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34)
2023(4135)
2022(3522)
2021(3406)
2020(2907)
2019(6599)
2018(6344)
2017(11576)
2016(6799)
2015(7743)
2014(7755)
2013(7669)
2012(7402)
2011(6135)
2010(6690)
2009(6174)
2008(6305)
2007(5800)
2006(5252)
2005(5073)
作者
(17559)
(14307)
(14231)
(14130)
(9266)
(6841)
(6661)
(5544)
(5453)
(5358)
(4944)
(4843)
(4814)
(4805)
(4573)
(4453)
(4254)
(4245)
(4050)
(4034)
(3765)
(3465)
(3451)
(3390)
(3330)
(3251)
(3214)
(3212)
(2940)
(2904)
学科
管理(24184)
(22987)
(22068)
经济(22034)
(18975)
(16226)
企业(16226)
财政(13225)
(12002)
(11345)
(10715)
(10696)
贸易(10690)
(10583)
中国(9547)
(9310)
财务(9302)
财务管理(9242)
企业财务(8761)
方法(8636)
(8253)
银行(8252)
(7797)
(7722)
出口(7721)
出口贸易(7721)
数学(7515)
(7439)
数学方法(7414)
(7054)
机构
大学(85228)
学院(83858)
(36388)
经济(35516)
(30597)
管理(29633)
研究(28784)
中国(27206)
理学(23590)
理学院(23371)
管理学(23040)
管理学院(22884)
财经(18964)
(18387)
(17025)
(16608)
科学(14996)
中心(14902)
(14500)
财经大学(13616)
(13231)
经济学(12262)
(12249)
研究所(11969)
北京(11907)
(11469)
经济学院(11162)
(10916)
财政(10608)
人民(10585)
基金
项目(47403)
研究(37500)
科学(36644)
基金(34289)
(28570)
国家(28308)
科学基金(24344)
社会(24131)
社会科(22989)
社会科学(22983)
(17951)
教育(17747)
基金项目(17254)
编号(15178)
资助(14879)
(14416)
成果(14410)
自然(13998)
自然科(13712)
自然科学(13708)
自然科学基金(13447)
(11398)
(11264)
课题(11157)
重点(10605)
国家社会(10296)
教育部(10159)
(9885)
项目编号(9837)
大学(9717)
期刊
(45107)
经济(45107)
研究(35218)
(30050)
中国(25474)
(15334)
金融(15334)
教育(11880)
管理(11713)
学报(11616)
财经(10363)
(10301)
大学(9619)
科学(8957)
(8804)
学学(8615)
(8065)
财政(8065)
会计(8040)
(8034)
经济研究(7837)
财会(6762)
技术(6567)
问题(6343)
农业(6223)
(6196)
国际(6146)
图书(5620)
业经(5593)
理论(4606)
共检索到160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安泽  
地方财政支出监督是地方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地方财政支出监督,是确保财政资金运行安全、可靠、准确、高效的关键环节。根据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必须加快财政支出监督体系建设步伐。一、当前地方财政支出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地方财政支出监督不力,致使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违法违规现象普遍存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1.支出预算执行监督不到位。预算支出的执行是将支出预算付诸实施的阶段,对这个阶段的监督既重要又难以到位。一是预算约束力差。地方财政支出随意性大,地方政府领导预算法制观念淡薄,想要办的事,不管有无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克清  戴鹏  
近年来,各地财政部门积极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强化了财政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现实性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第一,绩效评价的范围选择。按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规定,绩效评价的范围应当是纳入预算管理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铭洪  侯笛  张福进  
通过对2010年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按政府功能分类的财政支出预决算偏离度进行因子分析,建立了双因子的支出偏离度的分析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因子得分进行的各地区支出偏离度排序和聚类树分析,显示了我国财政支出偏差的格局;主因子的置信监控界定了地区偏离度的适度性区间,发现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偏离度仍在可控范围之内。可见,以政府的支出结构为测度,基于统计数据的监督体系,有助于考核地方政府财政职能改革发展的绩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向阳  夏智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推进,财政预算监督及公开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预算编制不够完整,存在"监督不全"的问题。目前的预算编制体系尚不完整,还不能实现对预决算的全口径监督。虽从2007年开始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0年开始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但与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完整统一的政府预算体系还有较大差距。此外,预算管理中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仍然存在,如预算超收收入使用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雪梅  
文章认为, 公共财政是我国财政改革的必然选择, 而公共支出改革则是建立公共财政模式的关键环节。当前实施公共支出改革的主要思路是:(1)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分配体系; (2) 强化预算内外统支统管, 逐步推行综合财政预算; (3)努力提高公共支出效益; (4) 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控制人员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文君  黄永政  牟树青  
一、适应政府转变职能要求 调整财政支出范围 财政支出范围取决于财政职能范围,而财政职能范围又取决于政府职能范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在于承办那些市场无法解决或市场虽能解决但解决不好的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事务,即通常所说“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的另一职能是强化宏观经济调控。由于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陶勇  
随着以公共财政框架为导向的财政体制的建立 ,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应从转变地方政府职能、调整建设性投入结构、改革政府机构、压缩行政管理支出、完善地方财政收入等几方面入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涛舟  
关于完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思考林涛舟近年来,财政分配错位,财政支出增长过快过猛,已成为困扰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深化财政经济体制改革,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完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文丽  
一、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内涵和意义财政支出绩效,就是指财政支出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它反映了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果之间的比较关系。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柯永果  黄斌  
作为财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是指财政部门以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与使用效益为目的,在有效开展财政支出合规性监督的基础上,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监督方法,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照部门预算要求,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制约和反馈。从本质上说,财政监督是国家在财政分配过程中,形成的以国家主体对其他相关主体的一种控制和制约关系。因此,作为财政监督重要组成部分的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其本质也可以概括为在实现财政分配基本职能过程中体现的国家主体对其他相关主体的一种效益性制约功能,其目的是促进国家财政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的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监督的实施主体是财政部门,包括各级财政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何军  冉戎  
由于行政区域的独立性,在中央政府对地方经济发展进行绩效评估的过程中,省、市、县、乡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必然出现纵向、横向以及纵横交错的财政竞争行为,即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朝着培植和养育税源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岳静  
近年来,财政投融资作为政府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经济增长、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地方财政投融资在运行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一、推进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要对公共财政的含义、特征有系统全面的理解 要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是从我国财政改革的实践中提出的,不是盲目地从西方国家照搬过来的。主要原因是,1.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扩大市场机制作用的比重,转化政府的职能;2.财政收支矛盾的发展,也使财政面临很大的压力。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逐步对公共财政模式感兴趣,因为这样一个模式,覆盖范围比较窄,政府的包袱比较轻,财政的压力比较小。这样的模式,我们称为公共财政。因此,公共财政的一提出,既是理论研究上的结果,更是实践发展的产物。在国有资产比重较大的我国,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建立公共财政的过程中,如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