育新型智库应当怎么建,应当从以下几点考虑。
关键词:
新型智库 智库建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邵汉明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注重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重要功能,着力提升服务地方政府决策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出了一大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重要学术价值的精品成果,初步彰显了地方社科院在新型智库建设方面的实力和水平。一、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基本思路(一)坚持三个维度,打造特色新型智库1.突出特色智库建设。一是"满铁"研究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延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实际,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为此。中国保监会强调,保险行业要深刻领会"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进一步明晰保险业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发展定位和前进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尹德伟
新型教育智库是一种崭新的教育资源,是推动国家和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从新型教育智库的概念谈起,分析了其四项典型特征,规划了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四个方向。最后,提出了推动新型教育智库建设、均衡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四点建议:各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建设;增强智库流动,实现各地区资源互补;增强智库开放,实现各地区资源共享;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协调配置。
关键词:
智库 教育智库 教育资源 均衡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赟赟 曹楠
教育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既是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也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更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不断扩大的重要解释变量,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布是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分析新型教育智库的内涵和功能,梳理发达国家在教育智库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提出以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为目标,以教育智库建设为契机,新型教育智库建设背景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机制应积极组建国家教育资源智库、优化教育智库系统架构、加强智库人力资源建设、创新研究成果传播应用。
关键词:
教育智库 教育资源 均衡机制 对策研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鞍钢
一、高校社科界的重大使命与发展机遇中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担负了四大历史使命:服务决策、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任务,这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界发挥服务决策、咨政育人作用,在高校特别是名牌大学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3年5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教育部主持召开"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参加会议人员有教育部负责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毓民
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生长点。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具有鲜明的特色与比较优势,要把握正确方向、确立合理目标、遵循科学逻辑、挖掘基础资源、形成联动发力。在建设中要建章立制,提升智库咨政建言能力,突出智库专业发展优势,提升智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新型智库 顶层设计 建设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