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0)
- 2023(6033)
- 2022(5118)
- 2021(4863)
- 2020(4336)
- 2019(9631)
- 2018(9434)
- 2017(17835)
- 2016(10450)
- 2015(11499)
- 2014(11494)
- 2013(11352)
- 2012(10536)
- 2011(9021)
- 2010(9538)
- 2009(9006)
- 2008(9621)
- 2007(9094)
- 2006(8034)
- 2005(7684)
- 学科
- 管理(46753)
- 业(37534)
- 企(35036)
- 企业(35036)
- 济(31466)
- 经济(31413)
- 财(23832)
- 务(16316)
- 财务(16285)
- 财务管理(16231)
- 企业财务(15593)
- 方法(14266)
- 数学(11347)
- 制(11307)
- 数学方法(11200)
- 中国(9367)
- 银(8783)
- 银行(8777)
- 家(8464)
- 国家(8141)
- 行(8016)
- 学(7785)
- 业经(7738)
- 农(7490)
- 人事(7247)
- 人事管理(7245)
- 财政(7112)
- 理论(6927)
- 划(6805)
- 策(6796)
- 机构
- 大学(136048)
- 学院(134716)
- 管理(53794)
- 济(50238)
- 经济(48788)
- 理学(43334)
- 研究(43069)
- 理学院(42840)
- 管理学(42280)
- 管理学院(41956)
- 中国(38085)
- 财(35428)
- 京(29402)
- 科学(25173)
- 财经(24687)
- 江(24306)
- 经(22297)
- 所(22079)
- 中心(21905)
- 农(20320)
- 州(19345)
- 研究所(19127)
- 北京(18641)
- 财经大学(18356)
- 省(18011)
- 业大(17124)
- 范(16264)
- 师范(16072)
- 农业(15653)
- 院(15384)
- 基金
- 项目(79700)
- 科学(62044)
- 研究(58405)
- 基金(57835)
- 家(50055)
- 国家(49608)
- 科学基金(42682)
- 社会(36280)
- 社会科(34462)
- 社会科学(34449)
- 省(30642)
- 基金项目(29983)
- 自然(27916)
- 教育(27638)
- 自然科(27283)
- 自然科学(27276)
- 自然科学基金(26824)
- 划(25699)
- 资助(24686)
- 编号(23142)
- 成果(21216)
- 性(18197)
- 部(18088)
- 重点(17793)
- 课题(16655)
- 创(16189)
- 教育部(15709)
- 科研(15596)
- 大学(15303)
- 项目编号(15273)
共检索到230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银梅 陈志勇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总体框架设计、内容覆盖面、预算模式以及或有债务编制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以循序渐进方式推进。从近期看,主要完善现有制度框架下的债务预算管理内容,包括现有债务预算模式、债务科目和表格体系、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等。从长远看,可考虑以债务资金的现金流为主线,进行总体框架式的顶层设计,建立专门的债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体系、确立长远的债务预算管理目标、制定完善的债务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以及相对集中的债务预算管理基础工作程序,以实现全口径式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
关键词:
地方政府性债务 预算管理 全口径预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曾康霖 吕劲松
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具有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在政府性债务管理方面,合理划分财权与事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应当严格区分地方政府的公益性债务与商业性债务,把债权债务关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建立地方政府资产负债管理机制,动态监测地方政府的信用状况和资金运用,以及完善监管机制和偿还保障机制。审计机关通过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有助于摸清债务规模和结构,揭示借、管、用、还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加强和改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 管理 国家审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2016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认真落实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精神,积极采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既发挥了政府规范举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利于防范财政金融风险。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框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2016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认真落实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精神,积极采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既发挥了政府规范举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利于防范财政金融风险。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框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洁 翟胜宝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限制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如《预算法》、《担保法》等明确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债,不得为担保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没有债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财力不足和缺乏合法规范的融资渠道并存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及其部分职能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绕过法律约束举借了大量债务,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地方政府的偿还能力,而且还游离于预算体系之外,在举借和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剖析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预算约束的视角切入,提出以预算管理为龙头,完善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法制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贞 张文静 张宏洋
从债务结构上来说,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可以分为地方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当下必须对这两者实行差异化的预算管理方式。地方政府债务应该着重突出债务的预算过程管理,以增强债务预算的务实性。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结构复杂,目前对其实施预算过程管理的有效性不足,因此应该着重从治理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预算软约束的角度防范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最后,本文分别从地方政府债务预算过程管理和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预算软约束治理的角度构建全方位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模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贞 张文静 张宏洋
从债务结构上来说,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可以分为地方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当下必须对这两者实行差异化的预算管理方式。地方政府债务应该着重突出债务的预算过程管理,以增强债务预算的务实性。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结构复杂,目前对其实施预算过程管理的有效性不足,因此应该着重从治理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预算软约束的角度防范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最后,本文分别从地方政府债务预算过程管理和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预算软约束治理的角度构建全方位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银梅 陈志勇
将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有效途径,社会各界对此已达成共识。但如何落实却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本文将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现有研究和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拟从政府预算体系完整性及全口径预算管理的视角,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进行长远规划和系统性设计。
关键词:
地方政府性债务 预算管理 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朝文 李志勇
2009年,在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出现了超常增长,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和社会热议。客观上看,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支持,在"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湖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国家投资计划的催化下,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膨胀,逐渐暴露出举借不规范、信息不透明、偿还压力大等问题,给财政和金融系统的健康运行带来了较大安全隐患。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助于防范财政风险,提升财政服务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一、湖南省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湖南省近年来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除了2008年和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快速膨胀的影响而出现16.9%和62.6%的较高增长速度之外,201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强 蒲龙 霍旸赫
一、地方债务现状及问题我国地方融资平台的快速扩张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据央行《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数据,截至2010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较2008年末增长25%以上。报告称,2010年末各地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大多不超过30%。如果据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常欣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政府部门的负债率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水平。鉴于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主权资产来覆盖其主权负债,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极低。包括地方政府担保债务和救助债务、新增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和各种替代性融资方案在内的隐性债务风险,值得高度警惕。未来应以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为重点,有效克服地方政府的借贷冲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玲 卢红柱 牟遥
作为近年来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在保障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应对和抵御自然灾害以及亚洲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审计也发现地方政府性债务在举借、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情况。本文立足于审计实践,通过剖析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促进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发挥更好的作用,就必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过推进依法治理、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管控过程、加强权力制约、实施常态监督、完善信息交互,进一步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系统化的监督与管理。
关键词:
地方政府性债务 风险预警 系统管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定荣 王政军
近年来,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欠债规模越来越大,巨大的偿债压力使地方财政不堪重负。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现有债务,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当前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据审计署有关负责人在今年人大会上表示:"目前我国中央债务规模在7.7万亿元左右,地方债在10.71万亿元,考虑到部分地方债存在一定浮动性,估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起进 丁风琴
分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负债运行成为一种常态。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局部凸显,成为我国经济财政领域的突出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性债务与财政相关度极高,地方政府性债务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