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67)
2022(67)
2021(66)
2019(139)
2018(125)
2017(258)
2016(131)
2015(162)
2014(138)
2013(138)
2012(152)
2011(140)
2010(153)
2009(121)
2008(116)
2007(129)
2006(139)
2005(136)
2004(110)
2003(96)
作者
(355)
(296)
(295)
(288)
(181)
(141)
(134)
(125)
(125)
(109)
(107)
(105)
(105)
(102)
(99)
(96)
(93)
(92)
(89)
(85)
(80)
(78)
(77)
(77)
(77)
(74)
(71)
(71)
(67)
(64)
学科
(604)
经济(604)
(432)
(386)
银行(384)
(365)
制度(295)
(295)
(285)
业务(262)
管理(252)
(247)
(225)
金融(225)
关系(219)
银行制(214)
中国(192)
(173)
(160)
企业(160)
(160)
贸易(159)
经济关系(156)
(152)
体制(125)
联合(125)
对外(123)
教育(123)
地方(120)
合体(117)
机构
大学(1470)
学院(1406)
中国(770)
研究(724)
(696)
经济(674)
(538)
(533)
银行(509)
管理(490)
(490)
(381)
农业(363)
理学(363)
中心(361)
(358)
理学院(358)
科学(356)
管理学(356)
管理学院(352)
(342)
(333)
研究所(327)
(321)
(303)
(288)
人民(285)
(255)
北京(251)
(246)
基金
项目(770)
研究(625)
科学(578)
基金(523)
(464)
国家(459)
科学基金(381)
社会(362)
社会科(342)
社会科学(342)
教育(307)
(279)
基金项目(267)
编号(267)
成果(243)
(239)
课题(205)
自然(202)
自然科(201)
自然科学(201)
自然科学基金(199)
资助(191)
(184)
合作(182)
(182)
(174)
重点(171)
(169)
国家社会(167)
教育部(159)
期刊
(1115)
经济(1115)
研究(791)
(764)
金融(764)
中国(730)
(503)
教育(378)
国际(292)
(265)
农业(246)
管理(237)
农村(221)
(221)
学报(207)
科学(207)
大学(191)
技术(169)
学学(164)
业经(160)
(159)
世界(158)
(153)
(151)
浙江(151)
国际经济(135)
职业(134)
问题(125)
(124)
经济研究(124)
共检索到3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石亮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有所下降,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主导世界经济金融的局面基本形成,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世界经济金融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在此基础上,经济、金融、贸易的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和摩擦也日益增多,国际社会因此强烈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006年年会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于9月19日在新加坡召开的,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基金组织份额和发言权、基金组织的监督等问题,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方向性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世清  
到2010年5月,中国与世界银行携手合作了整整30周年,形成了互相促进、互利共赢、互为伙伴的共同发展模式。世行主要通过贷款合作、知识合作以及国际发展合作对中国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反过来,中国也通过资金支持、经验分享和积极参与世行改革和决策来帮助世行更好地落实其减贫和发展宗旨。本文梳理了世行对中国的发展贡献,分析了中国对世行的回馈支持,展望了两者的合作前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王少普   朱颖  
东亚合作因其背景和区域的特殊性,造成区域合作的局限性,概括起来说是全区域推进困难,公共品供应不足,大国领导缺位。东亚区域合作与欧盟不同,功能也不相同。这一地区广泛的区域合作更多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而欧盟的合作始于50年代。东亚区域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背景下展开的,各国的发展和竞争导致了地区合作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区域化,国际政治多极化使亚太地区成为一极,在世界发展的背景下,亚太地区更显得突出。东亚区域合作有安全合作的要求,这一点与其他地区不同。亚太区域的特殊性决定了东亚合作必须走自己的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旭人  
今年是我国恢复在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合法席位30周年。3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行在资金、知识人才以及国际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推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芙蓉  
9月17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与来访的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北京签署了联合融资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国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签约仪式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与国际金融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蔡金勇签署了相关协议。世界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的合作越来越走向深入。2012年11月30日金墉在第一次访华的记者会上谈到,他考察了专门为妇女提供金融服务的德阳银行的一个支行,这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志勇  高扬  
我国与世界银行的合作,经历了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从项目合作、资金支持到知识合作、技术支持,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合作内容和领域不断拓宽。在知识合作和技术支持方面,发展评价的合作是我国与世界银行成功合作的一个典范案例。通过合作开展发展评价理论与技术的培训,对贷款项目实施结果导向绩效评价,对我国转变观念、科学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段胜  王伊琳  
世界银行在国际巨灾风险管理与巨灾保险融资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从世界银行的职能介绍出发,对世界银行参与巨灾风险管理的三个流程加以分析,并对当前世界银行的主要巨灾保险融资项目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中国可以从建立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计划、建立灾害损失数据库、建立巨灾保险基金,以及完善巨灾风险融资等四个方面加强与世界银行的合作,进而促进中国巨灾风险管理事业的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祝宪  
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关系的回顾与前瞻财政部世界银行司司长祝宪一、发展历程中国是世行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建国后30年间,我国未能行使在世行的代表权。经过长时间的外交努力,1980年5月我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此后,我国与世界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滕珺  鲁春秀  卡伦·芒迪  
新兴的多边教育援助组织世界银行"全球教育合作基金"在当今全球教育治理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促进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各方交流对话以及创新国际援助融资和管理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球教育合作基金"正在积极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其可能的途径包括建立长效的政府合作机制、寻找双方共同的援助国和援助领域、合作培养青年国际组织人才以及共同讲述中国教育发展故事等。双方的合作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全球教育合作基金"组织定位不明确、合作渠道不畅通和信息沟通不对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陕西省从1984年开始利用第一笔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贷款,截至2009年底,累计协议利用世行贷款12.6亿美元,实施项目34个;利用世行赠款和世行作为执行机构的国际组织赠款1665万美元,实施项目6个。这些贷赠款主要投入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澜  
世界银行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其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已岌岌可危。国际社会对世行在分配内部权责、公平发放贷款、维持盈利模式、确立目标宗旨等诸多方面的表现也都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同时,2016年4月我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世界银行在华盛顿已签署联合融资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世行将为双方联合融资的项目提供采购、环保、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准备和监管。研究世行困境可以避免我国引导的多边开发性机构盲从世行经验,并在借鉴的基础上推动我国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陈锐  
中国企业长期存在着技术创新绩效低下的问题,而随着技术研发的日益复杂化以及成本和风险的不断提升,企业间合作研发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分别考察企业间合作研发决策以及企业间合作研发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开展企业间合作研发,开展企业间合作研发可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只有在企业间合作研发强度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时,增加企业间合作研发才可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而合作研发强度过高时并不能有效地提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芳  
多边开发银行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因PPP项目和非PPP项目及其参与支持方式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基于世界银行PPI数据库92个发展中国家1996-2014年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1)多边开发银行倾向于支持收入较高、人口较多、国际储备较少、金融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国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对多边开发银行参与PPP项目和非PPP项目的影响存在差异;(2)目标国政府对外偿债压力越大、一般性政府消费性支出占GDP比重越小,多边开发银行参与可能性越大,但PPP项目中政府约束性因素影响不显著;(3)目标国法律风险越大,多边开发银行参与支持的可能性越大;(4)多边开发银行倾向于支持政策环境较好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但PPP项目中,政治不稳定的国家,得到多边开发银行支持的可能性越大;组织机构质量影响大部分不显著。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投行作为新多边开发银行,可借鉴已有多边开发银行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经验,并实现与现有多边机构间的合作与错位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