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8)
2023(13825)
2022(11846)
2021(11185)
2020(9926)
2019(22771)
2018(22747)
2017(45008)
2016(23982)
2015(27281)
2014(27490)
2013(27081)
2012(25220)
2011(22555)
2010(22749)
2009(21535)
2008(21796)
2007(19770)
2006(17219)
2005(15832)
作者
(68559)
(56937)
(56914)
(54592)
(36396)
(27362)
(26326)
(22254)
(21618)
(20486)
(19341)
(19252)
(18044)
(18039)
(17922)
(17731)
(17230)
(17024)
(16536)
(16492)
(14132)
(14095)
(13807)
(13032)
(12951)
(12932)
(12699)
(12649)
(11514)
(11191)
学科
(97083)
经济(96965)
管理(71409)
(70153)
(57467)
企业(57467)
方法(48585)
数学(42512)
数学方法(41991)
(29535)
中国(28516)
(26740)
(26275)
银行(26129)
(25878)
(24619)
业经(20713)
(20215)
金融(20212)
(19436)
贸易(19418)
(19028)
(19026)
财务(18978)
财务管理(18933)
(18784)
企业财务(17980)
理论(16769)
地方(16672)
农业(16647)
机构
大学(346542)
学院(343709)
(144049)
经济(140943)
管理(136344)
理学(116103)
理学院(114895)
管理学(112989)
管理学院(112327)
研究(108170)
中国(93919)
(73592)
(72247)
科学(62927)
财经(57697)
中心(53653)
(53460)
(53268)
(52673)
(52243)
研究所(47686)
业大(47246)
北京(45721)
经济学(45116)
财经大学(43061)
(42607)
(42525)
农业(42216)
师范(42196)
经济学院(40868)
基金
项目(219559)
科学(173560)
基金(161404)
研究(161125)
(138568)
国家(137424)
科学基金(119298)
社会(103213)
社会科(97808)
社会科学(97782)
基金项目(85050)
(84547)
自然(77178)
教育(75418)
自然科(75402)
自然科学(75378)
自然科学基金(74025)
(71371)
资助(67371)
编号(66155)
成果(54219)
(50084)
重点(49064)
(45806)
(45581)
课题(44374)
教育部(43671)
科研(42734)
创新(42605)
人文(42538)
期刊
(156203)
经济(156203)
研究(107064)
中国(65388)
(58454)
(49903)
金融(49903)
管理(49695)
学报(48689)
(47250)
科学(45257)
大学(37839)
学学(35521)
教育(33742)
技术(29910)
农业(29887)
财经(29172)
业经(25510)
经济研究(24938)
(24883)
问题(21208)
理论(19058)
(17891)
统计(17500)
技术经济(17396)
实践(17314)
(17314)
商业(16753)
图书(16094)
(15818)
共检索到522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翟光宇  唐潋  陈剑  
本文基于我国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的现实背景,以数理模型和数值计算方式研究了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可能引致的潜在后果,发现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尽管能提高其资本充足比率,但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次级债的市场约束功能,有可能加剧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持债银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持债银行自身的风险承担、以及相互持有规模是导致次级债市场约束功能弱化的重要诱因,建议减少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的数量.减弱银行资产相关性并促进次级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晓林  靳瑾  
本文利用利差模型和发行决策模型对次级债市场约束作用的两个环节——市场监督和市场影响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目前次级债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效应基本不存在。次级债券的价格更多地取决于发债银行的资产规模或性质,而银行的发债决策受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上限的影响相当显著。鉴于市场约束对于辅助官方监管的重要意义,文章最后对目前我国次级债市场约束效力微弱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翟光宇  张永超  王金杰  
次级债权及存款债权对商业银行有市场约束作用,并且存款债权的市场约束不受次级债的发行而改变。但是次级债的发行一定程度上对存款债权构成了风险补偿。商业银行股东则没有发挥市场约束作用而且不受次级债发行的影响。因此应促进发挥次级债的市场约束作用,并且注意选择次级债的发行时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饶曦  徐冈  
中国银监会根据巴塞尔协议原则,于2003年11月,发出了《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该通知的出台,使各商业银行有望通过发行次级定期债务拓宽资本筹措渠道,增强资本实力,这将有肋于缓解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实力不足、资本补充渠道以及资本结构单一的状况。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现状及其影响,阐述了次级债与银行资本的互换机理,并对商业银行在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金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隆炯  刘红  
