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3)
- 2023(12566)
- 2022(9851)
- 2021(9059)
- 2020(7213)
- 2019(16216)
- 2018(16293)
- 2017(30837)
- 2016(16873)
- 2015(19096)
- 2014(19061)
- 2013(18825)
- 2012(17073)
- 2011(15393)
- 2010(15731)
- 2009(14786)
- 2008(14508)
- 2007(13442)
- 2006(12196)
- 2005(11370)
- 学科
- 济(68534)
- 经济(68431)
- 业(55765)
- 农(49532)
- 管理(47238)
- 农业(33153)
- 企(31730)
- 企业(31730)
- 业经(23889)
- 中国(23119)
- 制(20316)
- 方法(20043)
- 财(18917)
- 数学(17008)
- 数学方法(16833)
- 地方(16611)
- 发(14303)
- 体(14083)
- 农业经济(12630)
- 银(12294)
- 银行(12278)
- 发展(12024)
- 展(12012)
- 行(11826)
- 贸(11747)
- 贸易(11737)
- 学(11664)
- 易(11464)
- 融(11151)
- 金融(11148)
- 机构
- 学院(236714)
- 大学(233024)
- 济(99653)
- 经济(97357)
- 管理(89687)
- 研究(81862)
- 理学(75883)
- 理学院(75113)
- 管理学(73948)
- 管理学院(73509)
- 中国(64742)
- 农(55983)
- 京(49669)
- 财(47778)
- 科学(47080)
- 农业(42183)
- 所(40358)
- 中心(39389)
- 江(39385)
- 业大(38825)
- 研究所(35755)
- 财经(35480)
- 经(32134)
- 范(31520)
- 师范(31263)
- 北京(30688)
- 州(30556)
- 经济学(29668)
- 省(29055)
- 院(28969)
- 基金
- 项目(154847)
- 科学(122175)
- 研究(120617)
- 基金(110710)
- 家(95400)
- 国家(94419)
- 科学基金(80860)
- 社会(78522)
- 社会科(73868)
- 社会科学(73849)
- 省(62031)
- 基金项目(58532)
- 教育(53511)
- 编号(51748)
- 划(50269)
- 自然(47575)
- 自然科(46412)
- 自然科学(46404)
- 自然科学基金(45581)
- 成果(43279)
- 资助(42341)
- 发(35509)
- 制(35438)
- 课题(35207)
- 重点(34637)
- 部(34504)
- 国家社会(32959)
- 农(32174)
- 创(31933)
- 性(31016)
- 期刊
- 济(125176)
- 经济(125176)
- 研究(72704)
- 农(61677)
- 中国(60584)
- 农业(41372)
- 财(36788)
- 学报(35503)
- 科学(33238)
- 管理(30765)
- 大学(28974)
- 教育(28613)
- 融(27253)
- 金融(27253)
- 学学(26873)
- 业经(26235)
- 技术(21052)
- 业(19407)
- 财经(17762)
- 问题(17663)
- 经济研究(16982)
- 图书(16665)
- 农村(15598)
- 村(15598)
- 农业经济(15308)
- 经(15303)
- 版(13760)
- 世界(13318)
- 书馆(12741)
- 图书馆(12741)
共检索到382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甘丹丽
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一直是农民市民化的"瓶颈",破解中国城镇化的难题是城乡统筹,但统筹城乡不能只统"土地"而不统"农民",而是要以公平的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如廉价住房、基础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和培训机会。文章认为,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建设是实现农民市民化的关键,也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关键。重点是要建立劳动力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逐步突破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衡霞
由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非均等化供给和公众要求均等化供给需求的增加,促使了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经历了非均等化到均等化的制度变迁历程,但受到公众收入水平、偏好与政治民主程度等需求因素的影响,以及宪法秩序、现存制度安排和上层决策者的预期净利益等制度供给因素的影响,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变迁历程呈现渐进性的特点,同时由于受到自我强化机制等的影响而产生路径依赖,又使变迁历程呈现非连续性特点。本文旨在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变迁的背景,厘清其变迁历程与特性,从而有利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在未来的制度供给与需求相适应。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城乡均等化 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捷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逐渐成为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壮大,加快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也改变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做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工作,确保农民工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诉求入手,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探讨了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关蓉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依旧突出。城乡发展不均衡的总体态势没有彻底改变,乡村仍无法有效留住并吸纳优秀人才,这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的双向流动可以优化城乡人口结构,为农村注入新鲜的科技血液,同时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实现人才的双向流动,需要以均等的城乡公共服务为保障。只有营造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平衡城乡资源,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力资源扎根乡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以人才的优化配置为导向,论述了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对优秀人才的反磁力作用,分析了目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存在的制度障碍,最后从教育、财政制度等方面给出了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经延 邓伟根
顺应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先由小变大,之后又呈现出调整改进、逐步缩小的趋势。该文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变迁过程划分为平均导向时期、差异导向时期和均衡导向时期三个阶段,在阐述制度变迁过程与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指出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制度变迁 城乡差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争亚 吕学静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公共服务,在我国二元社会和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存在明显的城乡不均等现象,低保城乡一体化是低保均等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城市和农村低保在制度的探索与建立、低保范围及标准的确定、低保补差及人均收入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差别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我国的低保制度存在机会不均等、过程不均等和结果不均等,提出我国低保一体化必然要经历城乡分治、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
<正>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指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一方面要以户籍制度改革提升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另一方面要以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制度改革能够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佟大建 金玉婷 宋亮
本文以城市居民作为参照系,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运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D卷和对应4个城市下辖25个区(县、市)的匹配数据,测度了农民工市民化水平,且探究了农民工市民化对其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以及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市民化水平达到78.185%,但不同维度市民化水平不均衡,社会保障维度存在短板;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因其流动特征和人力资本水平而不同,有居住证、流入时间为5—10年、独自流动、省内流动、1980年后出生、高学历水平农民工的市民化水平相对更高;农民工市民化水平提升可显著提高其城市居留意愿;城市公共服务支出对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具有提升作用。应尽快提升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应分类施策,从而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一花
基于社会公正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财政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极为复杂和深刻的财政学命题,只有突破在现有财政收支框架内讨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局限,立足于"工业反哺农业"的宏观战略背景,并结合下一步财政体制的均等化改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有可能从理念变为现实。
关键词:
城乡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反哺 分税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海涛 程岚 秦强
为居民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我国在城乡之间长期分割运行"二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农村居民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在我国国力逐渐强盛之时,中央适时的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举措,为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保障。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均等化 城乡 转移支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珊 蒋苏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关乎民生的基本公共品和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尽可能让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实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有效保护,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利于完善各级公共财政分配体系,建设服务型现代政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翠芳
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当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失衡的突出问题,现阶段应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服务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建立中央与地方公共服务分工体制;完善县乡财政管理制度,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
新农村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静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非均等化问题,其实质是非均等化的"国民待遇",这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成为城乡统筹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障碍。本文从制度的多维视角分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行政障碍,进而提出了破除行政障碍,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长效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薛惠元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目标。作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新农保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比分析发现,新农保在缴费标准、待遇水平、财政补贴数额、养老金调待、投入产出比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采取各种措施缩小城乡养老保险差距,并尽快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和立道
以财政支出、城镇化、居民收入水平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在逻辑为理论基础,基于2000~2008年间面板数据的估计,得出财政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必不可少,但现行政策并不能改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另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改善上仅仅通过提高人均保障水平也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并根据实证分析得到政府应强力保障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经费、通过提高人均水平改善社会保障是否得当、当前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措施应更注重面的覆盖而不是质的提高等一些极为积极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