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6)
- 2023(2435)
- 2022(1950)
- 2021(2064)
- 2020(1521)
- 2019(3742)
- 2018(3906)
- 2017(5481)
- 2016(4255)
- 2015(4877)
- 2014(5103)
- 2013(4205)
- 2012(4079)
- 2011(3805)
- 2010(4105)
- 2009(3306)
- 2008(3169)
- 2007(3033)
- 2006(2738)
- 2005(2611)
- 学科
- 教育(18290)
- 中国(9210)
- 济(6525)
- 经济(6519)
- 管理(5978)
- 理论(5626)
- 教学(5367)
- 业(4242)
- 学(3893)
- 发(3454)
- 技术(3412)
- 发展(3289)
- 企(3216)
- 企业(3216)
- 革(3200)
- 展(3167)
- 改革(3137)
- 思想(3103)
- 财(3092)
- 研究(3020)
- 高等(3020)
- 政治(2970)
- 方法(2877)
- 思想政治(2834)
- 政治教育(2834)
- 治教(2834)
- 德育(2812)
- 教育改革(2775)
- 学校(2614)
- 数学(2604)
- 机构
- 大学(51250)
- 学院(46072)
- 教育(25197)
- 研究(20255)
- 范(17787)
- 师范(17754)
- 师范大学(14885)
- 京(12952)
- 济(11314)
- 管理(10868)
- 科学(10862)
- 经济(10743)
- 职业(10406)
- 教育学(9806)
- 所(9746)
- 技术(9351)
- 北京(9288)
- 理学(9057)
- 江(8875)
- 研究所(8836)
- 理学院(8826)
- 中国(8544)
- 管理学(8476)
- 管理学院(8351)
- 中心(7913)
- 院(7413)
- 教育学院(7180)
- 职业技术(7114)
- 州(6571)
- 财(6401)
共检索到84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虢青波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学龄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地域发展不平衡、历史欠账多、财政投入不均衡等因素制约,我国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区域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奶珍
文章从学前教育的公共物品属性出发,分析将学前教育纳入到基本公共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结合欧洲、美国将学前教育纳入到基本公共服务的经验,并在对学前教育三层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学前教育基本需求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思路,并从财政支持机制完善的角度给出了具体的制度安排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
教育均衡 学前教育 财政支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琴 苟顺明
法国学前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全面普及、均衡发展。这得益于法国政府较早把学前教育看成是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国民教育部全面负责学前教育事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保障学前教育的经费、管理和师资。法国学前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包括:完善学前教育法规;保障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补齐学前教育发展的"短板"。
关键词:
法国 学前教育 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晓东 郭彤彤
文章基于间断均衡模型,对建国70年来学前教育政策变迁进行了系统解释。研究发现,学前教育政策具有明显的长期均衡和短期突变现象。政策图景转变中,由解放妇女转向规范管理、由普及普惠向高质量发展等,是促进学前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政策图景较为稳定时,政策垄断就容易维持,学前教育政策就会进入均衡时期。随着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因素的改变,政策图景发生剧烈变化时,政策垄断就会被打破,学前教育政策也会发生瞬时突变。同时基于本国国情对间断均衡模型进行本土化修订。
关键词:
学前教育政策 间断均衡模型 政策变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方方 洪秀敏
本文以2008年我国31个省区学前教育发展数据为基础,依据毛入园率、生师比、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所占比例和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四项指标,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存在区域不均衡状况,表现为中西部地区毛入园率低、幼儿教师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等。因此,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应当加大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提升幼儿教师的待遇和准入门槛,加大政府政策及财政支持力度并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区域不均衡 聚类分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推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美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主要包括:以发展优质学前教育为目标,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关注处境不利儿童教育;加强学前教育质量管理;培养优质学前教育师资等。
关键词:
美国 学前教育 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汉东 李玲 赵少波
利用人口预测模型预测了山东省2011—2050年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的数量以及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山东省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需求的影响以及资源供求差异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导致的出生人口高峰将对未来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产生巨大需求,但山东省目前的基础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这一需求不仅是迫切的、巨大的,同时也是短暂的,山东省面临基础教育资源短期和长期均衡配置的两难选择。建立政府主导的基础教育资源管理体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源供给;健全支撑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基础教育事业;建立省域统筹的基础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等,以应对这一要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蓉晖 赖晓倩
优质均衡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诉求。面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和资源供给不足的现实困境,合理进行教育资源配置并使之发挥最大效益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DEA和Tobit模型,对2011至2017年我国31个省市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全国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总体效率不高;省份及区域间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差异较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主要受班级规模的影响。文章据此提出,统筹规划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持续投入并强化管理,加速农村学前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玮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未来的希望,那么学前教育则是整个教育未来的希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有赖于幼儿教师的师资配备与师资质量。但在目前情况下,幼儿教育的资源分配并不均衡,幼教师资的质量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本文通过对学前教育整体与局部现状的对比分析与思考,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学前教育政策与体制的调整发挥参考性的作用。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均衡发展 师资配备 理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勇 蓝素芬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主要面临两大方面难题:一是"不平衡"难题,主要是城镇乡之间的区域不平衡和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地域不平衡,特别是后者问题更为严峻。二是"不充分"难题,主要表现为幼儿园教师学历结构建设、职称优化建设与培训质量建设的不充分。为破解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就必须要坚定"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的根本宗旨不动摇,特别是以"特惠"先行为抓手,大力推进两项路径创新,包括建立"特惠"贫困家庭幼儿的中国版"早期开端"计划和"特惠"幼儿园教师的"学习休假制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召存 姜勇 史亚军
从国际范围看,学前教育公共经费投入主要包括供给方导向的投入方式和需求方导向的投入方式。前者具体有现金投入、税收优惠、实物支助,而后者具体有家庭津贴、学费减免、税收优惠、幼儿教育券和带薪育儿假。不同的投入方式对学前教育发展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其政策合理性的分析。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公共经费 投入方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成文 李萍
教育投入是否均衡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我国,由于教育投入的不均衡,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要改变这一状况,应从四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扩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付转移规模,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保障地方教育经费的合理支出;三是优化贫困地区教育投入结构,加强重点教育项目的建设;四是拓宽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实现投入主体的多元化。
关键词:
教育投入均衡化 贫困地区 教育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苗曼
"学前性"是学前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阶段的"学科分水岭"。在小学、中学、大学这种"以学为纲"的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不应盲从"学习至上"之潮流,而应勇于探明自身"不同于学"、"超越于学"的特殊教育原理。幼儿"学力"有限,幼儿教育"立教"之根本不在任何形态的"学习"领地中,而在于释放幼儿的天性、积累幼儿的体验、发现与发展幼儿的兴趣。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学前性 学习 兴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学前教育是国家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阶段,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国家民族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学前教育的关键词分析所揭示的学前教育的定位与独特价值,可以概括为学前教育的“学前性”。“学前性”十分鲜明地体现了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关系及不同之处,表明了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与形态。它包括“消极经验”的获得与形成和以“教育强制性”为特点的管理。学前教育的“学前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与价值,充分认识“学前性”,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回归,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逻辑起点,为儿童天性释放提供合理基础。“学前性”的理论与研究,对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领域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学前性 消极经验 强制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康永祥 李相禹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实质上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方式中存在深层问题的具体表现。转变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方式,具体而言是要解决在结构、制度、技术等三个层面存在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其中在结构层面要平衡公、民办幼儿园比例,构建多元学前教育服务供给结构;在技术层面要关注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在制度层面要明晰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责,强化学前教育质量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