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6)
2023(7442)
2022(6379)
2021(5764)
2020(5041)
2019(11726)
2018(11562)
2017(22403)
2016(12419)
2015(14250)
2014(14702)
2013(14717)
2012(14030)
2011(12793)
2010(13001)
2009(12106)
2008(12359)
2007(11690)
2006(10055)
2005(8749)
作者
(37671)
(31670)
(31571)
(30227)
(19757)
(15163)
(14680)
(12438)
(11827)
(11259)
(10688)
(10616)
(10029)
(10022)
(9998)
(9964)
(9829)
(9398)
(9125)
(9044)
(8014)
(7796)
(7742)
(7234)
(7159)
(7136)
(7077)
(7000)
(6441)
(6424)
学科
(58322)
经济(58279)
管理(34317)
(29316)
方法(25549)
数学(22756)
数学方法(22584)
(22242)
企业(22242)
地方(17657)
(16202)
中国(15041)
(12444)
(11571)
业经(10980)
农业(10733)
地方经济(10025)
(9740)
贸易(9737)
(9349)
(9270)
(9207)
环境(8851)
(7848)
金融(7846)
(7830)
银行(7809)
理论(7714)
(7428)
(6945)
机构
学院(182371)
大学(182151)
(74071)
经济(72329)
管理(67930)
研究(62933)
理学(57709)
理学院(56982)
管理学(55962)
管理学院(55608)
中国(47495)
科学(40097)
(39284)
(33371)
(33359)
(32767)
中心(29980)
研究所(29750)
(29261)
业大(28213)
农业(26313)
财经(26053)
(25627)
师范(25391)
北京(24849)
(23487)
(23289)
经济学(22854)
(22603)
经济学院(20755)
基金
项目(119381)
科学(92744)
研究(88408)
基金(83545)
(72583)
国家(71960)
科学基金(60607)
社会(54370)
社会科(51327)
社会科学(51308)
(48200)
基金项目(44922)
教育(40999)
(40707)
自然(38344)
编号(37505)
自然科(37327)
自然科学(37314)
自然科学基金(36636)
资助(33745)
成果(30779)
重点(27595)
(27493)
课题(26502)
(26274)
(24341)
科研(23021)
创新(22823)
发展(22215)
大学(22052)
期刊
(84618)
经济(84618)
研究(52296)
中国(38508)
(30009)
学报(29210)
(26133)
科学(25974)
管理(22684)
教育(22555)
大学(21446)
农业(20172)
学学(19802)
技术(17440)
(15817)
金融(15817)
业经(14476)
经济研究(12970)
财经(12795)
问题(11526)
(11155)
(11029)
图书(10850)
技术经济(9798)
资源(9398)
商业(9174)
(9142)
统计(8969)
理论(8869)
(8640)
共检索到274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洋  章建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品牌通过整合品牌资源,发挥凝聚效应来提升地区产业集群的整体形象,同时,对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发展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天津区域品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树立品牌意识、发挥政府优势、以发展滨海新区为契机、依托产业集群等加强区域品牌的建设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爱民  
区域品牌的内涵决定了区域品牌的形成机制,决定着区域品牌的形成流程,主导产业、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密切联系,区域品牌形成中各行为主体共同发挥作用。本文以文山三七地域品牌建设为例,确立了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区域品牌的分析框架,以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区域品牌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延臣  程振锋  苗晋峰  
在明确了河北省优势区域品牌建设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的双重属性作用,同时,为了遴选适合的产业进行区域品牌建设与传播,构建了KP-BPP产业遴选模型,并提出了区域品牌建设的要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桂英  
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把大学生长方式归纳为5种类型,在对比研究中分析了大学合并方式的过程特征及其人对大学成名的作用;从高校合并过程的微观经济分析入手,建立了合并办学中效益变化的数学模型,从合并的机理上分析了3种理论值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最后阐明了面向21世纪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应该建立的引导合并的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晨  
一、投入产出比率分析 分析利润的内在质量,必须要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如果不联系投资规模,单纯看利润数量大小并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高低以及蒙受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大小。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的主要缺陷就在于此。对于投资者而言,相对数表示的利润率高低比绝对数表示的利润额大小更为重要,这不仅可以剔除不同投资规模因素的影响,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投资增值能力,更重要的还要与投资报酬率,特别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燚  秦银燕  王领飞  喻颖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当前农业品牌建设的重点,但在发展的低级和不发达阶段,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共物品市场化供给机制。本文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遴选的10个较成功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进行了编码分析。结论如下:构建政府与市场“双强引擎”是案例品牌取得成功的关键;政府“强引擎”主要体现在完善的治理体系和较强的治理能力两个方面;市场“强引擎”主要体现在龙头企业和企业负责人能力强;政府“强引擎”影响着市场“强引擎”的实现和发展水平,“双强引擎”则共同影响其他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投入意愿和品牌意识等,最终影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绩效,包括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形象、提高农产品溢价水平、实现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效能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宇翔  王征兵  王珺  
