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6)
- 2023(9174)
- 2022(7746)
- 2021(6998)
- 2020(5800)
- 2019(13473)
- 2018(13056)
- 2017(25732)
- 2016(13822)
- 2015(15851)
- 2014(16140)
- 2013(16274)
- 2012(15492)
- 2011(14373)
- 2010(14735)
- 2009(13815)
- 2008(13510)
- 2007(12529)
- 2006(11046)
- 2005(10057)
- 学科
- 济(84143)
- 经济(84088)
- 管理(36811)
- 业(33527)
- 方法(29840)
- 数学(26665)
- 数学方法(26470)
- 企(25631)
- 企业(25631)
- 地方(20633)
- 农(18850)
- 中国(18039)
- 业经(15048)
- 学(14802)
- 财(14102)
- 地方经济(13628)
- 农业(12768)
- 制(12484)
- 贸(11968)
- 贸易(11960)
- 易(11479)
- 环境(10405)
- 和(10326)
- 融(10202)
- 金融(10199)
- 银(9887)
- 银行(9865)
- 体(9830)
- 行(9436)
- 发(8851)
- 机构
- 学院(212100)
- 大学(210767)
- 济(99612)
- 经济(97458)
- 管理(77460)
- 研究(76531)
- 理学(65821)
- 理学院(65070)
- 管理学(64068)
- 管理学院(63666)
- 中国(57082)
- 科学(44945)
- 京(43592)
- 财(42388)
- 所(39601)
- 农(36663)
- 研究所(35775)
- 中心(34549)
- 财经(33474)
- 江(33125)
- 经济学(31886)
- 业大(30430)
- 经(30118)
- 农业(28635)
- 经济学院(28547)
- 北京(27744)
- 范(27526)
- 师范(27300)
- 院(26815)
- 州(25797)
- 基金
- 项目(133080)
- 科学(103859)
- 研究(99338)
- 基金(94718)
- 家(81640)
- 国家(80945)
- 科学基金(68162)
- 社会(63718)
- 社会科(60336)
- 社会科学(60316)
- 省(53025)
- 基金项目(49863)
- 教育(45311)
- 划(43932)
- 自然(41282)
- 编号(40969)
- 自然科(40248)
- 自然科学(40234)
- 自然科学基金(39500)
- 资助(38696)
- 成果(33818)
- 发(31187)
- 重点(30326)
- 部(29752)
- 课题(28696)
- 创(27400)
- 国家社会(26242)
- 创新(25708)
- 发展(25698)
- 教育部(25476)
- 期刊
- 济(118961)
- 经济(118961)
- 研究(65841)
- 中国(41492)
- 农(34232)
- 财(32935)
- 学报(31106)
- 科学(28679)
- 管理(27513)
- 大学(23424)
- 农业(22725)
- 学学(22232)
- 教育(20491)
- 融(20214)
- 金融(20214)
- 技术(19712)
- 经济研究(19640)
- 业经(17871)
- 财经(17383)
- 问题(15627)
- 经(15133)
- 技术经济(12867)
- 贸(12336)
- 业(11560)
- 统计(11423)
- 世界(11007)
- 国际(10718)
- 商业(10546)
- 经济问题(10246)
- 策(9993)
共检索到326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杰 何明升
山东与韩国和日本在经济合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和资源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加强山东与日韩经济合作的路径应是在有效弥合双方差异的同时加大克服自身缺陷的力度,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农业科技开发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构建区域一体化新机制;着力发展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关键词:
山东 日韩 经济合作 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余佩琨
按照历史进程,内地与香港之间经济合作的发展路径表现为:分工性合作→竞争性合作→融合性合作。本文详细阐述了三个阶段经济合作的条件和理论基础,并分析不同经济合作类型对两地经济的影响。通过采用转口货值、外包贸易、投资结合度、资本流动、技术流动、劳动力流动等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该发展路径准确地描绘了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经济合作动态升级的过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金寅圭
本文采用Gravity模型实证分析,验证了中日韩三国已有的经济合作效果,为建立三国经济合作体提供例证。本文采集了1990年、1993年、1998年、2000年和2002年五个年份中日韩三国间,以及中日韩三国与已经或正在考虑建立FTA的主要贸易伙伴间的贸易量,以及相关的GDP、人口数据,并采用相对距离的自变量,对中日韩三国间贸易扩大和贸易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证。本文对2005年中日韩三国间贸易情况作出预测,并分析了到2005年中日韩三国可能的贸易量增长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娜娜
在"一带一路"倡议引导下,中俄依赖于自身产业优势,开展多方位宽领域的经济合作、谋求共赢成为两地发展的主流。中国河南和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是中国和俄罗斯的工业发达地区,论文分析了两地区便捷的交通物流网络优势和产业结构互补的特征对两地经济合作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了改善两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合作模式,实现经济上的跨越式双赢发展的措施。论文的研究对促进两地经济合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俄经济 经济合作 双赢模式 发展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竹缘 孙恒忠
东亚经济合作顺应了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这两个重要趋势。本文试图对在“10+3”框架下日益引人注目的中日韩合作的理论基础和经济互补性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日韩 区域合作关系 基础与前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征
近年来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多种倡议、进程、机制并存的局面,中日韩经贸领域合作取得深入进展,三国都在争取于己有利的对外合作架构。TPP是涵盖领域广泛的高水平FTA,具有综合性、高标准、一体化特征。美国力推TPP,试图以此重振国内经济和出口,争夺亚太经济合作主导权,制定新的国际贸易规则。面对TPP在东亚的介入,中日韩应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崔大沪
