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
2023(81)
2022(54)
2021(60)
2020(46)
2019(109)
2018(111)
2017(194)
2016(118)
2015(155)
2014(155)
2013(114)
2012(146)
2011(117)
2010(147)
2009(135)
2008(152)
2007(142)
2006(109)
2005(108)
作者
(403)
(338)
(325)
(317)
(245)
(172)
(144)
(137)
(132)
(124)
(120)
(116)
(116)
(115)
(112)
(105)
(102)
(98)
(94)
(93)
(84)
(83)
(82)
(80)
(76)
(71)
(71)
(69)
(65)
(65)
学科
管理(501)
(439)
经济(439)
(391)
(376)
企业(376)
(207)
教育(185)
中国(177)
(174)
(148)
财务(148)
财务管理(148)
企业财务(144)
研究(144)
(138)
方法(137)
(129)
制度(128)
城市(128)
研究生(122)
(119)
医疗(113)
(113)
(111)
服务(110)
数学(107)
数学方法(106)
环境(103)
资源(102)
机构
大学(1963)
学院(1842)
研究(753)
管理(655)
(603)
中国(572)
经济(552)
理学(532)
理学院(523)
管理学(506)
管理学院(505)
(492)
科学(408)
(341)
(331)
(326)
业大(324)
中心(321)
北京(309)
(305)
研究所(295)
(293)
财经(248)
(245)
(237)
师范(234)
农业(233)
(232)
(227)
(225)
基金
项目(1236)
科学(969)
基金(917)
研究(833)
(832)
国家(828)
科学基金(708)
自然(532)
社会(526)
自然科(521)
自然科学(521)
自然科学基金(514)
基金项目(507)
社会科(501)
社会科学(499)
(428)
教育(396)
资助(385)
(365)
编号(320)
(297)
重点(287)
成果(259)
教育部(244)
课题(236)
(227)
(225)
(220)
大学(219)
人文(217)
期刊
(849)
经济(849)
研究(706)
中国(629)
学报(305)
(288)
教育(278)
城市(274)
科学(270)
(270)
管理(243)
大学(242)
学学(223)
(176)
资源(175)
(173)
卫生(173)
(173)
问题(164)
现代(147)
(142)
金融(142)
技术(141)
财经(136)
农业(131)
学位(115)
研究生(115)
发展(113)
(113)
(111)
共检索到3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师明  
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里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具体表现:一是医疗机构部局不合理。一个中等城市往往有大小卫生机构数百家,大城市的卫生机构有的可逾千家。其中既有40年一贯制的计划经济、条块分割,按系统、按行业建设的大型、中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艾克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津市卫生事业迅速发展。1979~1998年20年中,门诊部及以上卫生机构增加了1450个,病床增加20534张,卫生人员增加42527人。在医疗机构建设立,一方面实施“大专科小综合”的思路,全市形成23个技术特色,构成天津市的医疗技术网络;另一方面,社会办医机构很快发展,既成为解决一度出现的“看病难、住院难”的好措施,也打破了“独家办”的格局。这些卫生服务供给,保证了全市人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卫生服务供需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唐金壮,刘健,张杰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是按照需要、公平和效益原则,把有限的卫生资源配置到最需要、最能发挥效率和取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地方。这里的优化指的是供需平衡及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主要是依靠市场和计划进行调节。市场调节是依赖市场需要和市场机制配置卫生资源。计划调节是利用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统一安排卫生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迟心志  
卫生事业管理的紧迫任务是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调控系统。这个调控系统应具有制约性,各个子系统之间应当形成纵横交错的反馈关系,建立系统内部的制约机制,以免发生相互掣肘。因此,笔者认为卫生事业宏观调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玉培  
通过对云南紫胶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云南紫胶资源开发的5大优势:适宜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广阔的宜胶土地、丰富的寄主植物资源,产区群众有从事紫胶生产的技术和经验,有开发紫胶资源的积极性。提出的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开发的建议有:加强计划指导实行市场调节,实行浮动价格,建立商品原胶生产基地,必要的资金扶持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舜华,凌涛  
一、建立宏观调控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在卫生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中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矛盾,进入90年代,这些矛盾在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显得尤为突出。 1.资源匮乏。卫生投入长期不足造成的卫生资源匮乏,是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整个社会利益的再调整,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卓美莉,白耀刚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宏观调控(控制),微观搞活”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针。新形势下,这八字方针对医疗卫生财务管理也更有它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因为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的福利性公共事业,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它必须以社会效益为主,所以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从辩证的角度讲,宏观调控、微观搞活也是相辅相成的,微观搞活的程度和范围必须以宏观调控为前提,微观搞活不仅需要宏观调控的指导和制约,而且需要宏观调控为它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外部条件,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贺志忠  
一、对卫生事业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卫生事业的宏观调控是卫生事业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卫生事业的计划管理,包括直接计划管理与间接计划调控两种形式。所谓直接计划管理形式,就是国家借助于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对卫生机构的人、财、物和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直接的、具体的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先觉  
财政与全社会资金配置和宏观调控丁先觉我国全社会资金配置与宏观调控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问题。现联系财政工作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一、研究全社会资金配置与宏观调控问题的重要性1.是提高资金使用与配置效率的需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外延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世界经济"滞胀"风险在增加,我国面临宏观经济下行而通胀压力依旧的复杂局面,"一保一控"成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以前适用于"防过热、防通胀"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面临修订,在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之间关系的前提下,必须对经济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在继续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基础上,对存贷利率、信贷结构进行调整。同时,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构,达到有保有压的经济效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商俊峰  
近几年,流动人口的规模越来越大,给城市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同时在促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流动人口在城市化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指出了流动人口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的立足点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都要有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都要出现一定的问题,城市化要付出代价。我们所要做的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宏观调控和各个方面的管理,充分发挥流动人口在城市化中的促进作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树成  
近三年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对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形成了三个冲击波,相应地,进行了三次"下限保卫战"。本文提出,为摆脱"经济增速下滑——微刺激——小幅反弹——再下滑"的循环圈,避免年年打"下限保卫战",就要改革宏观调控方式。其一是改革宏观调控思维方式,由守住下限转变到把握中线;其二是改革宏观调控工作方式,由应急式的项目应对转变为中长期的总体应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涛,张世平  
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能够宏观调控卫生资源,其投入原则、投入方向等可以影响卫生福利政策。投入原则:(1)效率原则;(2)公平原则;(3)增长原则;(4)稳定原则。投入方向:划分中央、地方层次,医学科研招标,构建社区医院体系,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文兴  余建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经济运行是受客观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和影响。但是,市场本身存在失灵的可能,如果没有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逆向调控,那么经济既可能在繁荣时走向过热,引发通货膨胀;也可能在萧条时走向衰退,导致社会失业问题凸显。因此,从理论上看,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宏观调控的有效开展还得看宏观调控的方式是否得当,调控的时机是否及时。从2010年年底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就始终面临着控物价和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