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6)
2023(5831)
2022(5006)
2021(4713)
2020(3996)
2019(9022)
2018(8880)
2017(17699)
2016(9782)
2015(11198)
2014(11423)
2013(11258)
2012(10625)
2011(9521)
2010(9821)
2009(9686)
2008(10126)
2007(9502)
2006(8714)
2005(8656)
作者
(28068)
(23345)
(23084)
(22553)
(14878)
(11077)
(10624)
(8940)
(8738)
(8660)
(8187)
(7879)
(7631)
(7624)
(7586)
(7160)
(6936)
(6817)
(6740)
(6476)
(6129)
(5738)
(5571)
(5515)
(5327)
(5303)
(5300)
(5138)
(4733)
(4617)
学科
(36010)
经济(35926)
管理(34482)
(29703)
(25982)
企业(25982)
(21845)
(18974)
银行(18829)
(17483)
(14626)
(12671)
制度(12669)
方法(12327)
(11956)
金融(11954)
中国(11349)
(10855)
业务(10204)
数学(10171)
数学方法(10005)
(9985)
体制(9526)
业经(9288)
银行制(8883)
(8751)
财务(8721)
财务管理(8693)
企业财务(8172)
(7348)
机构
大学(141679)
学院(139707)
(61067)
经济(59587)
管理(51097)
研究(47948)
中国(46333)
理学(41242)
理学院(40808)
管理学(40274)
管理学院(39991)
(36188)
(30417)
财经(26463)
科学(24721)
(24558)
(24402)
(23989)
(23662)
中心(23298)
银行(23063)
(21565)
(20875)
研究所(20864)
北京(19887)
(19627)
经济学(19487)
财经大学(19445)
经济学院(17374)
(17038)
基金
项目(79587)
科学(62760)
研究(61748)
基金(58243)
(48956)
国家(48541)
科学基金(41838)
社会(40147)
社会科(38053)
社会科学(38044)
(30073)
基金项目(29750)
教育(28483)
(25070)
自然(24972)
编号(24800)
资助(24518)
自然科(24338)
自然科学(24333)
自然科学基金(23898)
成果(22772)
(21791)
(18782)
重点(18021)
课题(17960)
(17608)
教育部(16752)
国家社会(16688)
(16453)
(16232)
期刊
(76486)
经济(76486)
研究(53033)
中国(34433)
(33427)
金融(33427)
(30750)
管理(21755)
(20535)
学报(18046)
科学(16981)
教育(15760)
大学(14789)
财经(14770)
学学(13782)
(12530)
农业(11298)
业经(11112)
技术(11066)
经济研究(10942)
问题(10451)
国际(10081)
(9875)
理论(8644)
(7694)
实践(7624)
(7624)
会计(7531)
农村(7465)
(7465)
共检索到247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中祥  
一、我国外资银行及其法律制度的现状 引进外资银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经济尤其是金融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步骤。从1982年深圳引进第一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以来,外资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至1995年底,我国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有137家,其中外资银行127家,而外国银行分行又占117家,合资银行和外资独资银行各5家;外资银行的业务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夏谷  张孝锋  
外资银行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加强对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一要建立完备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二要在立法中明确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原则;三要完善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法律监管;四要完善对外资银行业务经营的法律监管;五要完善风险监控制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新军  
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使国际金融的风险加大,任何一国已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中独善其身。如何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成为摆在东道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从剖析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监管的不足入手,提出应在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资产风险、外资银行的进入形式和审批条件、市场风险等方面加强法律监管,协调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引入先进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的检查方法,加强国际合作,从而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凌江红  
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第一家代表处,可谓我国引进外资银行之发端,其后有1982年深圳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80年代始于美国的世界金融革命在当今全球各国掀起了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潮流,影响极为深远,成为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最活跃因素。顺应这一趋势,我国金融业也逐步走向世界,近年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开放,金融国际化向纵深发展。90年代外资银行猛增,近年更是“蜂涌而入”,至1995年底,外资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邱房贵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扩展,在推动国内银行体制改革、改善投资环境、促使国内银行业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对我国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新形势,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现有法律监管体制需要从立法、机构体系、监管模式、监管内容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映  
80年代以来,伴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增加,我国逐步引进了外资银行,其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有机组成部分。总结实践经验和为了适应新的经济、金融形势,我们需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孙志煜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出台,表明我国外资银行的监管理念由原有的单一监管向多元并重监管转化,标志着我国对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仍有必要从明确多元化监管目标、注重事前监管与事后监管的相互结合、加强对银行法律监管的国际合作、强化功能监管在整个法律监管中的地位与重视现代监管技术的运用等方面更新银行法律监管理念。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铿  
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各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的规定。近年来,由于外资银行的引进,对促进所在国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活跃及银行业竞争都是有利的。介绍了印尼国会通过的新银行法,最显著的变化是允许国营银行更直接地与私营银行竞争,并允许外国人拥有印尼银行的股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江  
为了保证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健康发展、处理好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关系,在分析外资银行监管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我国现有相关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了梳理和重新认识;主要从立法目标、立法原则、立法层次、立法内容、立法体系上对我国目前外资银行监管法律进行了问题审视;就提高立法层次和推行统一监管模式,完善市场准入立法和建立市场退出立法,业务运行过程中的立法,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原则,改善风险监控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饶士雷  
在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新形势下,引进外资银行问题正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从广东省引进外资银行长达十年的实践中,我们不难找到经验和教训,本文试图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以利于外资银行的引进和管理。一、广东省外资银行的现状及特点至今为止,广东省境内引进外资银行共计有分行20家,其中深圳17家、珠海2家、汕头1家。其中来自港澳地区的占了9家,其它分行分别来自美国、日本、法国。此外,在广州、深圳、珠海还设有近50家外资银行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牟益斌  
本文着重对我国有关外资银行监管有关政策如分级银行制度、市场容量、机构形式的选择、地区分布以及国别分布等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一些设想及观点。一、关于分级银行制度问题我国目前中外资银行都没有分牌照制度。这样的弊端是对抗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娥  李燕燕  
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制度架构的形成是在结合了美国自身的利益和世界经济的局势发展,不断修正和完善的。总的来说,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是朝着比较平等的方向发展,但是,其背后市场进入虽放宽了,市场监管则加强了。当今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美国对外资银行监管制度框架变更和演进对于我国监管制度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薛茹  
为履行入世承诺,我国对外资银行的开放度越来越大,同时,外资银行新颖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屡屡突破我国现有的银行监管法律框架。因此,如何完善外资银行立法,使其既享有国民待遇,又减少对国内银行的冲击,已成为我国当前监管当局必须面对的现实。本文从监管角度,并结合国际上通行做法,对我国外资银行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对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戈建国  
外资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于1994年、2001年和2006年先后颁布的三个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其相应的实施细则,集中体现了中国对WTO承诺的履行和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发展,也标志着中国银行业(中国加入WTO过渡期最长的一个行业)从此进入完全开放的时代。2006年12月,中国在入世过渡期结束时采用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在市场开放、履行WTO承诺等各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不过中国仍然需要在对外资银行的审慎监管、法人银行导向、国民待遇落实和统一监管等问题上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