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
- 2023(882)
- 2022(691)
- 2021(616)
- 2020(543)
- 2019(1228)
- 2018(1133)
- 2017(2181)
- 2016(1240)
- 2015(1380)
- 2014(1334)
- 2013(1309)
- 2012(1357)
- 2011(1143)
- 2010(1274)
- 2009(1195)
- 2008(1199)
- 2007(999)
- 2006(944)
- 2005(947)
- 学科
- 济(7512)
- 经济(7508)
- 管理(3769)
- 业(2699)
- 地方(2167)
- 方法(2138)
- 企(1903)
- 企业(1903)
- 数学(1822)
- 数学方法(1813)
- 中国(1686)
- 学(1551)
- 地方经济(1507)
- 融(1337)
- 金融(1337)
- 审计(1283)
- 财(1278)
- 银(1268)
- 银行(1268)
- 行(1242)
- 观(1224)
- 制(1124)
- 农(1080)
- 业经(1037)
- 经济管理(1010)
- 及其(988)
- 宏(988)
- 宏观(988)
- 宏观经济(988)
- 教育(941)
- 机构
- 大学(16748)
- 学院(16674)
- 济(8015)
- 经济(7804)
- 研究(6453)
- 中国(5380)
- 管理(5380)
- 理学(4425)
- 理学院(4357)
- 管理学(4277)
- 管理学院(4243)
- 财(4078)
- 京(3899)
- 科学(3509)
- 所(3154)
- 财经(3075)
- 中心(3029)
- 经济学(2836)
- 经(2833)
- 研究所(2753)
- 江(2585)
- 经济学院(2548)
- 北京(2492)
- 范(2462)
- 师范(2449)
- 院(2336)
- 财经大学(2323)
- 农(2128)
- 业大(2060)
- 州(2049)
共检索到27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何廷栋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强调.“要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建立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与方法”.这不仅给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那么,如何开展宏观经济审计,使审计监督为宏观调控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呢?这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点粗浅意见.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秦荣生
在全国审计工作会上,李金华审计长谈到2004年审计工作时,提出审计工作在审计业务上,要关注两个重点:一是继续强化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着力揭露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二是积极探索效益审计,注意揭露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本期关注”特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审计工作者和大型国企代表,围绕这两个重点,畅所欲言。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雪蓉 周德刚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对金融审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综合经济部门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加强宏观调控上来”。那么,金融审计如何适应新的形势,促进搞好宏观调控?本文就此作一粗浅探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樊纲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经济进一步复苏,出现了较快增长的势头,工业生产增长率达18%,投资增长较快,其中全民所有制投资增长幅度达到38.7%;信贷规模增长幅度已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明
2006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较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发展势头。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投资规模偏大、货币信贷投放偏多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从短期看,经济总量仍处于偏热状态;从中长期看,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软肋”。2007年要继续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和稳定,适当调整总量,着力调整结构,将短期调控与中长期结构调整和深化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宏观调控 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丛明
当前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下一步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反映出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与通货紧缩影响依然存在,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要把握好2006年宏观调控四大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为主,适时适度采取微调措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发挥价格、税收、汇率等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学
鉴于现代宏观经济学存在一些缺陷,本文认为需要从3个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宏观经济学的中观化和微观化;宏观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需要从均衡模式上升到轨道模式;宏观调控(政府干预)的方向应该从总量调控转为局部调控。宏观经济学从产生、发展到成熟,须经历3个阶段:宏观层面阶段、宏观层面与中观层面相结合的阶段、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相结合的阶段。当前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之中,为推进这一进程,本文做了一些尝试。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关键词:
宏现调控 总失业率 经济增长率 就业深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学秋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谭学秋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后,一再有人告诫,切不可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抛弃计划经济。甚至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市场经济又是计划经济。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市场经济作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8773亿元,同比增长9.7%。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累计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幅从2月底的53%降低到7月底的31.1%,累计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则从1月底的11.8%增加到7月底的12.8%。这说明国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珏 钟夫
本文探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宏观调控的诸种特性,揭示了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特有产物;同时,将宏观调控与传统计划管理作了严格区别,并对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内在关系作了论述。在对典型国家宏观调控发展过程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立宏观调控的起始模式是市场调节优先这一见解,并对我国宏观调控发展的逻辑序列作了构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元铮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罗元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理论与实践都告诉我们:改革、发展、稳定都离不开宏观经济调控,而改革、发展、稳定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三件法宝。1994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