因次级债券的持有人风险大于其他银行债权人,所以有强烈的动机随时监督该银行的风险状况,并通过二级市场的活动对银行形成影响。文章运用最小二乘法(OLS)估计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对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功能进行实证分析,证明我国目前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功能存在,但次级债券发挥市场约束作用的条件尚不完全满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天  周丹丹  
发行次级债券提高资本充足率是我国商业银行今年来通行的做法,也获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次级债券发行利率的风险与收益的匹配问题往往容易被投资者忽视。本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风险,并通过实证分析来检验哪些因素与次级债券价格强相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蔡国喜  
本文通过分析2004年6、7月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情况,解释了次级债券发行中发行利率偏低的原因,认为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不能纯粹以增加附属资本为目的,而应充分考虑风险,从自身资产负债管理需要出发,着眼于提高银行竞争力;最后还就目前我国发展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提了一些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喻鑫  庄毓敏  李威  
次级债券与普通金融债券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清偿顺序靠后,且到期前不能提前赎回,这使得次级债券投资者格外关注发行银行的经营风险,也正是基于这一特性金融监管机构倾向于将次级债券作为银行市场约束工具来使用。从国外的实践和研究来看,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效果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通过借鉴国外研究方法,采用我国次级债券价格和银行风险指标对次级债券市场约束有效性趋势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以探讨影响我国银行市场约束效应的有关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天虹  
通过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中银行次级债券风险溢价因素的实证,结果显示,评级机构给予的级别与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风险溢价显著相关,债券级别越高,风险溢价越低。另一方面,市场似乎认为评级机构并未充分考虑不同债权优先级别的债券在违约情况下的损失程度的不同,混合资本债的级别并未与次级债和金融债的级别合理拉开。实证还发现当债券以浮动利率发行时,债券的风险溢价能显著降低;当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升时,债券需要向投资者支付更高的风险溢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友传  杨骏  
本文研究了银行次级债发行时的风险定价与市场约束情形。我们基于银行偿付结构中高级债、次级债、混合资本债和股权的优先清偿顺序,在银行资产价值的随机运动假设下,分别给出了银行对次级债债权人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以及次级债风险溢价的测度公式,并基于我国上市银行可观测的股权价值序列估计了其资产价值及其波动性,测度了发债银行在相对违约和绝对违约情形下的风险指标。在控制次级债的债项特征和债项主体特征后,研究了次级债的违约风险与其发行时的实际风险溢价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次级债定价未能适当地对银行违约风险作出显著地逆向反应,其发行时的"风险定价"与市场约束要求不完全一致。为了增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晓鸿  常春龙  
2007年8月,美国次级债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波及世界金融市场。研究次级债的概念,并对次级债危机的成因进行分析。对此次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此次危机中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但其中仍有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商业银行认真的思考和总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玉升  王效俐  
本文利用Black-Scholes的期权定价思想,把次级债券看成以银行资产为标的的期权组合,研究了次级债的定价问题。模型研究适用于两种不同优先级清偿规则的次级债定价方法、信用利差的性质,并给出实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彦文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进一步强调了操作性风险的重要性。相对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商业银行操作性风险计量是一个较为崭新的课题。鉴于此,本文围绕操作风险计量这一主题,分析、比较了各种计量方法,并深入探讨了它们在我国的适用性,以期为我国银行在防范操作风险时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郑鹏岩  张霞  韩伟  
一、次级债发展现状及理论研究(一)次级债国内外发展现状次级债融资是现代经济金融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西方国家,发行次级债是银行司空见惯的一种活动。1988年巴塞尔协议出台后,各国银行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开始利用次级债市场补充资本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