文章对中日韩区域内贸易竞争力的动态演变及区域内产贸业的分工变化作了实证分析,并对中日韩区域内经济合作的模式进行探索,认为中国经济崛起,将促使中日韩经济竞争共进,从产业间的互补走向产业内的互补,促使中日韩三国取得共赢。
关键词:
中日韩 区域经济合作 贸易自由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安志达
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作为最具经济实力的三个地区强国中、日、韩的合作动向将引起全球的注意力。本文就其合作现状,制度性安排及其前景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韩国 经济 合作 研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霞辉
文章在回顾经济转型理论与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目前经济增长遇到的困境,借鉴新卡尔多事实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要使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从"十三五"开始必须进行经济转型。转型的基本路径是:首先,合理确定政府的定位,使其从经济增长的带领者转化为发动者,从前台走向幕后;其次,进行财税制度改革,适应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使税制由工业化阶段的间接税制逐步过渡到城市化阶段所要求的直接税制;第三,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价格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使创新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支伟 张伯伟
本文在SMART模型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局部均衡模型,基于HS6分位数据模拟中日韩三国间不同的阶段性双边关税减让方案和长期内关税的全部减让对三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启动后,三国的农业部门、日本和韩国的纺织品部门以及中国的汽车部门将受到来自其他两国较为明显的冲击。机电产品及其零部件的区域内贸易增长潜力有限,但三国在该领域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尚具备进一步拓展的潜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首先要克服来自当前高度保护部门的阻力,而在机电产品领域应重点促进区域内投资和技术贸易的便利化,运用发达的地区分工网络提升各国在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竞争力。
关键词:
中日韩 自由贸易 SMART模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艳光
<正>随着资本和技术流动的日益自由化,各经济体深度融入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全球经济网络。在此背景下,探讨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意义与路径不仅是对当前国际经济关系的理性反思,也是对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积极引导。由李林玥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一书探讨国际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实际应用以及政策设计,聚焦跨国公司、国际投资、国际技术转让以及国际工程承包等多个领域,分析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动机及预期效益,阐释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础流程和操作知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慧智
中国是朝鲜传统友好国家,长期以来经贸关系密切。韩国作为朝鲜"同民族兄弟"国家,近年来,对朝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甚至出现了超过中国、成为朝鲜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趋势。中朝、韩朝双边经贸交流各有特点,并对朝鲜恢复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因朝鲜半岛政治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为克服这些局限性,中、韩、朝可以在物流、基础设施、直接投资及大图们江开发等领域加强三方共同合作,消除朝鲜的安全顾虑,帮助朝鲜融入国际社会,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共赢"的目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源源 于津平
重点分析和比较中日韩三国各自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发展异同,进一步探讨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区域合作前景。认为三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路径和发展程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中日韩三国有较强的经济合作基础,但各方存在经济、政治等多重博弈以致三国区域经济合作短期进程缓慢,应在一定原则基础上求同存异,加快区域经贸合作谈判和政策落实,共推东亚经济一体化迈向新台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曙光,杨华
为了顺应跨国公司向中国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趋势, 山东省提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因此,分析韩国未来对山东半岛的投资趋势,合理规划山东半岛未来需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促进山东半岛有效承接韩国的产业转移,对于加速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至关重要。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制造业基地 韩国 山东半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宝仁
随着朝韩政治关系的缓和 ,双方的经贸合作发展十分迅速。目前 ,双方间贸易形式有3种 ,即商业贸易、委托加工贸易和非交易型贸易。 2 0 0 2年朝韩间的贸易额达 6 4亿美元 ,占朝鲜对外贸易总额的 1/4以上 ,在朝鲜吸引的外资中韩国更是首屈一指 ,在朝鲜 4个经济开发区及特区中有 2个是由韩国单独投资建立的。但双方在经贸合作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商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进出口能力差距悬殊等。从长远看 ,双方在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的原则下 ,将会继续扩大经贸方面的合作。
关键词:
经贸合作 发展 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