目前,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也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分析,比较当前各种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综合模式,并将BOT模式引入农业经合组织发展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继昌  郭贯成  陈添悦  张辉  
街道尺度单元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地结构是主体功能区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的基础。以山东省省级重点开发区域——德州市德城区为研究区,建立"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借助TOPSIS和障碍诊断模型,探究2010年和2019年德城区12个街道(镇)"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性特征。结果表明:1)德城区生产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市区核心区向外逐渐降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空间连片特征明显,生态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呈点块状空间分布,"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呈"中心-外围"空间分布。2)生产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存在协同关系,生产与生态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权衡转向协同关系,生态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协同转向权衡关系。3)德城区"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的主要障碍因素地类为湿地生态用地、公共服务用地、城镇居住用地和商服业用地。基于障碍度结果,识别划分适度优化区、协同优化区、重点提升区和优先提升区,根据重点开发区域的用地指导原则提出相应调控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继昌  郭贯成  陈添悦  张辉  
街道尺度单元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地结构是主体功能区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的基础。以山东省省级重点开发区域——德州市德城区为研究区,建立"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借助TOPSIS和障碍诊断模型,探究2010年和2019年德城区12个街道(镇)"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性特征。结果表明:1)德城区生产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市区核心区向外逐渐降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空间连片特征明显,生态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呈点块状空间分布,"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呈"中心-外围"空间分布。2)生产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存在协同关系,生产与生态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权衡转向协同关系,生态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协同转向权衡关系。3)德城区"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的主要障碍因素地类为湿地生态用地、公共服务用地、城镇居住用地和商服业用地。基于障碍度结果,识别划分适度优化区、协同优化区、重点提升区和优先提升区,根据重点开发区域的用地指导原则提出相应调控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浩林  
在公共服务供给区域差异研究中,往往忽视差异中的合理成分,而供给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受需求因素的影响。文章以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为研究对象,使用Gini系数回归分解方法控制需求因素对供给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需求因素对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差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控制需求因素后,不平等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新奇  孙元军  付梅臣  胡璇  
研究目的:分析不同城市间建设用地结构的差异。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1)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4个区域为单位计算出的同一地类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基尼系数很小,但不同地类间差异较大,而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2)大多数省份的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基尼系数略有下降,说明中国整体的城市建设用地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3)依据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了对比。研究结论:使用基尼系数衡量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晓雯  陈逸  张琳  张燕  黄贤金  
创建"建设用地相对开发度模型",并引入区位熵指数、建设用地弹性系数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7—2009年的建设用地开发度和合理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我国84%的省(市、自治区)建设用地过度开发,发达区、中等发达区、欠发达区开发过度的省市自治区分别占各区83%、80%、100%;大部分开发过度省市,各因素决定的建设用地面积阈值不均衡,存在短板,直接限制实际建设用地的合理开发度;建设用地弹性系数EP、EL偏大,39%的省市耕地呈负增长。对此,提出了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  
农业地域结构是在不同的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等条件长期综合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大小不一、特点各异的地域农业生产体系,对这个地域农业生产体系合理性的研究,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及一系列的技术经济论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月平  
区域品牌的"公共性"容易造成"集体行动的困境"——供给失灵。织里童装的区域品牌建设实践说明,区域品牌多元联合建设模式是可行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崔晓迪  
在界定区域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区域物流供给和需求的主要因果关系,并建立了区域物流供需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仿真模拟了天津市物流业供给和需求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最终得到实现区域物流供需平衡的物流业增长率的理论最优值,从而为地区确定合理的物流业增长率目标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