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9)
- 2023(8641)
- 2022(7201)
- 2021(6817)
- 2020(5641)
- 2019(13145)
- 2018(12973)
- 2017(24047)
- 2016(13718)
- 2015(15901)
- 2014(16257)
- 2013(15652)
- 2012(14830)
- 2011(13605)
- 2010(13890)
- 2009(12849)
- 2008(13015)
- 2007(12357)
- 2006(10632)
- 2005(9163)
- 学科
- 济(53795)
- 经济(53755)
- 管理(35408)
- 业(30151)
- 方法(23919)
- 企(22778)
- 企业(22778)
- 数学(21020)
- 数学方法(20791)
- 农(18077)
- 中国(16819)
- 地方(13485)
- 学(12681)
- 财(12537)
- 业经(11939)
- 农业(11927)
- 环境(11882)
- 教育(10442)
- 和(9938)
- 贸(9690)
- 贸易(9686)
- 理论(9560)
- 制(9488)
- 易(9373)
- 银(8008)
- 银行(7985)
- 划(7787)
- 发(7674)
- 融(7647)
- 金融(7644)
- 机构
- 大学(195832)
- 学院(192859)
- 济(73605)
- 经济(71705)
- 管理(69371)
- 研究(67159)
- 理学(58753)
- 理学院(57981)
- 管理学(56771)
- 管理学院(56408)
- 中国(49147)
- 科学(42930)
- 京(42528)
- 农(35979)
- 所(34237)
- 财(33913)
- 中心(31615)
- 江(31598)
- 研究所(31152)
- 业大(30794)
- 范(29366)
- 师范(29112)
- 农业(28192)
- 北京(27230)
- 财经(26393)
- 州(25006)
- 院(24454)
- 经(23796)
- 师范大学(23116)
- 技术(22292)
- 基金
- 项目(125616)
- 科学(96904)
- 研究(95928)
- 基金(85853)
- 家(74224)
- 国家(73520)
- 科学基金(61405)
- 社会(57577)
- 社会科(54220)
- 社会科学(54199)
- 省(51968)
- 教育(45995)
- 基金项目(45829)
- 划(43587)
- 编号(41784)
- 自然(37848)
- 自然科(36761)
- 自然科学(36748)
- 自然科学基金(36044)
- 成果(35448)
- 资助(34218)
- 课题(30089)
- 重点(29241)
- 发(28573)
- 部(27422)
- 创(26167)
- 大学(25441)
- 年(24770)
- 项目编号(24495)
- 创新(24240)
共检索到297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革 刘乔斐
学术的本质是对真理的探索,不应该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然而,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频频被媒体曝光,学术丑闻日益增多,学术造假行为越发猖獗,大学学术生态面临空前危机。因此,拯救大学学术生态成为现代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在学术生态这一问题提出的基础上,阐述了学术生态的涵义和当今中国学术生态危机的表现,分析了学术生态失衡的原因,并且指出如何建设大学学术生态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学术生态 学术不端行为 失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向东春
学科是承载和实现大学职能的基础,大学在激烈的竞争中应注重优质学科的稀缺性开发与发展,构建符合自身规律的学科生态发展系统。基于生态学的视角,现代大学学科发展应具备独立联合、稀缺性、竞争与互涉的生态特质。但学科文化壁垒、学科人学术探究目的异化和学科资源均衡分配等因素影响了学科这些生态特质的发展。基此,现代大学学科发展应建立开放的大学科文化,构建柔性化的学科人评价制度,优化学科资源分配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大学 学科结构 学科文化 生态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以世界公认的ESI、QS和US NEwS学科评价体系为基本框架,分析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中国高水平大学学科发展现状,发现中国高水平大学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有"高原"、缺"高峰",数量领先、质量落后,人文社科国际影响力不足的问题。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中国高校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学术体制,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科建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震海 陆璐
消费文化包括消费品、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制度等因素。适应经济社会等发展需要的消费文化,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建构与整合一定的社会关系、塑造社会生活主体等积极作用。文章提出了当前加强我国消费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消费文化 构建 主要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耀彬 柯鹏
构建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赣南、赣东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相对落后、赣中和西北地区相对领先,生态经济领域和生态人居领域处于五大领域的前两位,而生态环境领域和生态文化领域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由此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区域差异 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蕾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需求旺盛。高校英语担负着培养英语专门人才的重要职责。ESP教学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ESP师资力量薄弱,限制了ESP教学的发展,这已成为ESP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校英语师资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高校英语师资建设的ESP路径。
关键词:
高校 英语师资建设 ESP分析 英语教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雪玫 陈鹰
对"老少边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分析,并从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产业结构的调整、防灾减灾应急体系的完善、绿色消费的倡导、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及民族生态伦理的继承等方面提出了符合"老少边穷"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条件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越
引入市场机制是发达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选择。以高等教育市场化理论为基础,基于教育、研究和资金的"三维市场"分析,发现教育市场的无序竞争导致院校"学术漂移",研究市场的不均衡淡化大学责任与大学精神,资金市场的完全竞争有损大学学术氛围。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三维路径:以分化发展遏制"学术漂移",为一流大学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平衡市场逻辑与学术逻辑,重建一流大学精神与引领社会责任;促进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交互作用,确保一流大学建设资金渠道的多元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杰 何明升
山东与韩国和日本在经济合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和资源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加强山东与日韩经济合作的路径应是在有效弥合双方差异的同时加大克服自身缺陷的力度,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农业科技开发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构建区域一体化新机制;着力发展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关键词:
山东 日韩 经济合作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焱 王晶涛
"公民教育"是西方国家实现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公民教育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增强国家认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分析了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明确教育目标、更新教育模式及整合教育资源是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公民教育 意义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法汇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目标,对高等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意义重大,积极构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体系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文明观 教育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敬武 纪月波 李富有
以生态环保PPP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项目、政府和民企三个方面出发,探究组态视角下生态环保PPP项目中产生高民营企业参与度的组合路径。研究发现,在生态环保PPP项目中,单一条件变量并不是产生高民营企业参与度的必要条件。相反,产生高民营企业参与度需要考虑组态效应的影响。研究识别出三条不同的条件组合路径,分别为项目特征主导路径、民营企业实力主导路径和政府能力—民营企业实力主导路径。这些不同路径突显了在不同情境下,不同因素的组合对于提高民营企业参与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生态环保 PPP 民营企业 fsQCA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佺光 钟远平 杨俊玲
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集群开发,立足于经济地理学,汇集协同学理论、科学哲学、工程哲学、农业地理学和发展经济学等交叉学科思想,在界定其相关概念、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论述了山地自然与山地文化的集成性特征、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分析了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产业集群技术路径,以解决山区经济发展的技术性难题,实现山区人地关系系统的优化和山区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永辉
本文首先从引起生态产业链系统失稳的因素出发,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生态产业链治理动因,提出生态产业链治理体系构架;其次基于国内外生态产业链的治理实践,提炼出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型三种治理模式;最后分析了中国生态产业链治理模式的演变路径,即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共同治理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