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12)
- 2023(3912)
- 2022(3206)
- 2021(3132)
- 2020(2792)
- 2019(6444)
- 2018(6323)
- 2017(11811)
- 2016(6822)
- 2015(7612)
- 2014(7639)
- 2013(7617)
- 2012(7160)
- 2011(6106)
- 2010(6524)
- 2009(6088)
- 2008(6660)
- 2007(6169)
- 2006(5625)
- 2005(5357)
- 学科
- 管理(33826)
- 业(26731)
- 企(26331)
- 企业(26331)
- 济(24145)
- 经济(24128)
- 财(14795)
- 务(11858)
- 财务(11834)
- 财务管理(11807)
- 企业财务(11242)
- 方法(10476)
- 制(8936)
- 数学(8149)
- 数学方法(8065)
- 中国(6498)
- 银(6449)
- 银行(6442)
- 行(5872)
- 划(5846)
- 业经(5811)
- 策(5756)
- 体(5744)
- 学(5549)
- 体制(5166)
- 结构(5035)
- 理论(5008)
- 经营(4860)
- 计划(4671)
- 融(4618)
- 机构
- 大学(90187)
- 学院(89310)
- 管理(37133)
- 济(34998)
- 经济(33964)
- 理学(29428)
- 理学院(29064)
- 管理学(28665)
- 管理学院(28444)
- 研究(28339)
- 中国(27226)
- 财(22118)
- 京(20666)
- 科学(16557)
- 江(15838)
- 财经(15558)
- 所(14686)
- 中心(14199)
- 经(14084)
- 北京(13281)
- 农(12670)
- 研究所(12587)
- 州(12560)
- 财经大学(11633)
- 业大(11454)
- 省(11447)
- 范(10458)
- 公司(10330)
- 师范(10295)
- 院(10284)
- 基金
- 项目(51545)
- 科学(40500)
- 基金(37749)
- 研究(37227)
- 家(32655)
- 国家(32385)
- 科学基金(28292)
- 社会(23039)
- 社会科(21835)
- 社会科学(21827)
- 基金项目(19905)
- 省(19804)
- 自然(19174)
- 自然科(18721)
- 自然科学(18718)
- 自然科学基金(18407)
- 教育(17687)
- 划(16520)
- 资助(16292)
- 编号(14667)
- 成果(12792)
- 重点(11847)
- 部(11747)
- 课题(10407)
- 教育部(10176)
- 创(10167)
- 性(10069)
- 科研(10011)
- 大学(9940)
- 发(9856)
共检索到157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绍军,李新民,赵红征,张东
卫生系统是由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教和行政管理等多部门组成的有机整体,每个部门既是卫生系统这台“机器”上的部件,又是相对独立运作的整体,而要使卫生系统各部门之间结构合理,协调运作,就必须在加强宏观管理过程中,有计划地按比例调整结构、优化结构,达到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目的。 一、结构调控的作用 卫生事业的宏观调控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总量调控。就是对医疗卫生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加以平衡,科学地预测总需求,精心地筹划总供给,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政策,使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根宏 余凌曲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受经济增速转向中高速、增长动力转向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以及前期刺激政策积累风险长期存续的影响,宏观调控需要增强对预期管理的使用。在具体实施举措上,应将扩展预期管理主体、关注预期管理效用异质性和强化锚定效用利用等方面作为抓手,发挥预期管理对宏观调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新常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预期管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康
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联系着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基本要领,其中之一就是"供给管理"的特殊重要性。通过从总量调控不足以"包打天下"、中国经济客观上需要特别注重结构性对策等四个方面,勾画和分析了中国宏观调控必须特别注重理性的"供给管理"的特定原因,以及这种调控的地位和相关的基本要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可辉
2007年,人民银行频繁运用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但调控效果与政策预期还存在一些差距,货币政策调控面临严峻挑战。本文认为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和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多策并举,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市场手段乃至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形成调控合力,综合起来就是要注重"五个协调",才能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力,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段亚林
我国宏观经济在2010年成功实现"V型"反弹后,于2011年步入增速下行的区间。201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不仅延续了2011年逐季回落的趋势,而且在多重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呈现出加速回落的态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以及全球不平衡的逆转,意味着世界经济步入结构重构和格局转换时期,决定了世界经济改善的步伐不仅十分缓慢,还充满了不确定性。受此影响,我国外部环境将面临持续的外需下滑和资本外逃的冲击,输入性衰退与波动具有中期化的趋势。因此,应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短期"稳增长"与中期"调结构"之间的矛盾,短期应利用刺激内需弥补外需的下滑,但刺激力度不宜过大,不宜对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做出过激反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明春
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宏观管理孙明春随着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的实现,资本项目的开放与管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尽管我国目前尚未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但经常项目的放开实际上已经对资本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同时,作为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锡飞
调整消费结构加强宏观调控□沈锡飞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来调节供需平衡有其盲目性和滞后性缺陷,为此政府需要从宏观上对经济进行调节以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政府进行宏观调节的政策手段主要有价格政策、财政杠杆、信贷手段等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庭芳
党的十三大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提出要逐步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现代化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科技与经济的交汇点。企业昌则国昌,企业富则民富。企业科技进步的水平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同时也反映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加强企业科技进步的宏观管理,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机制的形成,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并使其同步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沛林
随着卫生工作改革的深入发展,不同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给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带来了动力和活力,促使医疗卫生机构由单纯的供给型转变为经营服务型,医疗卫生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逐渐增强。从我们唐山市的情况来看,仅1988年1~8月份与上年同期比较,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齐兆生,付丽萍,孙明正
要建立完善市场经济运行体系,一靠市场的导向,二靠国家的宏观调控,二者起着互补的作用,这已得到大家的共识。作为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医院市场转轨和经济运行,宏观调控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仅就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略陈浅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课题组
2001年,在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所占比重仅为2.7%和1.3%,而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则高达96%;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所占比重为2.7%和3.4%,而市场调节价比重则高达93.9%;在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所占比重为9.5%和2.9%,而市场调节价比重则高达87.6%。这说明,我国经过20多年以市场为取向的价格改革,已经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价格体制。尽管市场调节价已成为我国的主要价格形式,经营者充分享有价格决策自主权,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放弃对市场价格的宏观管理。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管发进 李亚明
外商投资为我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全面了解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率,该文以某市为例对该市的外商投资状况进行了重点调查和分析,并从合理引导、充分利用及稳妥管理外资等要求出发对外资管理政策的调整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外资 外汇管理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