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
- 2023(1301)
- 2022(1072)
- 2021(1122)
- 2020(883)
- 2019(2134)
- 2018(2096)
- 2017(3816)
- 2016(2407)
- 2015(2624)
- 2014(2601)
- 2013(2365)
- 2012(2207)
- 2011(1949)
- 2010(1907)
- 2009(1558)
- 2008(1481)
- 2007(1253)
- 2006(984)
- 2005(821)
- 学科
- 济(7457)
- 经济(7454)
- 方法(4549)
- 数学(4139)
- 教育(4135)
- 数学方法(4102)
- 业(3898)
- 管理(3581)
- 中国(3206)
- 农(2721)
- 企(2481)
- 企业(2481)
- 农业(1869)
- 理论(1796)
- 学(1494)
- 教学(1490)
- 地方(1451)
- 业经(1421)
- 发(1296)
- 技术(1242)
- 贸(1208)
- 贸易(1208)
- 产业(1166)
- 易(1163)
- 财(1149)
- 研究(1148)
- 文化(1098)
- 环境(1094)
- 和(1057)
- 发展(1044)
- 机构
- 大学(29668)
- 学院(28808)
- 济(10816)
- 经济(10581)
- 管理(10491)
- 研究(9847)
- 理学(9379)
- 理学院(9246)
- 管理学(9075)
- 管理学院(9010)
- 教育(6828)
- 范(6481)
- 师范(6444)
- 京(6209)
- 科学(5717)
- 中国(5372)
- 师范大学(5328)
- 农(4958)
- 业大(4555)
- 所(4522)
- 中心(4428)
- 江(4310)
- 研究所(4220)
- 财(3994)
- 北京(3949)
- 农业(3920)
- 技术(3658)
- 院(3494)
- 职业(3395)
- 财经(3387)
共检索到39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邓莹辉 谭志松
要解决长期困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对外出务工者文化素质的提高,促进其能"输得出去,能够提高";另一方面,要利用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使本地区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产业化转移。
关键词:
武陵民族地区 文化素质教育 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斌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比很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据官方数据"十三五"期间每年会有近300万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民的文化状况与科技水平都很低。未受过较高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其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较差,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淡薄,通常只能滞留于依靠传
关键词:
劳动力 新生代农民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根生 成梅 蔡梅良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4所高职高专院校1526名学生文化素质状况的调查,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文化素质 人文精神 高职学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闵远光
应用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因素:城镇推力和城镇拉力。分析显示:2000年到2004年,影响农民工进城的城镇因素中,城镇推力和拉力都有所增强,表明城镇因素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正日益加强。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转移 城镇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欣欣 黄祖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顺华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女性劳动力过剩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为使农村女性劳动力能够进行有效的转移,必须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各项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村妇女自身素质,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向城市和城镇转移。二是在农村就地进行技能转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若凡 刘晓保
一、上海劳动力就业转移的趋势 18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包括“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第二次现代化则是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金台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增强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影响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距离,因此,政府必须统筹规划,职业学校必须抓住契机,通过建立配套健全的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相关的激励竞争机制,从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职业教育 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远威
文化素质教育在本科院校取得了重要成就,对高职教育有着重要借鉴作用。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有着"知识本位"、"能力本位"等的误区,应该处理好高职教育中"职业性"与"教育性"的矛盾,走向"素质本位"。从高职院校教师的视角,学生素质现状与教师参与程度之间、学校重视程度与师生积极性之间存在反差,需要在高职院校教师育人理念、学校运行机制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化素质教育 困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苗瑞卿 戎建 郑淑华
本文在对托达罗模型和杨春瑰模型提出修正意见之后 ,综合了新古典主义和结构主义方法 ,重新建立了劳动力转移模型。通过对此模型的递推求解 ,本文分析了影响劳动力转移速度和数量的因素 ,论证了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的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颖
文章基于制度需求—供给模型,用外生制度因素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演进过程,提出劳动力要素的产权界定是自由转移的前提,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只能在公平的市场中实现。政府的作用是供给劳动力自由转移的制度。
关键词:
制度供给 制度需求 制度均衡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万明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及其相关影响的实证分析陈万明人们预言,21世纪的竞争,将主要是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潜能充分发挥的竞争。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本文试图对中国农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谭志松 谢陈陈
本文基于对武陵民族地区S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三种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形式:学校教育、托管教育和家族兼管式教育,并从教育机制视角分析了当前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在教育体系、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管理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王婧 郑汉文
大学生需要怎样的价值教育 ?近年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 ,为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而对大学生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究竟能否视文化素质教育为大学生价值教育的一种型态 ?能否视之为以价值观培养为本的通识教育的核心部分 ?本文尝试以南京大学推行的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个案 ,探讨大学生价值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黎齐英
文化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由于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交叉性、教育方法的相似性和教育者角色要求的同一性而具有融合的基础。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合理设置教育课程、提高教育者素质、开展第二课堂实践和实现校内外互融互通等途径,可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